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散文的方法 公开课
写作对象 文章线索 文章主旨 写作对象 文章线索
《柴禾》《荷叶》 《上善若水》 《寒冷的味道》
(二)理清“思路 ” 首先指出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1-2);
3-4寒冷带来非同寻常的美景。 5-6寒冷培育的疼痛刻骨铭心。 7-8寒冷使精神处于亢奋状态。 9 寒冷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然后写回忆中寒冷的味道(对寒冷的体验)(3-10)
•开头说人们对生活中“寒冷”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2分) 结尾说人需要“寒冷”以发挥生命潜质,锻炼意志品格,使 自己坚强勇敢。 (2分) (或经历“寒冷”不仅是生活的自然规律,而遭受挫折乃至 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命的成长规律(或2分)) 文章由实到虚,首尾呼应。(2分)
读懂与答对
1、读到位(阅读环节) 2、想到位(理解环节) 3、写到位(表达环节)
11.第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内容上:点明主题,引发读者思考,与主题呼应,同时为 下文描述寒冷做铺垫。结构上,总领全文,揭示主题。 总领全文,为下文写寒冷做铺垫,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以 前的冷,引起下文对冷的理解。
(1分)
(2分)
(1)说明了过去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体验寒冷程 度不够深刻。(2分) (2)引起下文,为寒冷体验的叙述和对寒冷的感悟做铺 垫。(2分)
11.第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2.第⑷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 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 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分析它的表 达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
13.从文中概括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 的味道。(6分) 14.第⑴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 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 (6分)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 ——读懂与答对
《寒冷的味道》
文学类文本阅读《寒冷的味道》(20分)
题号 11题 12题 13 题 14题
满分
均分
4分
1.87分
4分
3.52分
6分
5.31分
6分
2.14分
作用
探究表达意图
内容 得分低
如何快速读懂一篇散文?源自(一)关注“标题 《烟花三月 下 扬州》 ”
时间 动作 趋向 对 象
(四)领会“主旨 ” 寒冷不仅仅是冬天,寒冷更代表着人生的道
路上的曲折坎坷。 在季节中,没有寒冷就没有
春天的到来,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坎坷曲
折,也就没有完整的人生。
遭受挫折乃至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
命的成长规律,人需要“寒冷”以发挥生命潜质
,锻炼意志品格,使自己坚强勇敢。
读懂是前提,答对才是硬道理。
最后写对寒冷的感悟。
(三)借助“关键 (12)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 ”
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 壮丽的风景? (14)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 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 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 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15)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 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6)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14第⑴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 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 (6分)
体现了作者对寒冷的渴望,对现代人将冷拒之门外的无奈,对寒冷 的喜爱;寒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寒冷还会来的。
(0分)
首尾照应,开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是为引起下文人们不知 冷暖;结尾说“寒冷还会来”是承接上文所说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 之盐,是不可缺少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