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内外饲料真菌毒素限量规定及评析_陈茹
国内外饲料真菌毒素限量规定及评析_陈茹
体系以及加强进出口把关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饲料;真菌毒素;法规;限量
[中图分类号] S81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3314(2013)17-0038-05
[Abstract]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in feed damage human and animal health.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compared on
目前,虽然大多数国家已拥有食品和(或)饲 料中真菌毒素法规,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所关注 的真菌毒素种类、数量、饲料类别和具体的限量 标准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绝大多数国家对饲料 中黄曲霉毒素规定了最高允许限量,但对于其他 毒素,除中国以强制性卫生标准的形式规定了一 些饲料类别中的限量要求,欧盟、美国、加拿大等 发达经济体均采取较谨慎的做法,没有规定法定 允许限量或执行限量,仅提出指南限量或建议容 忍限量。
2013 年第 17 期
中国饲料
39
表 1 饲料中主要关注的真菌毒素种类
毒素类别
产毒素菌种
毒素化合物 易感农作物和产品 毒理作用
黄曲霉毒素
已发现 18 种,饲料
黄曲霉(Aspergillus 中常见及危害最大 花生、玉米、棉籽、 强致癌性和强免疫
flavus)、寄生曲霉 的有 AFB1、AFB2、 禽、蛋、肉、奶及奶 抑制性。 AFB1 为
癌
蛋白质合成抑制
呕吐毒素
镰 孢 菌 属 (Fusarium ),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
主要禾谷镰刀菌 物 (trichothecene )
(F.graminearum).
小麦、大麦、 燕麦、黑麦、玉米
剂,影响人畜免疫 系统及胃肠道;猪 最为易感,引起呕
吐和厌食
抑制细胞内蛋白质
T-2 毒素
镰 孢 菌 属 (Fusarium ), 主要三线镰刀菌 (F.tricinctum).
(A.Parasiticas) AFG1 和 AFG24 种, 制品
A 类致癌物
其中 AFB1 毒性最强
特异性肾毒性,危
赭曲霉毒素
大豆、绿豆、绿咖啡 害动物肾脏和肝
赭色曲霉(Aspergillus 已发现 9 种,其中
豆、草本植物、猪 脏;免疫系统致毒
Ochraceors)和青霉 OTA 最为常见且毒
及其毒理作用见表 1。 目前,我国及美国、欧盟和加拿大颁布的有关
饲料法规或标准均未完全覆盖上述真菌毒素种 类,详见表 2。 2 各国家和地区对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具体限量 规定 2.1 我 国 限 量 规 定 我 国 发 布 了 国 家 标 准 GB 13078 -2001,GB 13078.2 -2006,GB13078.3 2007,GB 21693 -2008 和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NY 5072-2001,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 B1、赭曲霉毒素 A、 玉米赤霉烯酮和 T-2 毒素进行了限量规定, 详见表 3。 2.2 欧 盟 限 量 规 定 欧 盟 委 员 会 指 令 2002/32/ EC 规定了饲料中黄 曲霉毒素 B1 的 最高限量 ,在 欧盟委员会建议 2006/576/EC 中发布了饲用农产 品和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 A 和伏马毒素的指南限量(表 4),要求加强对 T-2 毒素和 HT-2 毒素的危害信息收集、 研究和检测 方法开发, 该建议还要求各欧盟成员国密切关注 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 A、 伏 马 毒 素 、T-2 毒 素 和 HT-2 毒 素 的 污 染 情 况 并 实施监测(European commission,2006)。 2.3 美国限量规 定 关 于 饲 料 中 的 真 菌 毒 素 污 染,美国 食品与药品 管理局(FDA)主 要关注 5 种
regulation system and entry-exit inspection control on feed in China.
[Key words] feed;mycotoxin;regulations;maximum limits
真 菌 毒 素 (Mycotoxin) 是 由 曲 霉 菌 属 (Aspergillus)、 镰 刀 菌 属 (Fusarium) 等 各 种 真 菌 在 生 长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次级代谢产物,其中一些毒 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严重影响。 由于真菌在 自然界的广泛存在,农作物、食品和饲料中真菌 毒素的污染不能完全避免。 因此,许多国家针对 食品和饲料制定了真菌毒素的限量要求,目的是 能够实现在食品和饲料的生产、 贸易和消费各 个环节有效控制真菌毒素的危害。 根据联合国 粮 食 和 农 业 组 织 (FAO) 的 调 查 统 计 , 截 至 2003 年 12 月 , 全 球 至 少 有 99 个 国 家 制 定 了 食 品 和 (或)饲料的真菌毒素法规,并且该数目持续增 加 (FAO ,2004 ) 。
欧盟 加拿大
黄曲霉毒素 B1
黄 曲 霉 毒 素 (AFB1+ AFB2+AFG1+AFG2)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赭
曲霉毒素 A;伏马 毒 素 (FB1+FB2. )
玉米赤霉烯酮;赭 呕吐毒素; 曲霉毒素 A;T-2 HT-2 毒素 毒素;麦角生物
碱 ;. 蛇 形 毒 素
要求加强关注 T-2 毒素和 HT-2 毒素
肾、啤酒、葡萄汁、 性;致畸、致突变和
(A.Penicillium)
性最强
调味品 致癌作用。 OTA 为
2B 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和致畸作
镰孢菌属(Fusarium), 非甾体性雌激素类 玉米及其制品、 用,导致猪、羊等家
玉米赤霉烯酮 主要禾谷镰刀菌 化合物;已发现有 小麦、大麦、燕麦、 畜不孕或流产,家 (F.graminearum) 15 种以上化合物 高梁和大米 禽产蛋下降。 猪最
猪配合饲料 犊牛配合饲料
泌乳期动物配合饲料
牛配合饲料
家禽配合饲料
玉米赤霉烯酮
配合饲料,玉米
赭曲霉毒素 A
配合饲料,玉米
T-2 毒素
猪配合饲料
禽配合饲料
限量标准 ≤50 μg/kg ≤30 μg/kg ≤10 μg/kg ≤20 μg/kg ≤10 μg/kg
≤20 μg/kg
≤10 μg/kg
≤15 μg/kg
繁殖率下降
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玉米 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 A。 FDA 制定了饲料中黄 曲 霉 毒 素 的 执 行 限 量 (FDA,1994), 对 伏 马 毒 素 和 呕吐毒素分 别提 出 了 指 南 限 量 (FDA,2001)和 建 议容忍限量(FDA,2010),详见表 6 和表 7。 目前, FDA 对 其 他 两 种 毒 素 尚 未 制 定 饲 料 中 的 具 体 限 量要求。
生长肥育猪、种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配合饲料及 浓缩饲料
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配合饲料及 浓缩饲料
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奶牛精料补充料
肉牛精料补充料
各类渔用配合饲料
呕吐毒素(脱氧雪 腐镰刀菌烯醇)
38
中国饲料
2013 年第 17 期
国内外饲料真菌毒素限量规定及评析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陈 茹
[摘要] 真菌毒素污染饲料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我国及美国、欧盟、加拿大等主要贸易国家
和地区发布的饲料真菌毒素法规或卫生标准进行整理和比较分析, 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饲料卫生标准和法规
≤20 μg/kg ≤10 μg/kg ≤50 μg/kg ≤10 μg/kg ≤1 mg/kg ≤1 mg/kg ≤1 mg/kg ≤5 mg/kg ≤5 mg/kg ≤500 μg/kg ≤100 μg/kg ≤1 mg/kg ≤1 mg/kg
生标准主要针对国内使用环节, 所规定的饲料品 种主要为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 不能覆盖进出口 特别是进口饲料和饲用农产品类别, 使进口监管 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 不利于进口把关和实施合 理的技术措施;对于个别重要毒素种类,如伏马毒 素、麦角生物碱等未制定限量要求。
表 2 国内外对饲料有 限量规定的真菌毒素种类
法规限量/卫生标准/执
国家和地区
指南限量
建议限量
备注
行限量
黄曲霉毒素 B1;呕吐毒
中国 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
-
-
-
霉毒素 A;T-2 毒素
伏 马 毒 素 (FB1+
黄 曲 霉 毒 素 (AFB1+
美国
FB2+FB3)
呕吐毒素
-
AFB2+AFG1+AFG2)
为易感
伏马毒素
镰 孢 菌 属 (Fusarium ),
主要轮状镰刀菌 已发现 7 种,饲料
.(F.Verticillioides)和 中常见 3 种:FB1、
串珠镰刀菌
FB2 和 FB3。 FB1
(F.moniliforme,
毒性最强
F.proliferatum)
细胞毒、致癌物质。 导致马白脑软化症 和神经性中毒、猪 玉米及其制品 肺水肿综合征、危 害灵长类肝脏和肾 脏、诱发人类食道
本文就我国及美国、欧盟、加拿大等主要贸易 国家和地区对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有关规定和限量 要求进行比较分析, 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饲料真 菌毒素卫生标准和加强进出口监管进行探讨。 1 饲料中主要关注的真菌毒素种类
各国家和地区在饲料安全中重点关注和监控 的真菌毒素主要有下列几种: 黄曲霉毒素(AF), 玉 米 赤 霉 烯 酮 (ZEN),伏 马 毒 素 (Fumonisin), 赭 曲 霉毒素 A (OTA), 植物单端孢霉烯 族毒素(Trichothecenes)包 括 : 呕 吐 毒 素 (DON)、T对上述问题, 对比各国家和地区在饲料真 菌毒素法规方面的异同点, 有必要探讨进一步完 善我国的饲料真菌毒素法规和加强进出口监管, 以达到提高饲料卫生标准、 保障人类和动物健康 安全、 促进国际间贸易并保护国内饲料产业等综 合目的。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