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近神秘的千年女神

走近神秘的千年女神

走近神秘的千年女神
2010年年初,内蒙古博物院举办了“内蒙古重大考古
成果展”。在这次展览上,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
基山辽墓的辽代彩棺及该墓女主人精美的随葬品十分醒目。
其中,仅出土的镏金刻花大铜铎就有三件,著名的辽陈国公主
墓也只出土了一件这样的铜铎。由此可见,吐尔基山辽墓女主
人身份、地位极高。

2003年以来,随着对吐尔基山辽墓考古研究的深入,内蒙
古考古学界已经确认:这座古墓的时代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创建契丹国时期,它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的契丹大贵族墓。
根据吐尔基山辽墓内随葬的铜铃、银号角以及墓主人头
部所戴的与传世所见的萨满法师头箍一样的金箍,还有在其
肩部发现的日月金银牌等分析,可以认定,墓主人应当是一位
地位崇高的女萨满法师。
萨满教是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
宗教,在宋代成书的《三朝北盟会编》中首次记载了宋朝使者
在金朝境内所见到的女萨满法师。当时称为“姗满”,这也间
接证明了辽金之际确实有女萨满法师的存在。
辽太祖时期具有萨满身份的契丹女贵族应当首推质古
公主。据《辽史?公主表》记载:质古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
女儿,她在当时被尊为“奥姑”。根据《辽史?公主表》 关于
奥姑的解释可知,奥姑为契丹女子中地位尊贵之人,契丹人在
举行宴会时,要请她在毡帐穹庐的“奥”这个位置为大家祝福。
“奥”位于穹庐的西南角,这是契丹人认为最尊贵的位置。所
以,能有资格坐在这里主持婚宴的女子就被尊称为“奥姑”。
辽太祖之女质古公主就是当时的奥姑。
奥姑在契丹社会中,同时也是女萨满,她可为人们祈福,可
为人们求神消灾,这在当时的契丹社会中是很正常的事情。但
关于质古公主是否就是吐尔基山墓主人的问题,还应当考虑
两点:第一,她的年龄应当不超过20岁,因为《辽史?公主表》
所载:“辽太祖一女,名质古,未封而卒。”可知质古在未受封公
主时已早卒,因而估计其年龄不会超过20岁。第二,如果检测
她的头骨或者DNA,应当发现她与西域回鹘人的体质特征相
接近,因为史书所载,辽太祖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后,即质古的母
亲是西域人,而不是契丹人。这样一来,他们的女儿应当是东
北契丹人与西域回鹘人的混血儿。如果在考察中能发现与这
两点结论相吻合的证据,就能推证出墓主人是质古公主。
吉林大学边疆历史考古中心主任朱鸿教授在对吐尔基
山墓主人进行年龄和人种学测定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位女子
的年龄在30岁左右,她的头骨与DNA数值显示,她属于东亚蒙
古人种,并没有与西域人混血的迹象。因此,关于吐尔基山墓
主人可能是质古公主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
那么,在辽太祖、太宗、世宗三代的皇女中,因其公主地
位显贵而可能被尊为奥姑的,还应当有辽太祖之妹余庐睹姑,
辽太宗长女燕国公主吕不古、次女瑰,辽世宗长女和古典、次
女观音、三女撒剌等几位公主。
另外,辽太祖长子耶律倍因被迫让位于辽太宗,而被世宗
追为“让国皇帝”,他的女儿名叫阿不里。后来,阿不里嫁给
了辽大臣萧翰,萧翰因在天禄元年(947)谋反而被诛杀。也有学
者认为阿不里公主即吐尔基山墓主人。然而,阿不里公主的身
份不是女萨满,这与吐尔基山辽墓中随葬大批萨满用品的情
况不符;阿不里时期已距辽太祖时期30多年,而吐尔基山辽墓
内的随葬品所具有的太祖时期的特征与后世宗时期不同。因
此,墓主人为阿不里公主的可能性不大。
上述几位公主中,在其名字后带“姑”、“古”、“瑰”的公
主极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奥姑,因为在《辽史》中,经常有把契
丹语音标注为不同汉字音的情况。她们应当与质古公主相同。
特别是余庐睹姑公主、吕不古公主、朝瑰公主,最可能是奥姑。
那么,为什么《辽史》上没有把她们写成奥姑?这应当归
咎于300多年后的元朝史官,是他们在编写《辽史》时犯了用
相同发音的不同汉字来记载契丹人姓名的错误,这已是《辽史》
中屡见不鲜的失误了。
根据以上推论,吐尔基山墓主人有可能是辽太祖阿保机
之妹余庐睹姑公主。因为她与太祖同时代,故其墓中随葬有太
祖时期的珍贵器物。而且,她的身份是奥姑,因此,在其墓中随
葬有许多萨满的法器,如铃、鼓、号角、鞭子、日月牌等;此
外,她的丈夫为契丹北宰相萧室鲁。这位萧室鲁又是阿保机的
内弟,萧室鲁和余庐睹姑的婚姻甚佳,阿保机称其为“于国至
亲”。
在契丹社会的发展史中,耶律阿保机于太祖元年(907)变
家为国,称帝建国。他于这一年“燔柴告天”,不顾众贵族的
反对,从酋长变成了大契丹国的皇帝。这一重大变革遭到了契
丹各部贵族的强烈反对,阿保机的弟弟剌葛、妹妹余庐睹姑及
妹夫萧室鲁等都参与了叛乱,反对阿保机称帝,他们遭到了阿
保机严厉的镇压。太祖七年(913),官任北宰相的萧室鲁兵败自
杀。太祖八年(914),余庐睹姑因被俘而病故,也可能是服饮了
含有水银的毒酒而逝,因为吐尔基山墓主人体内有大量的水
银。余庐睹姑公主死后,旋即被单独厚葬在吐尔基山,并且没
有墓志铭和其他文字。
公元914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43岁,余庐睹姑公主30
多岁,这与吐尔基山墓主人的年龄相符合。由此推测,吐尔基
山墓主人可能是辽太祖阿保机的妹妹、奥姑兼萨满余庐睹姑
公主。在随葬品中,可以看到阿保机对其妹予以厚葬的情况。
他不但为其随葬了大量金银珠玉、绸缎首饰,而且以萨满教的
许多器物来为其祈福,可见兄妹二人的骨肉之情是很深的。
在吐尔基辽墓中出土有一个银镶宝石的方形盒子,在盒
盖上刻有一幅宴居图。其正中刻有一位女子,旁有一名男子,
后面有侍女和护卫。这个宝盒子应当是余庐睹姑和萧室鲁夫
妇的传世珍品。
吐尔基山辽墓的考古发现是我国契丹、辽代考古的重大
收获,它见证了雄踞北方的契丹人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和历史,
“契丹家住运沙中,车如水马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
相映红”。如今的吐尔基山已是春回大地,契丹的历史在山下
的青草间隐没,吐尔基山的墓主人则如同一位神女向来访者
诉说着远古的故事。通过她,可以引导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去
感悟契丹的历史和风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