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化学脱硫技术

电化学脱硫技术


二、有机硫的脱硫原理
许多研究者认为是活性氧或氧化剂氧化煤中硫,但还未见更详细的报道,下 面根据酸性和碱性介质条件下煤电化学处理前后表面硫形态的变化及模型化
合物电解氧化后官能团分布的不同,提出可能的脱硫机理。
二、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机理 1、在酸性条件下的有机硫脱硫机理
在阳极表面首先发生Mn2+被氧化为Mn3+离子,后者氧化煤中有机硫为 亚砜,亚砜进一步氧化为砜,而砜在热水中水解为可溶的磺酸根或硫酸盐, 其脱硫反应步骤如下: (a)硫的氧化态升高,但C-S键未断裂,硫未脱离煤的大分子结构,形 成砜或亚砜,脱硫率为零或者较低。
电化学法脱硫技术
电化学法脱硫技术
01
进展
06
应用
02
机理
电化学法 05
特点
03
工艺流程
04
设备
一、煤炭电化学脱硫技术的进展
20世纪 60年代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70年代 末
1 2 3
Sterber等人对煤的电解还原脱硫进行了研究,但进展不大
Lalvani等人改变了研究方向,对煤的氧化脱硫等行为进行了研究
四、电化学处理的设备
电化学处理的主要设备是 电解槽,电解槽的设计与构造 是该工艺的核心。目前实验室 中采用的电解槽主要有两种: H型电解槽和流通式电解槽。 电解槽的主要部件是电极,其 布置方式多种多样,但从电化 学作用方式看,可分为无隔膜 处理的电极和有隔膜的电极。 前种工作电极表面积大,如图 2中的1-3所示,无隔膜电极分 为三种。一般试验装置可用不 锈钢烧杯外壳作为工作电极, 搅拌叶轮作为辅助电极,电极 面积之比5∶1。
六、电化学脱硫应用于烟道气净化
Cu/Cu2O/Cu2+催化电化学脱硫
原理:由于SO2能在有水和铜存在的条件下和O2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铜腐 蚀和生产硫酸,SO2在催化过程中被消耗同时铜腐蚀产生硫酸铜,还有一 部分在电极过程被氧化,而在这一过程的同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铜在阴极反 应区沉积下来,这样催化过程中消耗的铜在阴极反应中得到再生。
Coughglin 和Farooque对煤炭的电化学脱硫进行了开发性的研究,不但克服了 传统电化学脱硫高温、高压的缺点,而且可以联产氢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刘旭光等人对孝义煤进行了电化学脱硫的研究,从电化学还原脱硫行为、碱 性体系中的脱硫规律、电解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国内研 究进展 ●易平贵、张敬东、王知彩、罗道成等人在各种电解体系下研究了煤的脱硫,
未来几年,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技术发展将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煤炭电化学脱硫脱灰效率,提高煤浆浓度并缩短电解时
间。对煤中的硫,尤其是有机硫的脱除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达到有机 硫的高效脱除。
(2)有许多因素,如温度、电解电位、介质、添加剂、溶剂、电极材料
及煤浆浓度等制约着煤的电解脱硫率。要提高煤炭电化学脱硫效率,必须搞 清楚这些因素对脱硫过程的具体影响。
五、煤炭电化学脱硫的特点及技术展望
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技术展望
从目前国内外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技术发展状况看,该技术仍处于初始 研究和试验开发阶段。 究其原因: 一是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机理研究只是初步的,尚需深入研究; 二是电化学脱硫工艺与设备的研究相对滞后,高效、经济实用技 术与设备需进一步开发。
五、煤炭电化学脱硫的特点及技术展望
七、小结
综上所述,电化学脱硫作为净化煤和烟道气流领域的 新技术仍在研究开发当中,相信随着新的材料的出现、工 艺条件的改进,这些技术将能得到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
电化学方法由于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和洁净等优点,
因此非常适合于处理火力发电厂特别是小型火力发电厂、 锅炉和化工厂等排放烟气量小、浓度变化大且不容易操作 的污染源,应该大力推广发展。
8OH-+ 2FeS2 + 7O2 → 2Fe (OH)2 + 4SO42 -+ 2H2O
阴极: 2H++ 2e →H2
二、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机理
对于黄铁矿颗粒,若看成球形的,可用图1表示脱硫过程
1—阳极
2—黄铁矿 3—阳极液 4—未反应黄铁矿 5—电解产品
图 1 程
黄铁矿的电解脱硫过
二、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机理 2、酸性电化学法脱除无机硫
二、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机理 2、在碱性条件下的有机硫脱硫机理:
碱性条件下脱有机硫反应以电解阳极产生的活性氧为氧化剂,将煤中有 机硫氧化为亚砜和砜,砜在碱性条件下和热水中水解为能溶于水的磺酸
类化合物或硫酸根。
在阳极:2H2O→O2+ 4H++ 4e O2+ 2R-S-S-R→2R-S-S(O)R
2O2+R-S-S-R→ R-S(O2)-S(O2)R
保持SO2气体连续不断地通入溶液能使形成的产物以NaHSO3为主,在溶 液pH值为4-7之间时HSO3-在铅阴极上被电解还原为S2O42-
六、电化学脱硫应用于烟道气净化 Mark13A法
这种方法是由欧共体的Ispra联合研究中心首先提出来的,该法使用Br2来
作为二氧化硫间接电化学氧化的介质,介质的电化学再生是通过外池型过
(3)要实现工业化,必须改进电解的工艺流程及经济可行性评价的方法。
(4)开发高效、经济适用的电化学脱硫设备。
六、电化学脱硫应用于烟道气净化 碱液吸收法
碱液吸收法是先通过碱性吸收液吸收酸性的SO2,再在电解池中将 亚硫酸根离子还原转化为连二硫酸根,一般所用的碱液是NaOH。
吸收SO2形成NaHSO3和Na2SO3,其反应如下:
R-S(O2)-S(O2)R+2H2O→R-OH+ R-OH+4H++2SO42煤中其它有机硫化合物的脱硫反应与二硫化合物类似。
三、煤炭电化学脱硫的工艺流程
煤电化学脱灰脱硫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目前,煤的电化学脱硫净化仍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所以其工艺流 程及经济可行性评价都是初步的。图3是该工艺的简单流程。原煤经破碎 并制成煤浆后,在电解槽的阳极室进行电化学氧化反应,将煤中黄铁矿 及部分有机硫转变成可溶性硫化合物,经过过滤洗涤除去并回收。产品 煤以煤浆或精煤形式利用。在阴极室,以高达99%的法拉第电流效率联 产高纯氢气。
(b)硫的氧化态进一步升高,C-S键断裂,硫从大分子结构中脱落被氧 化成SO2或SO42-,脱硫程度增加。
二、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机理
(c)在深度脱硫的过程中,煤分子结构的一些边缘基团被直接或间 接氧化,同时一些非氧化反应如取代反应也可引起煤的脱硫。例如SH被-OH取代。 (d)深度氧化脱硫。当表面硫脱出后,若电解条件较强烈,则引起 C-C键断裂。煤深层的有机硫暴露出来,会进一步被氧化脱除。随着 时间的推移,煤的氧化和脱硫会交替发生,直至完全脱硫。 有机硫的脱硫反应如下: 二硫化合物的氧化反应 2Mn3+ +R-S-S-R+H2O →2Mn2++R-S-S(O)R+2H+ 8Mn3++ R-S-S-R+4H2O →8Mn2++R-S(O2)-S(O2)R+8H+ R-S(O2)-S(O2)R+6H2O →R-OH+ R-OH+4H++2SO42-
程在独立的电解池中完成。其反应器称为JBR吸收反应器。
六、电化学脱硫应用于烟道气净化
首先溴溶液在JBR吸收反应器中吸 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得到溴化氢和硫酸 混合液,该混合液一部分经过浓缩器与 140-180℃的烟气相混合吸收热量使混 合液中的溴化氢和水得到充分的挥发随 着烟气返回JBR吸收反应器,被吸收液 固定下来,浓缩器中即可得到高浓度的 硫酸;同时电解液流经电解池在一定的 电解电压电流密度下电解得到单质溴和 氢,一定浓度的溴溶液重新返回JBR吸 收反应器,使吸收器中的溴溶液保持一 定的浓度范围,有效地吸收烟气中的二 氧化硫,如此往复循环,而烟气经过脱 硫后再经除雾器除去其中的酸性雾滴, 使之得到进一步地净化再排入大气,其 反应方程式为:
1、碱性电化学法脱除无机硫
在碱性介质条件下生成高活性的氢氧自由基(OH· ) ,甚至 HO2· 、O-、 O2 等。 这些高活性自由基作为强氧化剂进攻煤结构中无机物,并将其氧化成水可溶
一、以黄铁矿的脱硫机理为例:
的硫酸盐 ,以便洗涤除去。
阳极:2H2O→ O2 + 4H++ 4e 16OH- + 4FeS2 + 15O2 → 4Fe (OH)3 + 8SO42- + 2H2O
4
考查了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煤浆浓度等因素对电化学脱硫的影响,得到了适
宜的电解脱硫条件。 ●李登新等人在电化学脱硫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别从热力学、煤炭的 电化学脱硫机理、电化学净化对煤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认识了 煤的电化学脱硫机理。
1997-2002年
二、煤炭电化学脱硫的机理
煤的电化学脱硫是借助煤在电解槽阳极发生的电化学氧化反 应将煤中黄铁矿或有机硫化物氧化成水可溶的硫化物,而达到净 煤目的。根据所用电解液的不同,可分为碱性和酸性电化学法。
五、煤炭电化学脱硫的特点及技术展望 煤炭电化学脱灰脱硫效果及特点
不同条件下的煤化学脱灰脱硫研究结果表明,不论酸性或碱性介质, 只要电化学反应条件适宜,总硫脱除率高达40%,最高达67%。碱性介质 中有机硫脱除率高达40%。碱性介质电化学处理脱硫不脱灰,还使产品煤 灰分增加40%以上,甚至高达70%。而酸性介质中,在实现煤脱硫同时, 还可脱除数量可观的灰分。因而,对煤电化学脱灰脱硫工艺的研究大都侧 重于酸性介质条件。 显著特点是常压、常温下操作,工艺简便,操作灵活,能量效率高, 在净化煤的同时可联产大量高纯氢气。煤电化学净化联产的大量高纯氢气 决定了其工艺运行成本低,单纯从经济角度讲,煤的电化学脱硫净化具有 相当诱人的开发发生的主要脱硫反应是阳极液中的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