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事业史
报社东京总部
《日本经济新闻》
• 《日本经济新闻》的前身是1876年创办于 东京的《中外物价新报》,之后几易其名, 1946年定为现名,世界最大的经济报纸。 其办报方针是:中正公允,以期实现日本 国民生活的基础——经济的和平民主发展。 该报办有《日经商业》、《科学》等报刊, 它的经济信息很有权威性。
日本《每日新闻》
• 《每日新闻》的前身是1876年创办的《大阪日 报》,其办报方针是:独立于一切权力之外,通 过不偏左也不偏右的社论和报道,自由地为建立 民主社会作出贡献,通过为国际所关注的社论和 报道,为建立和平的社会作出贡献。报纸的口号 为“争论之下,真理显现”。该报有5726名职 员,21个海外支局,1995年日刊与晚刊共发行 240万份。办有《经济学人》、《星期日每日》 等刊物以及其他文化事业。
第四节
二战后的报业
日本五大报纸
• 日本的报纸基本上是商业报纸,一般采取 股份公司的经营机制。在报社的各项收入 中,广告约占40%。日报有综合性、专业 性以及娱乐消闲性报纸之分;在综合类报 纸中,又有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之分。 • 全国性报纸有五家——《读卖新闻》、 《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 济新闻》、《产业经济新闻》,它们在日 本舆论界居于主导地位。
• 第三,编辑制度的变化 采取综合编辑制,对新闻报道进行统一的调度 和安排。社会版的编辑方针也发生了变化,报 道对象扩大;另外报纸还增加了地方版。 第四,技术手段的变化 各报竞相购入先进的印刷设备,采用先进的印 刷技术。这些都为报纸的大量发行、信息的快 速传播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
• 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对报纸的控制措施: • 第一,成立内阁情报局 该机构由政府各部门有关官员组成,直属内阁首 相,是负责统制宣传的中枢权力机关。其职责是: 处理有关推行国策方面的事项,统一收集情报、 监督报道及组织宣传;根据“国家总动员法”对 报纸及其他出版物进行管制;指导或取缔广播事 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报局成为政府军事独 裁的言论工具。 第二,制定新闻统制法规
• 《报纸印行条例》附录: • 1.官方报纸的取缔权不属于开成学校; 2.各府、县出版的报纸,其检阅权归各府县裁判 所; 3.外国人用日文出版的报纸,必须向当地裁判所 备案,当地裁判所必须加以监督; 4.开成学校只负责监督东京出版的报纸; 5.东京出版的各报如违反新闻条例,由开成学校 向东京裁判所提出控告,再由东京裁判所进行审 判定罪。 • 从以上条款看,只要报纸对政治、军事、宗教等 不妄加评论,政府即准许其发行。 • 由于《报纸印行条例》的规定不十分严格,日本 许多报纸复刊,也出现了一些新创办的报纸,这 些报纸都站在明治政府的立场上,支持官方政见, 并大量刊登有关维新变革的措施和介绍欧美科技、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报业
• 白虹贯日:成语,指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 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 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 • 日本“白虹贯日”事件: 1918年日本人民反对日本政府出兵干涉苏俄,日本许多 报纸表示支持,被政府勒令停刊。当时因米价飞涨,日 本许多地方骚动,政府也严禁报纸报道有关消息。为此, 报界纷纷抗议,多次举行集会。 • 1918年8月25日,全国80多家报社的新闻记者代表召开 了“关西记者大会”,会议要求当时的寺内正毅内阁下 台。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做报道时,把这次集会描述 为“白虹贯日”,预示着政局的动荡。当局以该报把矛 头指向天皇为由,对《朝日新闻》的报社和记者进行迫 害,报纸的发行人和有关记者被判刑,导致社长和总编 辑被迫辞职,从此,日本反动当局加深了对新闻舆论的 控制。
• 从总体上看,NHK的节目内容比较严肃、 正统,新闻报道方面力求准确、公正,注 重时效性,娱乐题材尽力避免庸俗化,在 世界电视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 目前,NHK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为 100%和99%。 • NHK还有一个国际广播电台,专门从事对 外广播。
《产业经济新闻》
• 《产业经济新闻》前身是1933年在大阪创 办的《日本工业新闻》,1942年该报合并 了33家产业和经济小报,改为《产业经济 新闻》。它主要反映日本财政界的意见和 主张。该报办有《晚刊富士》、《正论》 等报刊以及其他文化事业。
• 日本五大报系:《朝日新闻》、《读卖新 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 和《产业经济新闻》P422 • 以上五家全国性的报系,如今已居于日本 报业的垄断地位,其日报发行量已占到全 国日报发行量的60%左右。
第六节
广 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NHK创建于1926 年,战后重新改组。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该 机构一直经营广播业,现在主要力量已转向电视。 • NHK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任何人不得对广播内 容进行非法限制和干涉。它不以赢利为目的,不 播放广告,旨在通过制作新闻、娱乐节目,提高 国民的文化水准,其全部经费来自电视机执照费, 经济基本自立。
日本《朝日新闻》
• 《朝日新闻》:1879年创刊,办报方针是:本着 不偏袒任何政党的立场,实行言论自由,为建立 民主国家和确立世界和平而作出贡献,公正迅速 地报道真实情况,本着进步的精神进行评论,以 期达到公正。 • 《朝日新闻》1879年在大阪创刊,由木村滕发起 创办。该报起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开始 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和小报的特点。 “政党报纸”后期,它以中立面目出现,奉行 “报道第一主义”,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努 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
• 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日本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
• 第一,组织机构的变化 一战后,报社实现了股份制经营,内部分工更加 细密。这也使报社的企业化经营有了充分的组织 保证。 第二,经营方式的变化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报纸开始大量刊登 广告,广告费也随之增加。各报为争夺广告展开 了激烈的竞争。报纸销售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资 金雄厚、设备先进的报纸纷纷降价、扩大发行; 小型报则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售价的降低使报纸 发行量大幅度增长。大阪《朝日新闻》和《每日 新闻》一举确立日本全国性报纸的“双雄”地位。
《朝日新闻》报纸定位
• 《朝日新闻》的办报方针始终坚持面向知识阶层, 走大众报纸路线。其读者定位始终采取吸取知识阶 层为主的大众报纸路线。至今《朝日新闻》仍在日 本报纸中保持一种“精英报纸”的色彩。其读者学 历最高,大学以上的读者占33.2%,第二位的《读卖 新闻》是24.5%,《朝日新闻》读者的家庭年收入最 高,超过1000万日元的家庭占31.8%,第二位是 《读卖新闻》是27.4%。 •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朝日新闻》发表的很 多报道或文章常常被编入中学教材,频繁地出现在 众多大专院校入校考试试题中,阅读《朝日新闻》 已成为日本的高中生应对大学入学作文、语文开始 的重要学习材料。
第八章
日本新闻事业史
第一节
早期报业的发展 (不讲)
第二节 “明治维新”至一战期间的报业
• “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 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日本报业的历史长卷正式展开 了。 • 一、日本报业史上的第一个新闻法规 • 1869年初,为了加强对报业的控制与管理,新政府参照 外国报纸法制定该法。其内容为: • 1.每份报纸必须有各自的名称; 2.凡官方批准出版的报纸,不必每期送检,只要将当日 发行的报纸向官厅呈送两份即可; 3.每份报纸必须标明出版地点、年月日、编辑人、出版 者姓名及各期期数; 4. 一切天变、地异、物价、商法、政治、火灾、军事、 生死、文学艺术、服装、饮食、各种官方公报、洋书译 文、海外杂话以及与世无害的事项均可登载; 5. 刊登赠答文书、个人著作、杂谈等,应加注姓名; 6.不许对宗教妄加评说。
第一,《横滨每日新闻》为日报,定期发行,而在 它之前的报纸多为不定期出版; 第二,《横滨每日新闻》采用先进的日文活铅字印 刷,而它之前的报纸基本上是木版手工印刷; 第三,《横滨每日新闻》用“西洋纸”单张印刷, 而它之前的报纸用日本纸张印刷,其状与书籍、 小册子无异; 第四,该报的读者群不再限于幕府高级官员,而是 扩展到包括普通市民、工商业者在内的民众层。
• NHK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 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经营委员会,其成员由首相 提名,经参众两院同意后任命,任期三年。经 营委员会的12名成员中,有八名为地区代表, 另外四名来自教育、文化、科学和工商界,会 长由委员互选产生。NHK的执行机构为理事 会,设正、副总经理和理事若干名,总经理由 经营委员会任命。 • NHK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系统,包括三套 广播网:第一广播网以新闻时事为主(占40% 以上),其次是文化和娱乐节目;第二广播网 以知识教育为主;第三广播网是调频广播,以 文化娱乐节目为主。此外,NHK还有两套电 视网:一套为综合频道,每天播出18小时; 一套为教育频道,每天亦播出18小时。
第五节
通讯社
• 共同社 成立于1945年11月1日,是日本最大 的通讯社,现有职员1918人。 它是“日本全国的报社、广播电台合 作建立起来的,以收发消息为宗旨的 共同组织”。 • 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加盟的报纸、广播 电台、电视台等提供国内、国际的文 字、声音及图片新闻,同时还向海上 航行的日本船只播发日文和英文新闻。
• 第三,实行“一县一报”的合并措施 按照《国家总动员法》的规定,从1938年到 1940年,政府开始对报刊进行全面整顿——合 并现有报刊,不允许创办新报刊。 通过上述措施,日本政府将新闻业的用纸、资材、 编辑、出版等全面统制起来,实现了所谓“国论 统一指导”的体制。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日本报纸在制造战争舆论、 使日本民众滋生盲目的战争意识方面,起了重大 作用,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战车上的一个不可缺少 的部件。
• 1888年,大阪的《朝日新闻》打入东京,收买 东京的《觉醒报》,创办了“朝日”系统的《东 京朝日新闻》,从而形成了日本第一个跨城市经 营的报系。 • 《朝日新闻》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发展,具体 做法是: • 第一,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朝日新闻》社率 先引进法国的轮转印刷机,大大加快了印报速度, 降低报纸的印制成本 • 第二,使用电报传发新闻,大大提高了报纸发 行的速度。 • 第三,采用多种促销手段:(降低报纸售价;买 下铁道马车,积极订阅报纸的读者可免费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