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乡下人家教学案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一个非常美、非常迷人的地方。
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生:想。
师:不要着急,先听一些声音(课件播放各种家禽的叫声),请大家听听。
师:听完这些声音后,你知道咱们要去哪儿了吗?
生:乡下人家
师:好的,那么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看看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请同学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同时思考:乡下人家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现在请回答老师问题:乡下人家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生:景色独特、迷人。
师:景色独特、迷人。
(板书:独特、迷人)
你从哪一段看出来的?
生:最后一段。
师:好,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是从哪些地方体现的呢?现在咱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课文的每段都写了什么?(轻声:课文读过了,也预习过了,第一段写了什么?说一说)
生:瓜架。
(板书:瓜架)
师:第二段呢?
生:花和竹。
(板书:花和竹)
师:第三段?
生:鸡。
(板书:鸡)
师:第四段?
生:鸭。
(板书:鸭)
师:第五段讲了什么?
生:门前吃饭。
(板书:门前吃饭)
师:第六段写了什么?
生:听歌入眠。
(板书:听歌入眠)
3、分段。
师:通过老师的板书可以看出①、②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生:植物。
(板书:植物)
师:③、④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生:动物。
(板书:动物)
师:⑤、⑥自然段写什么呢?
生:夜晚。
(板书:夜晚)
4、写作方法:
师:从而可以看出这篇课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分—总(师:先分开说了乡下人家的植物、动物和夜晚,最后总体说乡下人家的景物独特、迷人)。
5、学习第1自然段
①请一名同学读本段(可请其他同学评价)
②下面看一看本段有几句话?(3句话)
第一句话写了什么呢?(瓜藤爬架)
第二句话写了什么?(绿藤结瓜)
▲第三句话写了什么?(瓜、藤、叶的可爱)
师:下面咱们重点看一看第三句话。
请读一读第三句话。
师:什么样的瓜?什么样的藤和叶?
生:青、红的瓜。
碧绿的……
师:想象青、红、绿、瓜、藤、叶搭配在一起美吗?(美)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生:朴素、自然。
他们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非常的美,别致、朴素的美。
师:那再看“石狮子”、“旗杆”给人什么感觉?
生:死板、严肃、威严。
师:这句话用别有风趣的瓜、藤、叶和石狮、旗杆作……?
生:作比较。
师:说明这个句子运用了(生:对比)的修辞手法。
师: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6、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女生读本段,想想本段哪句话写的是花?(第1句);哪句话写的是竹?(第2、3句)
师:咱们来看一看第3句。
(读“几场春雨过后……探.<重读>出头来……”)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从哪儿看出来的?(从“探”字可以看出)
师:“探”这个字一般用于写哪个人群?(小孩)
师:这里用“探”来描写竹笋,有什么好处?
生:突出竹笋的顽皮、可爱、有活力,显示它的勃勃生机。
7、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①师:三、四自然段写了乡下人家的鸡和鸭,哪些句子是描写“鸡”的?
生:“从他们房前屋后走过……在竹林中觅食”。
师:这句话写的是“母鸡”。
这句话用什么手法写母鸡的?
生:(拟人手法)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率领)
“肯定”一词又说明了什么?(养鸡的普遍性)
②“或是瞧见……走来走去。
”这个句子写的是——?
生:雄鸡。
师:“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模仿雄鸡走路的样子。
师:雄鸡是这样走的。
这里可以看出雄鸡走路样子非常的神气、有精神。
③师:作者又是怎样写鸭的?
生:(读文中句子)
师:(总结概括)鸭子戏水、水中觅食。
④想象你正站在小河边,或是站在石桥上,看到鸭子游戏水中,你有怎样的心情?
(快活、自由、详和、开心)
8、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除了乡下人家的植物、动物,乡下还有什么让人着迷的景致呢?下面请大家听老师读第5、6自然段,边听边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师:你喜欢哪一段呢?(生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问:①乡下人家吃饭是怎样吃的?(搬到门前、天高地阔)
②陪伴他们吃饭的都有什么呢?
师:有天边的……生:红霞。
向晚的……生:微风。
头上飞过的……生:归巢的鸟儿。
师:它们都是乡下人家的……
生:好友。
师:天、地、人、鸟、红霞、微风绘成了一幅……
生: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
③师:“秋天到了,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唱起歌来,那歌声真好听……。
”
问:这是歌声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
生:是叫声。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纺织娘的叫声比作歌声。
师:什么样的歌声呢?
生:“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师:这歌声好听吗?
生:好听。
师:这歌声是最优美的音乐,赛过催眠曲。
④请大家闭目凝神,欣赏这优美的音乐,然后甜甜的睡去,好吗?
(生闭眼,录音播放纺织娘叫声)
师:睡着了吗?
生:a.睡着了。
(睡着了怎么还说话呢?)
b.没有。
9、小结。
师:通过前面几段的学习,你觉得乡下人家美吗?
生:美。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乡下人家描写的如此美丽、迷人呢?
生:因为作者喜欢乡下,热爱乡下,向往……
师:课文最后,作者是怎样赞美乡下人家的?
生齐读:乡下人家,不论……迷人的风景。
师: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是课文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10、下面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品味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的风景。
(配乐读全文)
11、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瓜、架
植物
花、竹
鸡
乡下人家动物独特、迷人
鸭
门前吃饭
夜晚
听歌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