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
2013-11-05T10:47:07.467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 作者: 罗丽萍 管利 颜敏 罗丽萍 杜妍 钱俊涛
[导读] 通过对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罗丽萍
管利 颜敏 罗丽萍 杜妍 钱俊涛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外科
650032
【摘 要】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的护理。保守治疗只能短期缓解症状;髓核摘除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也存在复发;微创
介入治疗方法亦多且各有利弊。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国内外已普遍应用。国内有较多同道研究胶原酶联合臭氧消融
术、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尚少有联合应用射频靶点热凝术和奥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
【关键词】射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多发病,大多由于腰肌老损、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一侧
或双侧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疼痛等临床特征。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是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之一,具有微创、安
全、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从
2010年以来我科对70例入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了在CT引导下经皮
穿刺腰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28例,平均年龄25—45岁,最大的一位则有71岁高龄。
1.2
症状体征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大多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
受限、下肢麻木间歇跛行等症状。
1.3
治疗结果本组患者70例手术顺利,均未发生椎间盘感染以及脊髓、神经根、大血管及腹腔器官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技术成功率为
100
%,术后显效率为88%。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硬板床,平卧期间应注意骶尾、腰椎等突出部位的血循环状况,常用红花油局部
按摩,以活血化瘀,预防褥疮发生。(
2)缓解期可由家属搀扶下床活动,下床应用腰围以保护腰部。(3)局部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期间
应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烫伤。(
4)生活起居规律,保持良好睡眠,必要时应用镇痛剂,以免疼痛影响休息。
2.1.2
生活护理患者卧硬板床,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对病人进行常规检查,如心电图、CT或MRI等各项检查以了解患者
的全身情况。
2.1.3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粗纤维、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摄入充足的水分,避免辛
辣、生冷、刺激性如牛羊肉及海鲜等食物,做到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2.1.4
体位训练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一软枕垫高约15cm,以提高对手术体位的耐受性,一般能坚持1~2h,术中则不会感到不适。同
时,术前训练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卧床进食,练习有效咳嗽,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翻身。
2.1.5
心理护理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2.1.6
特殊护理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可辅以补肝益肾之食疗,避免风寒,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服,居住要避开潮湿
寒冷之处,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2.2
术中护理
2.2.1
体位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软枕,四肢放舒适位置。
2.2.2
术中配合患者进CT室后给予安慰关心、消除其紧张情绪,连接心电监护,必要时建立静脉通路。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积极协
助医生在
CT定位下进行无菌穿刺,穿刺完毕,配合医生将电极与射频仪导线相连,用酒精纱布清洁小腿皮肤,贴电极与射频仪导线相连,
根据医嘱选择温度和时间进行治疗,同时连接臭氧发生器与医用纯氧氧气,设定臭氧浓度,待射频完毕后,根据患者病情依穿刺点注入合
适的臭氧。同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处理。完毕后用无菌敷料遮盖针眼,局部按压
3-5分钟,并保持敷
料干燥以防感染。

2.3
术后护理
2.3.1
手术完毕后,将病人用平车送回病房,卧硬板床4—6小时,遵医嘱指导患者3日内卧床休息为主,并协助其生活护理,四肢可做
适当屈伸运动。翻身时用力要均匀,肩、背、腰、臀在同一水平,严格轴线翻身,
3日后可带腰围下床轻微活动,切忌扭动腰部,避免剧烈
活动。
2.3.2
观察局部穿刺点及受压处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并严密观察双下肢活动情况,腰痛程度及生命体征变化。及下肢麻木
程度、肌力等有无改善,腰痛及下肢痛较术前有无明显减轻。术后
3d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给予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
注射液
5mg静脉滴注,消除治疗后椎问隙水肿,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2.3.3
告知患者进食富含粗纤维、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若出
现腹内胀气等情况,可酌情延迟进食时间至
6-8h。保持衣物及床铺干燥整洁。

3.1
睡眠姿势: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长期睡眠姿势不良也可导致腰腿痛的发生。
3.2
站立体位: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这样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
力。应尽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持续工作。
3.3
坐位:长时间坐位工作者除要注意坐姿和经常活动腿外,自坐位起立时,应先将上身前倾,两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两足,然
后起立。
3.4
弯腰体位:对弯腰工作多、负重大的搬动工,应尽量避免两膝伸直弯腰位拾抬重物,并尽量采取屈膝、髋关节的方法达到上述目
的。

3.5
挑、抬重物时,要直腰挺胸,注意重力平衡,起身要稳,步子要协调。
3.6
集体抬重物时,大家要步调一致,同时抬起,同时放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4
体会

通过对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因此,采取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和康复锻
炼,对治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罗丽萍,性别:女,籍贯:云南省昆明市,出生年月:1987年10月2日,单位: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职称:护士
第二作者:管利: 第三作者:颜敏 第四作者:罗丽萍 第五作者:杜妍 第六作者:钱俊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