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凤和鸣 铸魂育人

群凤和鸣 铸魂育人

群凤和鸣 铸魂育人
摘要:有一个名校长,就有一所名学校。校长是学校铸魂的设
计师、引领人。学校有了灵魂,才有可能潜移默化,齐抓共进,最
终达到群凤和鸣,形成一定文化氛围。群凤和鸣,才有可能意识上
达到共同高度,统一思想,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学校的不断发展,
全校师生共同遵守和继承发扬的文化环境,才有可能体现学校的真
正意义所在——育人。
关键词:创新性 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
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因此,校长只有很好地实践科学的教育理论,才能找准学校管理的
切入点,从而实现从经验型,业务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转变。”
当今的教育,更是提倡专家办学,教育家办学。强调学校应该有其
主心骨,学校师生在不断的辩证和实践中去执行新的主张,新的思
想。全国各地的学校也是与时俱进,重抓特色。一套教学模式或一
种管理方案很快就会被新的教学理念所取代。各学校争相推出新的
教学模式或管理理念。本质上说,并不是为了借此体现自己学校的
超越性。而大家的不断探索,其实是为了寻求最佳的教学管理方法,
使教育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真正为国家培养新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创新性发展的学校都必然具备这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而特有
的灵魂,这种灵魂是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一种潜文化意识。然而,
校长是一所学校铸魂的设计师、引领人。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必然
或深或浅地刻上校长思想的烙印。校长的思想主宰着一所学校的发
展前景,正如魏书生先生所说:“校长引领下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
本身就是一种形象,是一种示范和引领,而不是冷冰冰的条款,它
有生动的、内在的思想。校长要让制度富有生命力,这样学校才能
发展,教师和学生个体的要求也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在大教育
背景下,提出专家办学,教育家办学的理念,有着深远而切实的意
义。
今年11月初,我有幸参加高中新课程培训,到重庆市凤鸣山中
学学习一周。学习期间对凤鸣山中学的了解,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
名校长对一所学校的影响和作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两年前是一
所无人问津的市级学校。新校长到来后,给学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
化。硬件设施姑且不谈,就学校的软件方面,我们就能看得出这所
学校在短短两年,从一所无人问津的学校变为省级重点中学的原
因。培训期间,有幸和高三年级组长交流了一小时。他告诉我,这
所学校在两年前,是没有多少人会关注的。龚校长到来后,注重打
造学校的文化氛围,严格要求,从领导班子做起,从全校老师抓起,
深入到全体学生。树立“我是凤中人,我为凤中而骄傲”的意识。
全校师生看着这位年轻的校长,首先基本上都持有怀疑态度。但了
解到这位年轻校长的来历后,大家抱着一种跟着试试的态度。正如
这位教研组长所说,“他嘛,毕竟是教育部的专家,听说2004年就
是海口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应该能做些事情。于是,大家就这样
跟着这位年轻的校长走了一段时间,把他的思想落实到位,才发觉
不愧是专家。全校师生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才使得凤鸣山中学有今
天鸾凤齐鸣的大好景象”。
和这位老师的闲谈,我本就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交流间我除
了提出几个疑问之外,很少插话。他的叙述却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一所学校,灵魂是多么的重要。也许我们埋怨过今天的教育工作辛
苦,也许也曾抱怨过现在的学生难教。可是,可曾想过,要是一所
学校真正能群凤和鸣,意识上达到共同高度,统一思想,以我是这
所学校的师生为荣。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呢?从学校领导的
层面上,我个人认为,学校领导重要的不是对全校师生的领导,而
是对全校师生进行有心灵、有思考、个性鲜明的人的培养。善于发
现师生的长处,善于激励师生好的行为,善于树立师生的品格,善
于宣传师生好的做法。从教师的层面,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如果
人人都怀揣着这样一种理念:我们是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人,我们的
实践要多于学校领导,我们的亲身体验也挺多,酸涩中有甜蜜,庸
俗中有优雅,平凡中有升华。学生真的就那么难教吗?我们对学生
了解多少呢,需要关心的学生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也许,他们正
渴望我们给予的一点点关怀。其实,学生也是有血有肉的生灵,只
是心灵需要由心灵唤醒,激情只能由激情点燃。
或许,这体现的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但并非遥不可及,现有的
许多学校不是已达到这种境况吗?反思我们的学校,我也觉得欠缺
的也许就是一种灵魂,一种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潜文化意识,一种
有着学校特色的文化氛围。这种灵魂的造就是需要重新进行心灵上
的洗礼,提升意识,把工作建立在信任和理解上。包含领导对师生
的信任,领导对老师的信任,可以使老师们打开创新的思路,大胆
工作。领导对学生的信任,可以使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并成为永
不懈怠的动力。当然,这种信任也包含师生对学校领导的信任,信
任领导的管理能力,信任领导对师生发展所建立的平台,信任领导
对学校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工作中也非常需要相互理解,理解和支
持不仅体现的是一种团结,这主要体现的是工作执行力。一个团体
有争论,有不同的意见是可以的,但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讨论等方式
达成一致的目标,把所有思想都集大成于学校的发展。这可能会实
现群策群力,共同提高认识,真正体现群凤和鸣。
群凤和鸣,才有可能意识上达到共同高度,统一思想,推动学
校的发展;学校的不断发展,全校师生共同遵守和继承发扬的文化
环境,才有可能体现学校的真正意义所在——育人。在现时代背景
下,学校不仅仅是以传承知识文化为目的了。现在更多强调的是“教
书育人”。也许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读书的道路上取得现实意
义上的成功,就算是也不一定就能代表教育的成功。教育的本质在
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我们的许多学生将来上不了大学,但这并不代
表我们的教育失败。更多衡量的标准还是这些学生的品德如何,综
合素质如何,将来对社会是贡献还是寄生。
要培养新世纪合格的接班人,我们的教育变革迫在眉睫,只有
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不断探寻特色,才能使一所学
校焕发生机。然而,任何的变革总是会招来不同的议论,新生事物
总得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才会被普通人认可。变革中也总是需要
有人承担非议。作为变革的发起者,我们不能因为欣赏沿途的风景
而错过了目的地,更不能因为害怕遭非议而终止新生事物的发展。
作为变革的参与者,我们也要正确看待新事物的幼稚和瑕疵。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协力,群凤和鸣,齐抓共进,让新事物向着良
好方向发展,工作中才有可能挖掘每一名员工的潜力,不断的对新
变革进行实验和论证,对新生事物提出建设性、发展性建议。新理
念的良好推行,新生事物的不断发展壮大,必然会带来良好的发展
局面。只是需要有一种群凤和鸣的意识;需要有一种境界,一种作
为人民教师该有的铸魂育人的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