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学业不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学业不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29卷 Vo1.29 第7期 No.7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3年7月 Ju1.2【)13 大学生学业不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梅子,张婉秋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因为学业问题导致无法获得学位证、毕业证的人数逐年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研究 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找出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现代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 题,因此本文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开展了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不良;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3)07-0108-02[收稿日期]2013—04—18 一、学业不良研究现状 学业不良问题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学业 不良学生”是前苏联教育界常用的一个术语。近些年 来,我国心理学界以及教育学界对学业不良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但是对“学业不良”这一术语的概念还没有 定论。首先提出学业不良的是Kirk,他指出学业不良 是指个体在一种或多种过程中表现出的落后障碍或 延迟发展…。国内学者钟启泉认为学业不良主要指 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相比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 学业成绩显著低劣的状态 J。在上述概念研究的基 础上本文把学业不良的概念界定为:生理上不存在重 要缺陷,受心理、社会以及背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力 测试达不到学业潜力,需要通过特殊的教育以及介人 方式来使其达到标准水平称之为学业不良。 二、大学生学业不良成因分析 引发学业不良问题的原因很繁杂,归集方式也很 多,但无论哪种方式都会涉及到大学生的生理、心理 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 的研究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理因素 根据对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在性 别方面男生出现学业不良问题的情况要远远多于女 生,这主要是由于男女生理结构以及对学习这一问题 的认知所导致的。男女生生理结构不同。处于大学阶 段的男女生处于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对事物的认知 以及处理事物的方式都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 另外一个方面讲,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男生的压力 往往要大于女生,即将走上社会的他们承载着感情的 压力、家庭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等等,这个社会环 境赋予了男生远远多于女生的责任和义务,当这种压 力不能通过合适的途径释放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响学 业的症状。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心、兴 趣以及性格这些方面。 1.性格因素 (1)性格特质因素 孤僻、胆小、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学生学业不良的 可能性就相对大一些。 (2)自我控制因素 在大学这样的一个环境,刚刚从饱受约束的环境 中解放出来,大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存在着很强烈的新 鲜感,面对外界的诱惑能否抵抗得住很关键。大学的 环境是宽松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靠的是自我约 束,如果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将大把大把的可控时间 用于娱乐,出现学业不良也就会在预料之中。 2.信心因素 信心是取得任何事情成功的保障。缺乏信心并 且陷入自卑是很多学生出现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 3.兴趣因素 张雪莲指出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促使其向一定学习目标努力的心理反映 ]。如果说 学习动机是基本要素,那么学习兴趣就是催化剂,大 家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下很大的功夫,往往也会 取得超乎想像的结果。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学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教 育、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1.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作为学生所接触到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因 素。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是 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李玉珍的“大学教师的教 学策略与学生学业不良的相关性调查研究”,大学教 师的教学策略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业不良的显著因 素l4 J。在学校教育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 校的考风考纪。很多高校考风考纪不严格,大部分学 [作者简介]李梅子(1985一),女,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7期 李梅子等:大学生学业不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09 生对待考试都寄希望于最后的作弊,很多监考老师更 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等,都助长了这种消极的情 绪。 2.家庭因素 完整的家庭结构对于大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以及 处理所处环境的压力问题会有较大的影响。家庭的 社会经济背景、家庭所处的居住环境以及接触的社会 事务都会影响他对学习的认知形式。家长的心理素 质、身体素质以及文化素质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的形 成。 3.社会环境因素 这里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教育的认识,由 于经历小学、初中以及高中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求知热情已经被仅仅以升学为目的的心态所 束缚,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培养。高等教育过细的专业 划分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固定的模 式进行学习活动。社会风气以及社会不良习气对大 学生这样一个群体也很容易造成负面的影响,导致学 业不良的情况出现。 三、大学生学业不良干预对策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男女大学生的学业不良转 化干预 在进行学业不良转化干预时应该针对不同性别 的大学生实施不同的转化干预政策。男生自尊心比 较强、心理压力比较大,可以采取单独沟通的方式进 行心理方面的辅导与干预。而女生相对比较稳重、心 思比较细腻,可以通过讲座以及科学知识、科学世界 观的灌输来实现其对学业的认识。大学里的男生很 容易出现迷恋网络游戏以及武侠小说的情况,这个时 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对这些同学多一些关怀、多一些 关爱,让他们感受得到来自大学这样一个环境的关 心。感情问题也是大学生影响学业较为普遍的一个 问题,辅导员老师要积极关注情感出现问题的学生, 根据男女生的个案,使用不同的方式以及方法开展干 预活动,尽量避免情感问题造成的学业不良。 (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历了高考压抑的大学生,很多都在高考的强大 压力下收敛了自己的个性与激情,进入大学后要通过 一定的方式来重新激发出他们的激情,通过各种各样 活动的开展去完善他们在性格上的缺陷,建立他们的 信心。让他们意识到社会竞争之激烈、就业压力之 大,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祖国的期望、学校的期望以 及父母的期望,就会更有勇气来接受明天的挑战。 (三)提升高校教育水平 首先,要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力度,紧抓考 勤、严抓考风、拒绝违纪。高校管理部门要从辅导员 老师以及任课老师两方面共同着手,采用点名或者是 当堂测验的方式,一旦发现有迹象的同学要通过辅导 员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考试时要严格执行考试纪 律,一旦出现作弊情况,及时从严处理,以实现杀一儆 百的目的。对于经常违纪的同学,要给予严肃的处 罚,做到教育绝不手软。加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以及 教学效果的管理,对任课老师进行严格的考核,提高 他们的授课能力,对教学效果不好的老师给予帮助和 指正。其次,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学风 可以使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能够受到熏陶,通过潜移 默化的作用实现学风建设的目的。 (四)加强家庭支撑水平 家长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是转变学生学业不 良的先决条件,家庭的支撑对大学生来讲是学习的最 大动力源泉。家庭对学生学习的重视和支持就是他 们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尽量减少家庭结构、家庭社 会背景以及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要让家庭因 素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累赘和压力来源。重视家长自 身素质的提高,建立与孩子之间的充分信任。不要将 忽视学习的情绪传递到在校大学生的认知中。对大 学生的教育方式不能采取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也不能 过于放纵他们的大学学习,要给予适当的提醒与帮 助。 (五)肃清社会不良影响 改革现有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在单调的生活中通 过一定的方式维持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不要让 应试教育磨灭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全面开 展素质教育,在学习之余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与 提升,使得学生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和对待 大学生活。积极提升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肃清社会 上的不良风气影响,提升国民素质,尽量避免在校大 学生接触到社会黑暗以及消极的一面,通过高校合理 的管理方式,使得在校大学生接触的都是积极向上的 思维方式影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引领他们以一个健 康的心态来对待学习以及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S.Krik.Educationing Exceptional Children[M].Boston: Houghton Mi ̄in Press,1 962. [2]钟启泉.“学业不良”的界定及其固析模式述评[J].华东师 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2). [3]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1997. [4]李玉珍,王喜贵.大学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业不良的 相关性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3). [责任编辑:白彩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