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音乐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功能(正文)

浅谈音乐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功能(正文)

浅谈音乐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功能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专业 12220113 刘佳俐 指导教师:邝嘉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交流障碍性疾病,一般在幼儿阶段的男性中出现的较多,主要表现为说话相当晚,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表现出精神发育障碍,还有一部分体现为智力低下。然而,音乐课表现出的生动有趣一般能的到该类患者的接受。同时音乐学习现对难度比较简单,倍受孤独症儿童的喜爱。曾有著名学家指出音乐治疗属于一种精神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音乐教学的各种形式去探索患者的精神世界,从而找到患者的精神突破口,使其在治疗中能够顺利的进行,使治疗得到一定的效果。而其他的治疗往往无法突破患者的精神防线,因此,音乐治疗发成为了孤独症治疗的最有效方式。

Abstract:Children with autism is a commo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generally appears in the infant stage of men more, mainly to speak quite late, not willing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full of life in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ir own. There are a large part of the patients showed mental retardation, there is a part of the mental retardation. However, music lessons show a lively and interesting general can be accepted into the class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music learning is more simple and more difficult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Had the famous scientist pointed out that music therapy belongs to a mental intervention process. In this process, teachers use various forms of music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patients, so as to find the spirit of the patient's breakthrough, the treatment can smoothly, make the treatment to a certain effect. And other treatment is often unable to break through the patient's spiritual line of defense, therefore, music therapy has becom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autism treatment.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音乐教育

Keyword:Autistic children; music therapy; music education 儿童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在幼儿阶段发生率最高的疾病,由于该种疾病是一种精神自我封闭的形式的疾病,所以归为心理疾病,其治疗的难度非常之高,从而倍受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广大心理学家的兴趣。在国外,从1958年开始,就有很多心理学家开始了音乐治疗法的研究,通过长达十几年的临床实验表明,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者的病情确有缓解作用,从而也给了众多心理学家继续研究下去的动力。然而,国内对音乐治疗孤独症患者的研究仅从前几年才开始。由于孤独症患者一般具有语言障碍,同时还在精神上进行自我封闭,往往会排斥外界一切事物,拒绝与人交流。但是,慢慢人们注意到,虽然患者拒绝与外界交流,但他们从来不排斥音乐。这一点受到各界的关注,也给人们以启示,由此,各界开始了音乐对孤独症患者治疗的研究。

1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常见发育障碍疾病,一般发病于3岁以下的幼儿阶段,常见的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除此之外,往往还表现为行为呆板、拒绝与人交流、心胸狭窄。

1.1语言障碍 孤独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交流障碍,也是患者被人们发现并送到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言语和交流障碍表现出来的不仅仅只有单一的一种形式,不同的患者往往表现出来的形式都各不相同,多数患者变现为迟迟还不会说话,有的却是表现在语言能力发育正常之后,在幼时具有表达性语言,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反而说话能力却越来越差,有的甚至完全丧失说话能力,导致终身没有言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说出几个简单的不通顺的话来。他们对语言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阻碍。

1.2社会交往障碍 部分孤独者患者具备正常的语言功能,但就是不愿意开口。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拒绝和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可以和比较亲熟或者是同龄说上几句简单的话语。但还有一部分确是拒绝和一切人交流,甚至是和爸爸、妈妈都不愿意开口说话,这类患者是最为严重的,他们完全或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一切事物都表现为排斥。例如,在幼儿园常常是一个人呆在一个角落,也不和同伴一起玩耍;看见倍的小朋友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做游戏时,也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加的愿望。

1.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还有一类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喜爱的游戏和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稀奇古怪的物品, 比如喜欢玩一些碎纸,一玩就是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也不觉得有一点点厌烦。还有一些特殊的患者喜欢一切事物一成不变,比如上床睡觉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所盖的被子从不允许更换,外出时总是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还有一类患者总是重复某个刻板动作,如重复的拍手、打转、用舌舔墙、踩脚等。

1.4智能障碍 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往往很正常的儿童有一定的差距,大量的研究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只有极少部分的智力表现正常。智力相对正常的,我们把这类患者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2音乐治疗对儿童孤独症的作用 2.1 对孤独症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的帮助 有许多孤独症儿童在感知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不正常表现,有的反应太过灵敏,有的反应又过于呆滞。然而对于音乐的培养与学习注重对音乐多感官的参加,对孤独症儿童感知的训练有独到之处。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常常伴随有各种直观的视觉和触觉提示,比如用手摸彩色布条来感受音乐的长度,根据音乐来决定动作的变化等,都能很好地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在乐器的伴奏下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2对孤独症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把音乐游戏作为训练我们自身的一种形式,在游戏中,他们会忘掉自己身体上的不足,激发出和人说话,交谈的想法。同时,在音乐治疗中,研究者把语言编入歌词中,让患者反复唱,从而让他们掌握。患儿在音乐环境下,更容易记住并且背出歌词,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进行语言表达的目的。音乐治疗对患者语言的引导和激发,原理类似于对婴儿语言的诱导。通常,一般的爸爸、妈妈为了培养婴儿的语言能力,都会每天定时给宝宝听一些童歌,或者每天定时让宝宝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其中原理大同小异。因此,通过音乐不仅可以加强记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言语主动性。

2.3对孤独症儿童情绪的改善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常常会不稳定,表现出多动,急躁的情绪。音乐的作用之一的调节情绪,不仅对大人有效,对儿童也有很好的作用。用合适的音乐来调节孤独症儿童的情绪,使愤怒变得开心,使激动变得平缓,音乐不知不觉充当了情绪的调节剂。由于孤独症儿童缺乏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多元化的感官运动对抒发一些压抑的情绪非常有利。如果适当的使用音乐进行治疗,就可 以缓和他们压抑的情绪,使身心愉悦。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给他们各类敲击乐器,如鼓、锣,在他们敲打的时候,也可以发泄内心的压抑情绪,配合身体运动,使音乐成为发泄不好情绪的工具。

3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孤独症治疗方法,其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对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和现象进行干预和排除,改善和提高的治疗的技术。然而,儿童音乐治疗对医生的素质要求非常高。音乐治疗不像其他的行为干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模式,特别是要求医生对每个儿童要进行具体的观察、分析采取合适的变更。为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没有适合每个人的固定方案。音乐治疗着重对孩子兴趣的开发,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创造力。⑤因此我们的医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从而变得成熟。

3.1把握个性治疗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丰富多趣的音乐治疗法、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专业的音乐治疗医生、有趣的音乐游戏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或者教育属于个体化,针对性相对比较强。因此辅助人员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和治疗医生一起熟悉每个孩子的特征,确立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目标,把握住准确的教学方向,选择最好的教育方法,尽量不要走弯路。所以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需要针对个人的障碍来随时改变环境与教学方法,还要增加所需的生活技能,让每个孩子好好的适应目前的教育、治疗生活坏境。防备患儿对坏境产生排斥的心理。

3.2掌握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和喜好 治疗孤独症儿童是相当困难的,第一,我们需要和患儿建立好充分关系才能够进入到真正的音乐治疗中。第二,儿童孤独症患者有着非常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拒绝一切外来人或事的干扰,不能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不喜欢别人对视目光。因此,他们也无享受到被关爱所带来的愉悦心情。所以,在开始治疗之前,对孤独症儿童要进行基本状况的调查、进行音乐行为和音乐能力的评估,掌握他们的喜欢和心理。成为了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3对治疗进行有效的监控 在音乐治疗中,由于患者的不稳定性,需要我们做到全面监控和分析,从而做到随时改变方新进行诊断,确保诊断的正确性,然后再重新研究治疗的方案和过程,对不好的治疗方案进行改

孙韵.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2011(2),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