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撰写体例要求 为使书稿体例统一,符合出版要求,现提出以下撰写要求,并给出标准格式作为参考。 书稿应按章分成不同的word文档,每章单独一个文档。
1 标题层次 1 ××××(为占行标题,居中) 1.1 ××××(为占行标题,顶格) 1.1.1 ××××(为占行标题,前空两格) 1.1.1.1 ××××(同上) A ××××(同上) a ××××(同上) ×××× ××××(为不占行标题,前空两格,采用有异于上级标题的字体,后空一格接排正文) 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 (2)......的形式,分项包括的小项采用1)、 2)......的形式,如:
----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有以下要求:1) ----;2) ----。 (2)---- 目录记到1.1.1一层为止。 2 外文字母符号 2.1文种与大小写 稿中外文字母一般限于使用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其他外文字母尽量不要使用。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用铅笔标明,包括大小写、希文、俄文、日文等 大小写易混的拉丁字母C、K、L、O、P、S、V、W、X、Z等,须在相应位置用红色醒目字体在括号内标注“拉大”、“拉小”;难以同拉丁字母区分的希腊字母α、β、γ、η、ι、κ、μ、ν、ο、π、ρ、τ、υ、χ等,应用同样方式在括号中注明“希”字。
2.2字体及下角标 正体 书稿中计量单位符号、化学符号、金属牌号、性能代号、硬度符号、人名及机构名称等采用正体,举例见表1。
表 1 正体字母使用场合举例 使用场合 举 例 计量单位及词头符号 g(克),V(伏),k(103,千) 化学元素符号 H,S,O 酸碱度符号 pH 标准代号 GB,YB 部分数学符号 d(微分),(偏微分),Γ(增量),sin,cos,tan,lg,lim,,max,min,e,π 硬度符号 HB,HRC,HV 金属性能及状态代号 P(普通级别),S(深拉级别),R(热加工状态),C(淬火),M(磨光) 合金相图中的相、特性点等符号 A,α,β,Ms 金属牌号 A3F,H68,44Mn2SiA 设备型号 JO2,JZR,3AD2 电气设备图中的器件代号① A(放大器),G(发电机) 地质年代及地层单位代号 O(奥陶纪),Z(震旦纪) 方位、磁极符号 E,S,W,N 射线代号 X射线,γ射线 人名、地名、机关企业名和其他缩写字母 A.Caloss,New York,CCTV,CAD
①R、L、C在线路图中,无论是表示器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还是表示物理量“电阻”、“电感”、“电容”,均可采用斜体。 斜体 书稿中物理量符号、物理常数、几何元素、变量
符号等采用斜体字母,举例见表2。
表 2 斜体字母使用场合举例 使 用 场 合 举 例 物理量符号 F(力),A(面积),M(质量) 数学中的变量、函数、坐标等符号 x,y,z,f(x),Cph,n! 代表点、面和图形的字母 AB,△ABC,D(点),∠C 特征数、物理常数 Re(雷诺数),Fo(傅里叶数),k(玻耳兹曼常数) 剖面及向视图所用符号′ A—A,B向 表面粗糙度符号 Ra,Rz,Ry 向量、张量、矩阵符号① A,T,A
① 向量,张量及矩阵应采用黑斜体。为便于编辑辨认,可在原稿中采用符号上方加“→形式,如“a”,出版社在排版时,去“→”,并将“a”排成黑斜体。 下角 物理量符号需用下角标,应首先使用国标规
定的下角标,如Ar(相对原子质量)。若无国标规定的下角标,则应优先选用国际公认的下角标。这些下角标包括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化学元素符号以及国际电工组织(IEC)推荐的下角标。 下角标属物理量符号和变动性数字符号者为斜体,其余下角标为正体。如Cp(下角标“p”表示压力,应为斜体),Mr(下角标“r”意为相对,应为正体)。 若下角标为组合下角标时,各部分下角标应平身,并且最好将表示种类的下角标放在前面,把表示特定情况的下角标放在后面,如摩尔体积的最大值可表示为Vm,max,若下角标自身带有下角标,如临界力矩(Mc)的力(F)可表示为Fmc,也可表示为Fmc。
3量与单位 (1)表示量的字母为斜体,单位为正体。 (2)除普及读物或中等以下教材外,科技图书均应采用国标规定的单位符号。非物理量的计量单位(如套、台、元等)可用中文名称,也可与物理量单位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600 t/炉)。 (3)单位符号上不能附加任何其他标记或说明,但可将所需表达的信息在文字叙述中表达或附加在物理量符号上,如P=20 MPamax可改为Pmax=20 MPa,V=100 m3(标态)可改为V(标态)=100 m3。 (4)表中不设单位栏,图、表中,物理量符号与单位符号之间应用斜线“/”隔开。 1) 时间/min; 2) t /s; 组合单位中不能出现一条以上分数线,可以采用括号或指数形式处理,组合单位不能拆开移行。如ξ/(g²cm-3)。例: 表 4-3 形阻片Cd值标定结果 形阻力Fk/N 流速v0/m²s-1 Re Cd值 1.50 0.19 2.5³104 4.6
(5)单位词头不能单独使用,也不可重叠使用,如κκF(微微法)应改为pF(皮法)。 (6)词头的选择应适当,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 000之间。 (7)组合单位一般只用一个词头,并尽量用于组合单位的第一个单位前或组合单位分子的第一个单位前。如J/mmol最好改成kJ/mol。 (8)在时间单位d、h、min,角度单位(°)、(′)、(″)和摄氏温度单位℃前不能加词头。 (9)在叙述性文字中,除介绍单位本身外,单位符号应与数值一起使用,否则应使用中文符号,如“每m”应改成“每1 m”或“每米”。 (10)稿中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后,数值可能会出现直观程度下降现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在法定计量单位及数值后的括号内注明原非法定计量单位及数值。
4表格 (1)表格应置于有关正文最近处,并且满足先见文后见表的原则,不应超前或过分拖后。 (2)表以章为单元编号,如“表1-1”指第1章第1个表。 (3)表序与表题之间空一格,居中排在表上方。表内文字末尾不加标点。 (4)为使表格各行各列内容分辨清晰,表格采取有线表的形式,表头尽可能不采用斜线。 (5)表头物理量和单位都不加修饰,如: 1)“V /m3(标态)”应改写成“V(标态) /m3”; 2)“能量/103J”应改写成“能量/kJ”; 3)将表中“v0³105/m²s-1”改写成“v0/m²s-1”将“³105”乘入表中。 (6)表内文字原则上应横写,必要时可以竖写,但不得由此造成歧义。表中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回行顶格,句中按规定使用标点,末尾不加标点。
示例: 表 4-4 形阻片Cd值标定结果 形阻力Fk/N 流速v0³105/m²s-1 Re Cd值 1.50 0.19 2.5³104 4.6 表 4-4 形阻片Cd值标定结果 形阻力Fk/N 流速v0/m²s-1 Re Cd值 1.50 0.19³105 2.5³104 4.6 (7)表中空白的表示方法 按国标规定,表中无数字的栏内,应区别对待,不能轻易写“0”或画“”,具体情况是: 1)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 2)“-”或“…”代表未发现; 3)“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5插图 (1)插图应置于有关正文最近处,并且满足先见文后见图的原则,不应超前或过分拖后。 (2)图以章为单元编号,如“图1-1”指第1章第1幅图。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以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置于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分图序号及代号与注文之间加一字线,各注之间用分号相隔,最后一注文末不加标点(示例见例图1)。正文中提起时用“图1-1a”表示。 (3)图序与图题之间空一格,居中排在图下方。 (4)图的坐标轴中,物理量和单位都不加修饰,处理方法同“4表格(5)中”。 (5)图中文字越少越好,应尽量改作图注,且要求字迹清楚。 (6)图中外文应译成中文。 (7)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工程图种的零部件名称和两条曲线以上的曲线说明等,可用数字代替,数字及对应的名称或说明置于图注中。图中的工艺及操作说明不得用数字代替。 (8)图上代号排列应有次序,一般自左下方按顺时针方向编排。表明代号的引线不得交叉,并应避免轮廓线和剖面线延长引出。引线的起端不画黑圈点,末端不加短横线。 (9)坐标图中,定量坐标须有数值分度,坐标轴末端不加箭头,也无需画出表示增(或减)量的箭头;非定量坐标原点一般为英小“o”,并须画出表示增(或减)量的箭头。示例如例图1、例图2所示。 例图1 图 15-16 顶燃式热风炉 a—结构示意图;b—平面布置图 1—烟气出口;2—热风出口;3—燃烧器;4—冷风入口 例图2
图 21-3 轧机速度与轧件摩擦系数关系 1—0.38mm镀锡板;2—0.26mm镀锡板
6公式 (1)公式按章编号,如“式(1-1)”指第1章第1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