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1期 2011年1月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Vo1.38.No.1 Jan.,2011
回转干馏炉油页岩颗粒停留时间分布
李少华 ,张立栋 ,余侃胜 ,张轩 ,王 擎
(1.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12;2.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搭建回转干馏炉冷态实验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回转干馏炉5种转速n=17、13.3、10、6.8、3.4 r・min
及3种倾角a=2.16。、3.24。、4.33。,在不同出料口直 干馏炉内径Dc/D=n4、0.56时,对油页岩颗粒停留时
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页岩颗粒在回转式干馏炉内的停留时间随转速、倾角及Dc/D的增加而缩短;当转速
达3,13.4 r・min~、倾角达到2.16。时,平均停留时间及平均停留时间方差均有激增情况出现。
关键词:油页岩颗粒;回转干馏炉;平均停留时间;方差
中图分类号:TF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91(2011)0l一0098—05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of oil shale particles in experimental
rotary retort
LI Shao—hua ,ZHANG Li—dong ,YU Kan—sheng ,ZHANG Xuan ,WANG Qing
(1.Institute for Ener ̄and Power Engineering,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Jilin 132012,China;
2.School of Energy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Noa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102206,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seversl factors on the mean residence time of oil shale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
ted using experimental rotary retort,including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s(n=17、13.3、10、6.8、3.4 r・min ),
difierent angles of inclination(O/=2.16。、3.24。、4.33。),diferent ratios of outlet diameter/retort inner diameter
(Dc/D=0.56、0.4).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residence time of oil shale particl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otation speed,angle of inclination,and outlet diameter/retorting inner diameter.At the rotation speed of 3.4 r‘
min~,inclination angle of 2.16。,there is sharp increase of the mean residence time and the variance.
Key words:oil shale particle;rotary retort;mean residence time;variance
0 引 言
油页岩一般是指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干馏
可生产页岩油,油页岩目前是石油等较为理想的
补充能源。常采用低温干馏技术,将油页岩在干
馏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450~600 oC热解制取页岩
油和燃料气,干馏的方法可采用固体或气体热载
体…。本文以固体热载体干馏油页岩工艺为基
础 ,在回转式固体热载体干馏炉内增设翻料板,
既增加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颗粒的混合度,又能
有效利用固体热载体的热量,本实验采用六叶式
廊式布置翻料板。油页岩在回转式干馏炉中的停
收稿日期:2010—09—26. 基金项目:吉林省重大科技发羼计划资助项目(20096034) 留时问是干馏工艺关键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
干馏气的产量及干馏炉操作与结构参数的优化。
停留时间过短,油页岩在干馏炉内未充分干馏,
导致产油率低;停留时间过长,在给料量一定的
情况下,将浪费大量固体热载体的热量。因此,
油页岩在回转式干馏炉内的停留时间要控制适当,
才能得到较高的产油率及避免大量热量损失。
许多学者曾对回转窑内物料停留时间进行了
研究,并总结出了物料停留时间与各因素之间的
关系式,王春华等 将Li S—Q 推导的停留时间
计算公式简化为
: . .堂 (1) ’ 。 ¨
式中: 为回转窑长度,mm;D为回转窑内径,mm;0
为物料安息角,(。);/7,为回转窑转速,r・min~;
为回转窑倾角,(。); 为回转干馏炉倾角,(。)。
第1期 李少华,等:回转干馏炉油页岩颗粒停留时间分布
认为简化后停留时间与长径比(L/D),物料
安息角的正弦sinO成正比,而与转速n,倾角正
切tan 成反比。Liu Xiaoyan等 对回转窑出口增
设挡料板做了研究,认为物料停留时间随着转速
n加快,出口挡料板高度及干馏炉倾角增大而缩
短,其中出口挡料板高度影响较大。但物料对内
置翻料板情况下回转炉停留时间的实验研究还鲜
有报道,因此,通过建立冷态实验装置来研究油
页岩颗粒在回转干馏炉内停留时间影响因素,并
对典型工况下的停留时间进行分析,将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1.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转式干馏炉炉长 :
600 rain、内径D:125 Inln;内构件直角翻料板尺寸:
直板段z::28 InlTl,弯板段z 8 mill;回转干馏炉能
在0~20 r・min 实现无级变速,选取五种转速3.4、
6.8、10、13.3、17 r・min~,及三种倾斜角2.16。、
3.24。、4.33。进行研究;回转式干馏炉出口挡料板出
料口直径 (1nlT1)为50 mrfl、70 mln,则Dc/D分别
为0.4、o_56。实验物料粒径分布为0—12 mm油页岩
颗粒群(物料堆积角为43。)。
1.螺旋给料机电机;2.给料斗;3.螺旋给料机;4.回转干 馏炉;5.挡圈;6.定位轮;7.拖轮8.出口挡板;9.摄像 机;10.支架;l1.倾角调节;12.传动电机;13.传动皮 带;14.电机支架;15.给料机支架
图1 回转式干馏炉冷态实验装置及抄板结构示意图 Fig.1 Diagrammatic sketch of rotary retort and
straight lifting flight 1.2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示踪粒子(对与实验物料相同颗粒
进行染色)的方法研究回转式干馏炉操作特性和
结构特性等因素对油页岩颗粒的停留时间影响规
律。实验开始,给定工况运行稳定时,将若干示
踪颗粒送入回转干馏炉,计算示踪粒子由进料口
至出料口流出时所需时间。油页岩颗粒群在回转
干馏炉内平均停留时间MRT(mean residence
time)用式(2)计算:
1 m MRT==1∑丁 (2) 玑 :1 式中: 为不同工况下第k个示踪粒子停留时间,
min;m为示踪粒子个数。采用油页岩颗粒在回转
干馏炉内停留时间的方差 。表示示踪粒子偏离
MRT的程度。
2= 1 m(Tk--MR (3)
表1实验-I-况表
Tab.1 Behaviour of experiment
2结果与讨论
2.1 转速对停留时间及方差的影响
2.1.1 转速对油页岩颗粒停留时间的影响
油页岩颗粒在回转式干馏炉内运动是其不断
地被抄起与泻落的反复过程,直到从出料口流
出 。因此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回转式干馏炉来说,
转速的提高将使停留时间缩短,如图2所示。从图
2(a)及图2(b)中可以看出,对于Dc/D为0.4、
0.56的干馏炉来说,油页岩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均随
着转速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而且总体趋势趋于平
缓,与反比例函数曲线相似,即MRToc 1/n。分析
原因为:当转速增加时,油页岩颗粒被翻料板从抄
起到泻落的周期缩短,即走过单位轴向长度所用时
间缩短,而干馏炉长度不变,进而使得MRT减少。
100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n/r.min一1
(b) ■一2.16。●一3.24。▲一4.33。 图2转速对油页岩MRT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rotational speed of rotary on MRT of oil shale
2.1.2转速对停留时间的方差影响
计算出5种实验工况转速下油页岩停留时间
方差,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随着干馏炉转速
增加,停留时间的方差or 同MRT一样也会减少,
这说明油页岩颗粒随着转速增加,其停留时间分
布更趋于集中,观测MRT值更具参考价值。在实
验过程中,也能明显观察到:干馏炉在倾角为
2.16。、转速为3.4 r・rain 最低工况下,某个示
踪粒子随翻料板在回转干馏炉出口处做抄起与泻
落的反复运动,导致停留时间明显增加,停留时
间的方差与表1中其他工况相比差距较大。对于
挡料板出口直径Dc/D:0.4情况下,当转速大于
10 r・min 时停留时间方差降低速度减缓,在图
3(a)3.4~10 r・min一停留时间的方差的斜率降
低;而对于挡料板出口直径Dc/D=0.56情况下,
当转速高于6.8 r・rain 后停留时间方差降低速度
减缓,并与倾角为3.24。和4.33。的停留时间方差
值接近。 3O
25
20
15 。 lO
5
O
2 4 6 8 lO l2 14 16 l8 n/r.rain。1
(b) ■一2.16。 ●一3.24。 ▲一4.33。 图3转速对油页岩停留时间方差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rotational speed of rotary O11 variance
of residence time of oil shale
2.2倾角对停留时间及方差影响
2.2.1 倾角对油页岩颗粒停留时间的影响
干馏炉倾角对油页岩颗粒停留时间的影响如
图4所示。在同一转速下,随着干馏炉斜度增大,
油页岩颗粒在干馏炉内停留时间与转速对MRT影
响相似,使MRT逐渐减少。当斜度增加时,油页
岩颗粒沿干馏炉轴向上重力分力也增加,使得油
页岩颗粒沿轴向运动速度加大,进而MRT减少。
从图4(a)及图4(b)中还可以看出,出料口直
径Dc/D=0.4、0.56的干馏炉在倾角为2.16。的
MRT与5.24。、4.55。的不同转速所对应的MRT间
间隔相差较大,可以说明转速的线性增加(△
3.4 r・min )对应MRT降幅是非线性的。对照
图2分析转速对MRT影响可以看出,倾角为
2.16。MRT与3.24。、4.33。MRT之间间隔相差较
大,可以说明倾角线性增加(Aa一1.1。)对应
MRT非线性的减少,这与图3情况一致。从图4
中还可以看出,当倾角大于3.24。时,平均停留时 H
6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