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

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

7
B) Most common sites of cerebral aneurysms.
1、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30% 2、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25% 3、Middle Cerebral Artery: 20% 4、Internal Carotid Artery Bifurcation: 7.5% 5、Basilar Tip: 7%
完全血栓化的动脉瘤:CT平扫见增厚的动脉瘤壁 呈环形高密度,常有钙化;瘤腔内密度不均匀, 新鲜的血栓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瘤壁呈环形 强化,血栓不强化
13
影像诊断
(一)CT检查
2.破裂的脑动脉瘤 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 腔出血、脑水肿、脑 梗塞等改变,CT多数 不能显示动脉瘤的瘤 体,但能起到以下作 用: ①显示蛛网膜下腔出 血和脑出血的位置、 范围和程度,推测动 脉瘤可能的部位。
9
影像诊断
(一)CT检查:CT、CTA (二)MRI检查:MRI、MRA (三)DSA
10
影像诊断
(一)CT检查 CT平扫诊断脑动脉瘤不敏感,阳性率尚不足30%。 脑动脉瘤多发于脑底的动脉附近,其直径一般< 1cm ,易受附近骨结构的干扰。 CT对于巨型动 脉瘤造成的颅底骨质侵蚀征象可显示。 螺旋CT增强薄层快速扫描并血管重建,明显提 高了动脉瘤的诊断率,特别是对中、小型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
1
概述 General overview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请根据您 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Click to enter the specific text in this column to explain the sub item content briefly. Please modify it according to your specific content.
据其大小分为小(小于5mm)、中(515mm)、大(16-25mm)动脉瘤,直径大 于25mm者为巨型动脉瘤。
据血栓形成情况分为:无血栓形成动脉瘤、 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和完全血栓闭塞性 动脉瘤
6
A) Anatomy Review: The Circle of Willis.
“Circle of Willis.” Wikipedia. Adaptation based on Gray’s Anatomy, 1919. Image released to public domain. Last accessed: August 18, 2008
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右侧大脑内局限性和弥漫性积血的情 况,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如蛛网膜下腔, 尤其是脑池内存在3×5mm以上大小的血凝块 或弥漫性积血达l mm厚时,常提示将可能发生 严重的脑血管痉挛。 ③CT扫描可对动脉瘤破裂出血进行动态观察, 发现是否有再出血等,以便及时掌握手术时机 及判断预后。 ④ CT对于并发症(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 和脑疝等)的观察更为便利。
15
CT诊断动脉瘤
女,58岁 发作性头晕,四肢麻木20年,再发加重1月
16
17
18
19
20
21
CTA
随着螺旋CT的发展完善,CTA诊断颅内动 脉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越来越高,对动脉 瘤的诊断准确性已大幅度提高,与DSA 的 诊断相符率几乎达100% ,甚至可以发现 DSA未能显示的微小动脉瘤。CTA 可从不 同角度观察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瘤顶指向以及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尤 其对判断动脉瘤的颈部及其宽窄有独特之 处,并能识别钙化病灶。
Pericallosal artery: 4% 6、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3%
Brisman,et al (2006). “Medical Progress: Cerebral Aneursyms.”
NEJM 355;9: August 31, 2006.
8
C) Common sites of cerebral aneurysms (alternate view).
• Jan van Gijn, Richard S Kerr, and Gabriel JE Rinkel (2007).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The Lancet. Volume 369, Issue 9558, 27 January 2007-2 February 2007, Pages 306-318.
11
影像诊断
(一)CT检查
1.未破裂的动脉瘤 依据其内血栓形成 的情况CT可表现为:
①无血栓形成动脉 瘤:多见于中、小 型薄壁的动脉瘤, 边缘清楚的圆形较 高密度灶,有均匀
一致的强化,
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类圆形高密度影(↑), 增强后由对比剂充填呈均匀高密度(↑)
12
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CT表现各异,通畅的瘤 腔呈稍高密度,其外侧为新月形、环形或不规则 形的血栓,密度常不均匀,最外层为增厚的略高 密度的瘤壁,可有斑点或曲线状钙化,增强扫描 瘤腔和瘤壁明显强化,血栓部分不强化。
2
概述 影像诊断 典型病例
3
概述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 成人发病率约3-6%。
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 见的原因,在我国50%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动 脉瘤破裂引起的。
多见于Willis环的动脉分叉部。发生于颈内动脉系 统者约占95%,椎-基底动脉系统约5%。在我国最 常见的是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其次是前交通动脉 瘤和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4
在脑血管疾病中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2%, 其中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仅占十万分之八左 右,大部分病人颅脑不出血很难被发现。 我国治疗的动脉瘤病人中95%都是破裂后出 血才被发现和治疗,而日本有63%的病人都 是出血前就被提早发现(凌锋教授)
5
分类
按动脉瘤形态分为粟粒状动脉瘤、囊状动 脉瘤、假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 脉瘤; 以囊状动脉瘤最为常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