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实用版)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实用版)


分类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讲练 (一)词语的锤炼 1、【解题示例】:2011湖北卷 汪曾祺《才子赵树理》 学生答案展示 ①运用简洁、具体的词语,如“高”、“长” 、 “细长”等简洁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展示 ①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 眉眼,简单紧凑,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 的高瘦的外貌特征。
分类 讲练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二)句式的选用 1、【解题示例】:季羡林《夹竹桃》 句式整齐,使语言具有整饬之美, 句式整齐,使语言具有整饬之美, 写出夹竹桃长开不败的韧性,赞叹其 写出夹竹桃长开不败的韧性,赞叹 旺盛生命力。 其旺盛生命力。
句式+句式效果+文本内容概括+主旨情感
分类 讲练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笑 傲 考 场
(二)2009年湖北卷 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和方向,却有各 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 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 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 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 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 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 具有典雅之美。 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 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 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 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 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 而“明清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辉。 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 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角度+角度效果+文本内容概括+主旨情感




注重多角度赏析
考题回顾——潍坊期末试题B卷(2013.1) 张承志《雪中六盘》20.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第三段划线的句子。 六盘山雪路泞滑,路边灌木枝条上凝成的银 白的雪柱,山岩状如冰雪雕塑,白雪为悲壮的贫 瘠山体披上了外衣,山间弥漫着沉甸甸的浓雾。 (1)从“路”“枝条”“山岩”等写到整个 山体,点面结合,较全面地描写了雪中的六盘 山。 (2)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景,“悲壮” 突出了六盘山的贫瘠,“沉甸甸”表现了“浓 雾”的湿重。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山岩” 比作“冰雪雕塑”,赋予“白雪”人的情态动
(四)语言的风格 1、【解题示例】:2010山东卷 老舍《骆驼祥子》
朴素自然,生动形象。口语化,“土混混”“耍骨 头” ;儿化音, “一把儿”“松一步儿”;北京方言, 富有地方特色;言简意赅地写出了刘四爷的硬气。
பைடு நூலகம்
角度+角度效果+文本内容概括+主旨情感
分类 讲练
同 学 们 ,看 你 们 的!
(三)手法的运用
我的理想
一起收获 灿烂的果实!
祝福大家! 谢谢大家!




棒 !
(一)合肥模拟试题 汪曾祺《戴车匠》下面语段在表达 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赏析。
戴车匠(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 ①运用鲜活动词“踩”“执刀”“就料”“吐 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踩动踏板,执刀 出”,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在车床上刨木时娴熟 就料 (在车床上刨木),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 的动作。 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 ②恰当的比喻、拟人、排比与色彩鲜明的形容词, 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 把旋刀拟人化,木花的多个比喻都生动形象地写 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 出了戴车匠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景象。 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 ③侧面描写(衬托),用小孩子聚精会神,“小傻 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子一样”的描写,烘托出戴车匠高超的车工技艺, 表达了对戴车匠技艺的赞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老子《道德经》
高密一中
鞠文娟
现代文阅读
品味语言艺术
【把脉高考】 2013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010—2012高考 山 东 3 湖 北 2 浙 江 1 福 建 1 天 津 1
各省考查情况 四 川 1 安 徽 1 上 海 1 广 东 1
(二)句式的选用
3、【踩点热练】:威海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 期末考试 戴鹏《我来吊济水》
我望着东去的黄河,却念着无形的济水。柔弱的济水, 柔情的济水,柔和的济水,是怎样成就了黄河,弥补了黄 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匀称,层层递进, 河,丰富了黄河?任性的黄河,韧性的黄河,人性的黄河, 增强了文势;分别表现了济水的柔和黄河的 又是怎样塑造出炎黄子孙独特的禀赋、不屈的性格和傲立 刚,二者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顽强力量?! 济水的隐忍与胸怀,凝聚成济水的高洁;黄河的坚韧 与狂放,造就了黄河的伟大。我们这两位可敬的老母亲, 用她们共有的天赋,为炎黄子孙打上特有的胎记;用她们 优秀的基因,给中华民族留下不变的符号。




• 词语的锤炼 • 句式的选用 • 手法的运用 • 语言的风格
思考:明确角 度之后应该怎 样理顺答题思 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 于细。——老子《道德经》
分类 讲练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一)词语的锤炼
【学海导航】 ①用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 ②用词效果:生动准确、凝练传神、富有 表现力和感染力、有节奏和韵律感、有音 乐美和绘画美等。
用词+用词效果+文本内容概括+主旨情感
分类 讲练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一)词语的锤炼
《列
3、【踩点热练】:莱州一中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
夫·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连用四个“从”字,铺陈排比,反复强调突 出世俗和荣誉对托尔斯泰的包围之快、之强, 影响和侵害之大,表现了托尔斯泰的无奈之情。
用词+用词效果+文本内容概括+主旨情感
3、【踩点热练】:临沂市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 次旦多吉《雪域青稞》 运用比喻,把青稞地比作雕像,把稻田比作泼墨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稞的凝重和稻田的精致细腻;又采用 对比的表现手法,表现了江南稻田的与家乡的青稞地的差 别,突出青稞率性、粗犷、富有内涵的美。
(四)语言的风格
3、【踩点热练】:(2012潍坊模拟)罗会仟《大象无形》 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引用、化用“女儿是水做 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幽默地说明了水是地球 上最常见的流体,孕育并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
积极备考——考题回顾 潍坊期末(2013.1) A卷:21.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语言特点。 B卷:20.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三段划 线的句子。 潍坊一模(2013.3) 21.简要分析这篇文章语言的主要特点。
阅卷老师—— 答非所问,套话居多。
用智慧和汗水让凯歌高奏
我们的目标: 把握鉴赏角度,明确赏析思路。
品 味 语 言 艺 术
① ② ③ ④ 找 析 扣 剖 角 效 内 感 度 果 容 情
切入要准,表达要透!
“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 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文字压缩、 锤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拆 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 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 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 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 棒。” ——余光中《〈逍遥游〉后记》
分类 讲练
同 学 们 ,看 你 们 的! 合 作 探 究
1、结合两个【解题示例】思考:如何 从手法和语言风格两个角度赏析语言。 2、请每组推选出发言人,踊跃发言。
分类 讲练
同 学 们 ,看 你 们 的!
(三)手法的运用
1、【解题示例】:2012四川卷 刘亮程《柴禾》 四个“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了 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 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 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