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菜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

油菜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38卷第1期 2017年1月 中国农机化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Vo1.38 NO.1 

Jan. 2017 

油菜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 吴崇友 ,王积军。,廖庆喜。,王再虎 ,吴文科 (1.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市,210014;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100125; 3.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430070;4.湖北省农机局,武汉市,430070; 5.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长沙市,410018) 

摘要:针对冬油菜和春油菜主产区生产方式低下的现状,分析我国油菜种植、分布以及油菜生产机械化情况,总结油菜生 产机械化存在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农机农艺不融合、品种栽培技术有待改进;生产规模小、制约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 应用;关键技术和装备不成熟、科研开发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策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最后提 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和建议,以期指导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 关键词:油菜;机械化;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23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553(2017)O0—0124—08 

吴崇友,王积军,廖庆喜,王再虎,吴文科.油菜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E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1):124 ̄131 Wu Chongyou,Wang J un,Liao Qingxi,Wang Zaihu,Wu Wenke.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rapeseed produe— tion I-J].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2017,38(1):124 ̄131 

1 我国油菜种植和分布情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油菜种植面积大致经历了四 个阶段:1949~1980年的低速增长阶段;1981~1995 年的高速增长阶段;1996~2005年的相对稳定阶段; 2006 ̄2012年的明显波动阶段。在这个过程中,2000 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的7 494.20khm ,2012年的播种面 积为7 431.86 khm ,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口]。油 菜总产量与当年油菜种植面积成正比,即种植面积增 加,其总产量也相应增加,如图1所示。 售 

旧 1600留 

1400 1200 1000也 800 600 400 200 0 赛 8 g苫兽答2 宝2 0 昌 昌 年份 

图1 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Fig.1 Area and yield changing of rapeseed planting in China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油菜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按生态可划分为冬油 菜区和春油菜区两大区。我国的油菜生产以冬油菜为 

主,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O%左右。冬油菜 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份,具体包括长江 上游优势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五省(市)), 长江中游优势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四省及河南 信阳地区),长江下游优势区(江苏、浙江两省)。春油 菜种植区主要包括青海、内蒙、甘肃3省(区)。从 2005年和2012年各省(市、区)油菜播种面积和油菜 籽产量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湖南、四川、江西、陕西、云 南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所占比例有一定上升,湖北、重 庆、贵州基本持平,而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省所占 比例有所下降,如表1所示。 

2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 2005年油菜种植面积和油菜产量开始下滑,到 2007年达到低谷(图1),国家意识到油菜生产问题的 严峻性,于2008年出台了油菜良种补贴政策等一系列 扶持政策,这期间我国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 提高,如图2所示。由2008年的23.O0%提高到2012 年的35.44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据国 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到2012年,油菜种植面积和总 产量分别为7 430khm。和1 400.73万吨,达到历史最 高值。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油菜 

收稿日期:2016年12月28日 *基金项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一13—1OB 第一作者:吴崇友,男,1959年生,辽宁鞍山人,研究员,博导;研究方向为耕作与收获机械。E—mail:542681935@qq.corn 篁 塑 墨 垄竺! 竺兰 兰 望坌塑 羹 籽播种面积为7 510khm。,同比增长1.1 ;油菜籽总 产量为1 440万吨,同比增长2.86 。 针对冬油菜和春油菜主产区生产方式现状,选择 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区域开展调研:春油菜区,如甘肃张 掖、青海西宁、西藏拉萨等地;冬油菜区,重点围绕长江 中下游地区的油菜主产区,如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 地。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油菜生产方式主要以家 庭为生产单位,采用以人工或半机械化作业方式为主, 对耕种收等环节,主要生产方式包括:(1)人工整地开 沟与撒播相结合;(2)机械化耕整地,再人工撒播; (3)传统播种机(如小麦播种机)等改装后的机械化直 播;(4)人工育苗、人工移栽或机械移栽。而收获方式 以先人工收割,再人工喂入机械脱粒为主。 表1油菜产区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 Tab.1 Planting area and yield of different rapeseed producing regions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70 60 萎so 

茬40 30 震20 

l0 0 年份 图2 2008 ̄2012年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Fig.2 Mechanization level of rapeseed production in China(2008~2O12)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 

3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 

3.1 油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低,据国家统计局和中 国农业机械化年鉴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2012年全国主要省份油菜机械化水平 Tab.2 Mechanization level of rapeseed production in main provinces(2012) 

注:数据来源于农业邵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2013年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 

39.18 ,其中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为16.20%和 2o.29 ,北方春油菜区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内 蒙古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近90%,基本实现全 程机械化。而南方冬油菜区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在 12个主产省市中仅有湖北油菜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50 以上,其余都在4O 以下。油菜机械化水平的低 下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瓶颈。 3.2原因分析 探寻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 下方面。 !里奎 兰 3.2.1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 目前,油菜生产的低效益严重制约着油菜产业的 +油菜每公顷机械作业费用 

—・一三大粮食作物每公顷机械作业费用 +油菜每公顷人T成本 发展,将油菜与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费用进行比较, 750 

两者的机械和人工费用均呈现上涨的趋势,如图3、 墓 表3所示。由于三大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在政策 诱导和农民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375 机械作业费用显著增加。而油菜机械化水平的低下 :uu 使其要花掉更多的人工成本,两者人工成本的差距 150 已由2007年的每公顷12O元上升到2012年的1 080 元。可以预期,将来随着种植和作业规模的扩大,单 位面积的机械作业费用会降低,而劳动力的价格依 一. 然会增加,所以如果油菜不实现机械化生产,其种植 效益会进一步降低。 for rapeseed and three main grain crops 表3不同作物生产的费用情况 Tab.3 Production cost of different crops 元 

作物 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油菜 

三大粮食作物 一、

每公顷物质与服务费用 

其中:机械作业费 二、每公顷人工成本 

一、

每公顷物质与服务费用 

其中:机械作业费 二、每公顷人工成本 注:数据采源于国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3》。 在冬油菜种植区,油菜和小麦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三熟制地区的油菜种植,劳动力紧缺现象更为突出,加 

作物,如果种植油菜的效益持续低下,农民会选择改种 上缺乏“稻稻油”三熟制地区种植的特早熟“双低”油菜 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从表4可以看出,油菜种 品种,茬口矛盾十分突出;(2)出油率低,目前优质的 植成本增加的幅度要高于产值增加的幅度,将家庭用 “双低”油菜籽品种出油率只有35 左右,而进口油料 工折价到人工成本中进行计算,2012年种植油菜的净 价低且出油率高,近年来我国菜籽油压榨企业大都进 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已成负值,即将农民自己的劳动也 口油料做加工,进一步制约了我国油料价格的提升; 算到成本中,农民种植油菜是亏本的。而另一种可以 (3)油菜生长容易遭受极端天气灾害和病虫害威胁, 替代油菜的冬季作物小麦,近年来的经济效益要远好 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往往是秋旱春雨,尤其是播种育 于油菜,这是很多农民不愿意种植油菜的重要原因。 苗时期容易遇上干旱的天气,影响出苗,开花、结实期 小麦和油菜分别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 又常遇阴雨低温影响,花期推迟或授粉不良,造成油菜 两者的生产均关系到我国的食物安全,所以依靠机械 减产 ]。 化的发展来降低人工成本,依靠机械作业的高效率实 现规模种植,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是稳定油菜种植的重 要途径。 据调查,我国油菜生产每公顷田耗工150~180 个,而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油菜生产均 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每公顷用工9个左右[2]。以 加拿大为例,其油菜生产成本只有0.90元/kg,劳动力 成本低,生产效益高。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我国。 造成种植油菜低效益的主要因素:(1)油菜生产 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不高,费工费时,特别是“稻稻油” 3.2.2农机农艺不融合、品种栽培技术有待改进 1)适应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缺乏。为解决食用 油短缺和提高菜籽油品质,长期以来我国油菜育种主 要围绕优质和高产开展研究,而忽略了油菜品种对机 械化生产的适应性,导致油菜机械化生产效果较差,尤 其是在油菜移栽方面。采用移栽方式种植的油菜,其 株型大、分枝多、分枝交叉、果荚易开裂,给联合收获带 来很大困难r4]。其原因在于油菜的果荚成熟期不一 致,损失率高。如果从较早结角果荚完熟期来确定收 获,处于青熟期的较晚结角果荚很难被脱粒,产量会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