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菌毒素标准

真菌毒素标准

• 黄曲霉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为 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可 引起人和动物急慢性中毒,并有强烈 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2020/4/10
赭曲霉毒素A
—产毒菌种: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 炭黑曲霉(A. carb准名称的修改
GB 2761—2005 《食 品 中真 菌 毒 素 限 量》 GB 276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
素限量》
2020/4/10
⒉ 增加了可食用部分的定义
• 食品原料经过机械手段(如谷物碾磨 、水果剥皮、坚果去壳、肉去骨、鱼 去刺、贝去壳等)去除非食用部分后 ,所得到的用于食用的部分。
2020/4/10
• 注1:非食用部分的去除不可采用任何 非机械手段(如粗制植物油精炼过程 ),指如剥皮、粉碎、碾磨等仅产生 物理性状的变化。
• 注2:用相同的食品原料生产不同产品 时,可食用部分的量依生产工艺不同 而异。如用麦类加工麦片和全麦粉时 ,可食用部分按100%计算;加工小麦 粉时,可食用部分按出粉率折算
2020/4/10
• 霉菌的分生孢子
2020/4/10
酵母菌
•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 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
• 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 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 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 、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另有如 红曲霉可制红曲、酿制红乳腐和生产 糖化酶等。
2020/4/10
• 酵母菌
2020/4/10
真菌及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 真菌毒素的定义:有害真菌在生长繁殖过 程中产生次生有毒的代谢产物
• 所有食品上都可能有真菌生存,因此,也 就有真菌毒素存在的可能。
• 在人们的食品中,玉米、大米、花生、小 麦被污染真菌毒素的种类最多。
• 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害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真菌引起的食品变 质,二是真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
2020/4/10
⒌修改了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M1及脱氧雪腐 镰刀菌烯醇的检测方法;
2020/4/10
⒍增加了附录A
•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附录A)用于界定 真菌毒素限量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本标 准。当某种真菌毒素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 类别(名称)时,则该食品类别(名称) 内的所有类别食品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 除外。
• 干制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以相应食品 原料脱水率或浓缩率折算。脱水率或 浓缩率可通过对食品的分析、生产者 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可获得的数据信 息等确定。
2020/4/10
⒋增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指标
• Hesseltine就真菌毒素对农业及人类健康的 危害程度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性, 对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结 果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黄曲霉毒素;其次 为赭曲霉毒素A、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 米赤霉烯酮、桔青霉素、杂色曲霉素、展青 霉素、圆弧偶氮酸 和伏马菌素等,这其中就 包括此次新增的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 酮
认识真菌
• 真菌是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 真菌通常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 菌和蕈菌(大型真菌)
• 真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
2020/4/10
霉菌
• 在各类食品中分布广泛
• 霉菌可用以生产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 、甲烯琥珀酸等),进行食品加工如(酿 造酱油等)。
• 同时也能引起工业原料和产品以及农 林产品发霉变质。
— 毒性:急性毒性和短期试验、遗传毒性、 繁殖毒性和致畸试验、长期毒性/致畸性试 验、对酶的影响
2020/4/10
玉米赤霉烯酮
—产毒菌种:禾谷镰孢、黄色镰孢、木贼镰 孢、半裸镰孢、茄病镰孢等。
2020/4/10
GB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 代替GB 2761—2005《食品中真菌毒素 限量》以及GB 2715—2005《粮食卫生 标准》中的真菌毒素限量指标。
2020/4/10
真菌毒素中毒的概念
• 食用了本身就含有毒素的真菌 • 产毒真菌寄生在粮食或饲料上,在适
宜条件下产生有毒代谢产物,人畜食 用后导致中毒
2020/4/10
产毒真菌的种类
产毒真菌
曲霉菌属
2020/4/10
青霉属
镰孢菌属
• 主曲霉毒素是真菌毒素中最早发现的 一类,也是产毒性最大的一类,主要 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霉 毒素。
2020/4/10
• GB2761-2011本标准与GB 2761—2005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可食用部分的定义; ——增加了应用原则; ——增加了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指标
; ——修改了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展青霉素限量指标 ; ——修改了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及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方法; ——增加了附录A。
2020/4/10
黄曲霉毒素
•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菌污染 食物后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这两种霉 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很容易污染食 品,尤其是花生和玉米。
•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生长繁殖最适宜条 件为:温度30~38~C、相对湿度80%以 上。
2020/4/10
• 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 产物。经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B1饲料 的奶牛产出的牛奶中,便含有黄曲霉 毒素M1。
2020/4/10
⒊增加了应用原则
•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即附录A)用于界 定真菌毒素限量的适用范围,当某种真菌 毒素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名称)时 则该食品类别(名称)内的所有类别食品 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以食品通常的可食用 部分计算,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020/4/10
—毒性:急性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 癌性、对家畜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在食品中的污染:世界部分国家OTA污染较 重,我国也有污染
2020/4/10
展青霉素
— 产毒菌种:棒曲霉、扩张曲霉、展青霉、 曲青霉,其中扩张曲霉是主要引起苹果霉 烂的菌种
— 展青霉素主要来源于霉烂苹果或用霉 烂苹果加工的苹果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