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城市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城市建设新概念,建设生态城市当今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南宁市在进行城市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做得非常成功的。本文通过介绍南宁市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阐述其成功经验,总结其有益启示,旨在给其他城市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南宁市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is put forward in the 1970 s city construction of new concept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has become the many countries direction and goal of city construction. nanning city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s the guide, go the wa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s undoubtedly correct, is also is very successful.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nanning the specific practices in this paper, and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to sum up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other cities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nanning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所谓生态城市,就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去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最佳居住形式。生态城市具备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完整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及自然资源可循利用体系,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绿化网络;第二,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三,较强的市民环境意识,经常开发群众性的环保活动,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节约资源与能源的消费方式;第四,有一整套健全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生态城市作为一个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完整体系,是一种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以及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城市,就是在城市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环境质量改善为前提,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的后续动力,实现区域性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宁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1、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因素 20 世纪后期所倡导的生态城市理念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同。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也同样获得高度重视,国家把生态城市建设定 位为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南宁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市区面积由原来的60平方公里增大到现在的近180平方公里,人口也从约30万增至目前的约270万,尤其在1992年被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市后,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已跨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列。然而,南宁市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也同样克服不了人类城市化进程难以避免的各种问题,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比较突出:首先是城市区域的扩大,一方面拓展了城市规模,带动了建筑、商业等相关行业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征用土地,对土地资源构成威胁。按南宁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20年南宁市城市面积将达300平方公里,在9年中要有12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同时被开发地域原有的水土地貌将从此消失,大量农用地也将不复存在,对环境和农业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是城市人口的激增远大于市区的扩建,人口密度由原来人均每平方公里5千人提高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翻了一倍。城市人口的膨胀,加重了城市的负荷,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并产生出一系列问题:交通、住房、就业、教育、医疗、治安等,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不良效果。再者最为严重的是,新城区的开发给城市周边生态体系以毁灭性的破坏。南宁市周边山林、植被坡地、池塘急剧减少,以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失衡,空气质量降低,城郊一些原有的人文景象也随之永远消失,如果加上老城区的环境污染:如邕江两岸内陆水系与邕江河段污染、市区大量二氧化硫污染、 噪音超分贝污染、企业“三废”排放污染、市内垃圾和废塑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和日益突显的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南宁市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影响了南宁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使南宁市难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跃居全国城市经济实力前列之位,那么南宁市要想保持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的发展优势而向更高层次发展是不可能的;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市民的生活条件就得不到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就得不到的根本改善,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得不到很好落实。 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属全国大中城市之列,又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性重要城市,经济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为了推动南宁市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并创造较佳的投资环境,加快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的建设步伐,把南宁建设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就要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要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南宁市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南宁市建设生态城市是可行的。南宁市具有一些较为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珠江水系的西江河段横穿市区,供水充足;城郊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周边山林广茂,市内园林绿化率较高。南宁市还有发展经济的地缘优势;背靠大西南、 毗邻粤港澳、面对东南亚,又是“三沿”(沿海、沿边、沿江)的交汇地,南昆铁路的起始点,加之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引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建设生态城市是完全可行的。 二、南宁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实施 1、创建“国家卫生城” 生态城市最基本、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良好整洁的城市环境风貌。为了贯彻落实建设生态城市这一战略举措,南宁市自1994年就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目标,1995年南宁市便获得“全国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为了进一步改善南宁市环境卫生面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南宁市于2006年9月开始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城乡清洁工程”是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亲手抓的、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以及各城区政府具体实施、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的一项全面整治城市环境卫生的运动,这项“工程”的开展,是南宁市向生态城市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城乡清洁工程”第一阶段取得了很大成果,市容面貌有了极大改变,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殊荣。2011年1月,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延伸拓展“城乡清洁工程”的初步成效,完善其长效管理机制,创造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南宁市又进一步深化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建设运动。为此,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的意见,并在全市各城区、 开发区开展文明环境卫生“每月一评”活动。随着第二阶段建设运动的深化,南宁市彻底改善了城市卫生面貌,大大提高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城市的整体功能得到完善和拓展,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形象有了质的飞跃,2011年12月,南宁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南宁市荣膺国家卫生城市,标志着南宁市“创城”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了巨大成果,标志着南宁市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文明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标志着南宁市在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是南宁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第一个成功举措。 2、建设“中国绿城” “绿”是南宁老城的传统特色,当你行走在南宁,无论是街道两旁,还是公园广场,绿树绿地无处不在,人在城中、城在绿中,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城市景观令人赏心悦目。“绿”生是态城市建设的着眼点之一,是城市之魂。优美的城市风貌离不开绿色,优雅的人居环境更离不开绿色,绿色是当今世界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的最佳体现。 南宁市生态城市建设第二个战略举措是围绕“绿”字来做文章。早在2001年,南宁市就进行了“中国绿城”建设规划研究,提出了建设“中国绿城”的构想:即在市区不单是搞绿化、扩绿地,而是建立起一个绿色交通系统和环境卫生系统,以改善市容面貌与居 民生活环境;要抓住南宁亚热带森林地带特点,把绿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在经济和文化上都要体现出“绿”字。2002年,南宁市又开展了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活动。2006年,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同时,南宁市又作出建设绿色生态南宁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绿城建设至今,南宁市已建成各类公园21个,公园面积180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1200公顷,林地面积9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绿地率3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95平方米。目前,南宁市已形成了以青秀山风景区为中心,以邕江主河道沿江森林风光为生态主轴,以环城森林带、环城森林公园带和环城森林公园及生态主题园为重点,以县区自然保护区等森林为补充,融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体系。南宁市的“绿”做到了点线面相结合,绿化、美化、彩化、香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交相辉映,市区与郊区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融为一体,以此勾画出“中国绿城”的城市独特风貌。 由于南宁市的“绿城”建设成效突出,先后被授予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同时获得了“中华宝钢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 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一系列荣誉,“中国绿城”名片饮誉全国。目前南宁市正在全力开展创建“三市”活动(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把南宁市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 3、打造“中国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