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弹涂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大弹涂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14.水产养殖 养殖与饲料2011年第l1期 大弹涂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覃波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钦州535000 大弹涂鱼(俗称跳鱼)多以活鱼出售,营养丰富、 肉质细嫩,有滋补之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现已 成为南方地区人们十分喜欢的鱼类品种之一。近年 来,大弹涂鱼养殖发展迅速,因其病害少、易养殖管 理、投入产出比高、养殖风险小,且活鱼易运输、价格 高、可远销全国各地,已成为沿海养殖户增加收入的 主要产业之一。广西沿海河口地区已出现了较大面 积的人工池塘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 目前,因受环境、资源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的限制, 大弹涂鱼产量不高,笔者将其人工池塘健康养殖技 术总结如下。 1生物学特性 大弹涂鱼属鲈形目,弹涂鱼科。大弹涂鱼个体 小,成熟的个体长一般为80~90 mm,体重15~ 25 g;大个体长可达120~150 mm、体重30 ̄40 g。 大弹涂鱼体色为灰黑色,身上有较多的小黑点;体长 形,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分侧扁;眼小高位,突出于 头部背缘之上,下眼睑发达;口前位,口裂略斜,两颌 各有1行牙,由于其眼突而牙齿多、密,样子显得十 分狰狞;雄鱼的肛门乳头略尖、呈长三角形,雌鱼的 略扁、呈圆形;两背鳍短,且左右愈合成吸盘状;头部 及体侧上部有数条暗色横带纹,第一背鳍及尾鳍均 有白色斑点,第二背鳍由白色点形成4~6条纵 带纹。 大弹涂鱼为暖水广温广盐性鱼类,喜钻洞穴,居 于淤泥的中低潮区或咸淡水的河口滩涂。洞穴呈 “丫”字型,深50~70 cm,有2个洞口,正孔为进出 要道,后孔供疏通水流、气体。当潮水退出滩面时, 大弹涂鱼便出洞觅食,其能爬善跳,时而匍匐、时而 收稿日期:2011—08—15 覃波忠,男,1968年生,本科,水产工程师。 爬行,遇惊则跳、马上钻人洞穴,匍匐时凭借胸鳍的 支撑,弹跳时全靠尾部的弹力。大弹涂鱼的皮肤和 尾部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所以长时间离水活动不 会死亡;当皮肤晒干时,则左右翻滚以浸湿皮肤。 大弹涂鱼以底栖硅藻为食,也摄食桡足类、有机 质等。摄食时,以其下颌贴于泥表,摄取滩面上附生 的底栖硅藻、蓝绿藻,也食少量桡足类及有机质。大 弹涂鱼繁殖季节为每年4—9月,夏秋季可看到大量 鱼苗出现在海水盐度较低的河口地带。 2’人工池塘养殖技术 2.1池塘的选择 养殖池塘应选择盐度5%0~26‰、沙泥质且泥 质无污染的沿海及河口地区,面积一般为667~ 6 667 m 。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小于5 cm;每个鱼 池设进、出水闸门各1座,池底略向闸门倾斜。塘内 开挖“十”或“井”字形、宽100~200 cm、深20~30 cm的排水沟,连接闸门,以利于排水畅通;池塘排灌 条件方便,自然纳潮或机械排灌均可。为便于大弹 涂鱼栖息和藻类繁殖,底质应以软粘土为佳。塘堤 要求防浪防涝、不渗漏,塘堤应高于塘底0.5 m以 上,并添加1道围网设施,以防大弹涂鱼逃逸及野生 动物的侵害。 2.2清塘与消毒 放养前,应先做好池底暴晒、敌害清除等工作。 晒塘,鱼种放养前15~2O d,排水晒塘,以池滩完全 干出3~5 d、底泥龟裂为好;进水消毒池塘,鱼种放 养前15 d,注水10 cm,使用生石灰150 ̄225 g/m 全池均匀泼撒。 2.3施肥培育 根据塘底泥质的肥瘦程度,

采用发酵过的禽畜 养殖与饲料2011年第11期 水产养殖.15. 干粪30~60 kg/667m 全塘泼施,新建的养殖池, 每667 m。可施农用粪肥混合肥50 。施肥2~3 d 后,塘内底栖藻类繁殖形成藻床,即可投放鱼种。 2.4苗种放养 1)苗种来源。人工育苗或天然苗种,目前人工 育苗技术还不够成熟,人工孵化苗较少,以放养天然 苗种居多。大弹涂鱼繁殖季节为4—9月,旺盛季节 在5—6月,天然苗种的捕捞以6—8月最多,尤其是 下完暴雨涨潮退后,弹涂鱼苗喜欢在咸淡水的小坑 洼中活动,此时可用手抄网捕捉。广西本地的渔民 喜欢用小推网,在小坑洼的水层中慢慢推动,推到坑 边沿即可捕捉到弹涂鱼苗,鱼苗规格一般为1~ 2 cm,价格约0.1元/尾。 2)放苗与密度。选购2 cm以上的大弹涂鱼苗 种,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以后投苗,苗种下塘前用福 尔马林稀释液给鱼体消毒。放苗时,水深应保持15 cm左右,水色为浓绿色或褐色。体长2~5 cm的鱼 种,放苗密度一般为4 000 6 000尾/667m。;体长 5 cm以上的鱼种,放苗密度一般为2 000~4 000 尾/667m。。放苗密度不宜过大,以保证养殖池内藻 类供应充足,确保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5培育底藻与投饵 1)培育底藻。大弹涂鱼以摄食底栖硅藻及蓝绿 藻为主,池塘养殖密度大,底藻消耗快,养殖中培养 底栖藻类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鱼苗人池养殖 10 ̄15 d后,池内底栖硅藻一般会被消耗掉,水色 变瘦,导致大弹涂鱼觅食频繁,引起水质浑浊。此时 应及时排水、晒底和施肥,促进底栖硅藻重新繁殖, 每月一般进行1~2次。养殖过程中培育底藻应把 握以下原则:大弹涂鱼鱼种规格小于5 cm的不宜晒 塘,干塘施肥培育底藻即可;晒塘时,以塘底干出、水 沟水深保持15 ̄20 cm为宜;晒塘应注意天气情况, 如遇下雨,藻床会被冲毁;施肥时,应将粪肥撒在龟 裂塘底表面,避免粪肥流入洞穴、危害大弹涂鱼。 2)投饵。刚放苗时,每星期投食1次,每次投放 花生麸5 kg/667m ,全池均匀泼撒。池水深度,前1 个月一般保持15 cm,1个月后苗种已长至5 cm左 右,池水可降至8~10 cm。 2.6 日常管理 首先,在晴天风平浪静时,应进行排水与晒池。 其次,应重视除害,防止乌塘鳢等凶猛鱼类、鸟类、蟹 类等对大弹涂鱼的捕食及其他危害。最后,应注意 防暑和御寒,大弹涂鱼适宜生长水温为2O~3O℃。 当水温超过30。C时,可采用塘中搭凉棚、堆草及塘 堤种树、种草等办法防暑降温。冬天气温较低,为升 高水温,可在睛天无风时排水晒塘,以提高鱼塘温 度;遇阴天和寒流时,保持池塘水深20 cm以上,以 保温御寒;当水温低于14℃时,大弹涂鱼会钻穴避 寒、极少摄食。 2.7病害防治 大弹涂鱼疾病较少,未发现有典型鱼病发生和 流行。偶有寄生孢虫,症状为在鳞片和表皮下有黄 色小点,镜检发现孢虫的包囊,可用0.5 mg/kg聚 维铜碘全池泼洒防治。 2.8捕捞与运输 1)捕捞。吊网捕法,利用大弹涂鱼的溯水习性, 先将塘水排干,然后在进水口设置吊网,当涨潮缓缓 进水、大弹涂鱼溯水而集群于网内时,瞬间拉网捕 获;倒置网捕法,在进水门安装倒置网袋,大潮进水 时,大弹涂鱼溯水进人倒置网袋而捕之。 2)运输。大弹涂鱼活体运输简便,使用特制的 长方形泡沫盘(长50 cm、宽30 CITI、深8 cm),数个 泡沫盘可以叠加成任意高度的箱体;将商品鱼放进 泡沫盘,加少量水(高温期另用塑料袋装少量冰加进 盘中以降温);将数个泡沫盘分别装进鱼后,重叠包 装成箱。2~3 d内运到目的地,成活率可达100 。 2.9出售 大弹涂鱼个体达15 g/尾以上就可收获上市,目 前多为培养底栖藻类为饵料的仿生态养殖模式,养 殖周期一般为1~2年,养殖成本低、效益好。大弹 涂鱼为暖温性温热带沿岸性的小型鱼类,两广地区 一般正常年景可以自然越冬,遇极冷寒冬、水温低于 1O℃时会出现死亡,应适时起捕上市。 (责任编辑:刘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