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6力学实验2-高三名校物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广东版)(第01期)(原卷版)

专题16力学实验2-高三名校物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广东版)(第01期)(原卷版)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广东理综卷物理部分有其特定的命题模板,无论是命题题型、考点分布、模型情景等,还是命题思路和发展趋向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地方卷。

为了给广东考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专属自己的复习备考资料,学科网物理解析团队的名校名师们精心编写了本系列资料。

本资料以广东考区的最新名校试题为主,借鉴并吸收了其他省市最新模拟题中对广东考区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题,优化组合,合理编排,极限命制。

专题16 力学实验21.【20xx·广东省××市东华高级中学检测题】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2210)1.03()1(-a⨯⨯=m/s2,请填写公式中横线上(1)处式子:________(用纸带中数据表示);加速度a的计算结果为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填“偏大”或“偏小” )。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2.【20xx·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三第一次月考】(6分)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取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1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

木块的重力为10.00N,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F一定不小于 N;(1)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木块匀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N。

f3.【20xx·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素质测试】(每空2分,共8分)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 ___________m/s2,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v3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4.【20xx·广东省××市一中高三高考临门一脚试题】实验题(1)某小组在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增加量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

①现有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小沙桶,导线及开关等,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 H Z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秒表E. 天平②实验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应该取下沙桶,把长木板_______(填“左”或“右”)垫高,轻推小车,让小车________(选填“拖着”或“不拖着”)纸带运动。

③某次实验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取BE两点来研究,读出BE的长度为_____cm,其中小车通过计数点B点时的速度=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本次试验中,纸带______(填“甲”或“乙”)端与小车相连。

5.【20xx·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试题】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6.【20xx·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5月综合测试题】(1)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①实验前,木板左端被垫起一些,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如果需要用图中砝码和吊盘的总重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③同学甲选取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做分析。

小车刚开始运动时对应在纸带上的点记为起始点O,在点迹清楚段依次选取七个计数点。

通过测量纸带计算出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起始点O到计数点过程中细绳对小车做的功W。

以W为纵坐标,以△v2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W—△v2图象,如图乙所示。

那么,根据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④如果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⑤如果“动能定理”成立,那么W—△v2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7.【20xx·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高三五月模拟】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

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两种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I.理论探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有关运动学公式,推导在恒定合外力的作用下,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请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写出你的推导过程。

II.实验探究: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b 。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F、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距离如图。

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8.【20xx·河北省高阳中学高三周练】某同学用一个测力计(弹簧秤)、木块和细线去粗略测定一木块跟一个固定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设此斜面的倾角不大,不加拉力时,木块放在斜面上将保持静止。

(1)他是否要用测力计称出木块所受的重力?(2)写出他实验的主要步骤。

(3)推出求μ的计算式。

9.【20xx·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高三5月模拟】某学习小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完全相同。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求出。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①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___________。

A.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B.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C.防止纸带上点迹不清晰D.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②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橡皮筋做功的具体值可以直接测量B.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C.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D.若橡皮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③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E、F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1.87cm、4.79cm、8.89cm、16.91cm、25.83cm、34.75cm,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该纸带可知本次实验中橡皮筋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m/s。

10.【2013·河南省××市高三三模】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小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水平放置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小木块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把此过程中弹簧对小木块做的功记为W1。

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作出弹簧对小木块做功W与小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W —L 图线为什么不通过原点? 。

(2)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 OA = cm 。

11.【20xx·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有下面三个高中物理课本力学实验:A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B .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C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这三个实验中:(选填前面的字母)①需要平衡摩擦力的是 。

②需要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是 。

③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是 。

④需要求物体通过某点瞬时速度的是 。

12.【20xx •××市名校联盟高第一次联考】(6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设法让橡皮筋对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 、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1v 、2v 、3v ……(3)作出W v -草图(4)分析W v -图,如果W v -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 v ∝;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2W v ∝,W v ∝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 、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

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 、3W……B .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倾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