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碳物流文献综述

低碳物流文献综述

低碳物流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低碳物流目前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物流作为高能耗产业,延续以往的经营发展模式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

文中从低碳物流的定义、低碳物流实施机制与对策、低碳物流设计定量模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低碳物流的实施需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宏观上国家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微观上企业应该积极从物流各环节寻求节能减排途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实践中,物流设计优化模型则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低碳物流;定义;机制;对策;模型Overview of Low-carbon LogisticsAbstract:Low-carbon logistics has become a trend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s a high-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continuation of the previous operating mod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behind the times. So logistics industry must lower carbon emissions. This paper sort out the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low-carbon logistics, low-carbon logistic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and measures, low carbon design quantitative models. The research shows: low-carbon logistics needed to implemented both in the macro level and micro enterprise level, which mea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relevant policy support and enterprises should Micro enterprises should be actively sought from all sectors of the logistics for energy saving. In practice, low-carbon logistics optimization models are effective tools for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emission deduction.Key words :low-carbon logistics; definition; mechanism; strategy; model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物流兴起,则归功于低碳经济和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官方倡导。

随着全球化的“低碳革命”的兴起,物流作为高能耗产业,延续以往的经营发展模式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必须走低碳化道路,即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这是当代物流业的主体,也应该是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

低碳物流的概念提出之后,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逐步开始增多,研究成果颇多。

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低碳物流定义探讨,研究重点在于从物流具体环节和整个物流系统两大方面对“低碳物流”下定义;二是低碳物流的实施对策;三是低碳物流定量分析模型,主要研究物流系统碳排放量计算和针对物流和供应链的优化设计建立低碳数学模型。

1 低碳物流定义探讨关于“低碳物流”的定义,事实上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

大多数学者在用这个名词的时候,或者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下定义,或者直接引用。

学者们在给“低碳物流”下定义的时候基本是从物流具体环节和整个物流系统两个方面考虑。

1.1从物流具体环节的角度杨涛、苏瑾[1-6](2010)从低碳经济与现代物流两个概念之交集来定义低碳物流,认为低碳物流(low-carbon logistics)是指在管理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同时,寻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并根据实施低碳物流的不同主体,将低碳物流划分为低碳社会物流、低碳企业物流和低碳住户物流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关注不同的问题。

以政府为主实施的为低碳社会物流;以企业为主实施的为低碳企业物流,以住户或个人为主实施的为低碳住户物流。

王国文[7-16]则是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出发,界定低碳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的概念。

按照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的《供应链管理流程标准》,供应链包括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5 个基本流程,每个流程又包括了不同的流程属性。

在这个过程中,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环节,被整合到各个流程之中,他认为低碳物流、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就是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陶晶[17-23]、宋华等认为低碳概念主要由三个核心术语组成: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低碳物流是其派生出来的子概念。

低碳物流是以低碳经济和绿色物流理论为基础,将“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的理念融入到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以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和系统效益的最优化。

1.2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4](GB/T 18354—2001)对绿色物流的定义: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Huang Hua[24-25]等从绿色物流的定义的角度去探讨低碳物流的定义,认为低碳物流是基于低能源消耗,低污染的一种物流模式,目标是达到最高的物流效率用最少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王艳,李作聚[26-32]等认为低碳物流的本质是物流的合理化,实现在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谓“低碳物流”,就是在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中,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物流对经济的良性促进和循环发展。

同时,作者提出低碳物流的三大特点:低碳物流运行于整个物流系统中间,且只有在整个系统里去考量才可以实现合理化,偏袒任何一方,都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化;低碳物流是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的,包括如物流设备的使用之类的硬技术,以及先进的软件和业务流程之类的软技术;低碳物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持续、循环、良性发展,经济发展是主导,物流的发展水平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关于“低碳物流”的定义,国内的学者更感兴趣,而国外学者讨论的多是低碳经济对物流的影响。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各位学者对“低碳物流”这个名称的定义不存在过多的争议与差别。

在物流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物流的各个环节衔接越紧密,在融入低碳的思想时,更应该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而低碳思想主要是针对气候变化提出来的。

因此,本文对低碳物流的定义是:在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中,通过先进的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达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2低碳物流实施机制与对策如何将低碳理念落实到物流运作的各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成果是研究最重要的“改造生活”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研究。

2.1宏观机制层面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国际通行的较为有效的调节机制有碳交易和征收碳税两种方式,目前主要在大型工业企业应用,但随着低碳物流“碳足迹”识别方法的不断发展,这两种调节方式未来均可在物流领域得到应用。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排放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随着碳交易的发展,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各个国家和金融机构都在积极研究“碳金融”相关问题。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

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

国内学者也对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物流提出相关建议。

任稚苑[33-39]、杨国川等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发展中心和核心要素,并建议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业、低碳仓储业。

通过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方式创新,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运营及技术创新和进步,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周戈文[40-45]、欧阳凯等通过对比国内外低碳物流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制约我们目前低碳化发展的五个主要因素:一是缺少规划完善的物流园区;二是物流车辆问题依旧严重;三是冷链断点难解决;四是低碳物流政策不足;五是技术和人才的缺失。

2.2微观企业层面低碳经济对企业来讲即是机遇,更是挑战。

碳减排的落实,需要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运营中进行。

但是如何引导企业有效实行碳减排,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为企业提供减排方法和途径非常重要。

Alan McKinnon[46]认为,企业的低碳物流可以分为九个步骤:①重建物流系统;②重构供应链;③配送系统重建;④货物模态分离;⑤线路设计;⑥资产利用率评估;⑦能源效率评估;⑧使用替代能源,特别是生物能源;⑨碳补偿。

这九个步骤是从最根源来考虑碳减排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是有很大的困难。

王乐鹏[47]等认为物流业实现节能减排,利用信息技术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发展低碳物流应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入手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多式联运,引入最优化决策模型,从而实现智能低碳物流,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促使物流业从战略高度进行审视,避免陷入利益集团的纷争之中。

这是从技术层面引导企业有效实行碳减排。

周德建[48](2010)将“精细化管理”看作是企业实行碳减排的有效方法。

要从明确管理职责、强化自主管理以及完善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在实践中建立一套既科学规范又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