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黑川纪章
•
•
黑川在设计思想上开创、并坚持倡导“共生”理论,强调城市•建筑与人、城市•建 筑与自然、城市•建筑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思想, 为世界建筑界、城市规划界提供了作为建筑家和规划师的典范。
城规获奖作品
•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城规获奖作品
• 建设中的郑东新区
城规获奖作品
• 郑东新区沙盘
吉隆坡国际机场也是袋鼠航线其中一个 停留点,由于英国航空与澳大利亚航空已停 飞吉隆坡国际机场,所以只剩奥地利航空与 马来西亚航空停留在此机场。机场管理公司 仍保持乐观态度,希望英国航空与澳大利亚 航空可以重新将吉隆坡国际机场成为他们袋 鼠航线的其中一个停留点。 吉隆坡国际机场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 设计,采用的概念是“森林中的机场,机场 中的森林”,机场四周被绿荫环绕,机场卫 星大楼中央设有露天室,外面有热带雨林的 风景。
•
•
•
活动履历
• 此外,“黑川纪章回顾展”从1998年1月于巴黎日本文化会馆开序幕,1998年4月 至6月在伦敦RIBA建筑中心(英国皇家建筑协会),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在芝 加哥美术馆,1999年2月至3月在柏林日德中心,1999年6月至11 月在梵高美术馆(阿姆斯特丹),然后在日本国内巡回展出至2001年3月。 2005年在德国建筑展览馆(法兰克福)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展出,并预定于同年6 月在德国柏林建筑博览馆展出。 1997年,DOCOMOMO(Documentation and Convers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Movement)International向 ICOMOS提交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项 20世纪遗产•重要现代建筑的名单里,黑 川纪章的代表作“中银密封箇型塔”(1972 东京),“索尼塔”(1976,大阪)被列为 日本重要建设设计代表作品。2003年, DOCOMOMO Japan将寒河江市府大楼 (山形县,1967年)列为日本杰出现代 建筑。
•
创作思想
•
黑川纪章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 或“舱体”时代和70年代中期以后 的“共生思想”时代。1960年,新 城代谢派在其宣言中阐明了自己的 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 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 于动态过程中。作为其主要成员之 一的黑川纪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 “变形”的概念和“点式刺激法”。 他预言未来的建筑将以“建筑作为 一种结构”的理论而广为人知。他 所谓的“结构”思想主宰了他早期 的建筑构想。在1970年的大阪国际 博览会上,黑川纪章推出了TB实验 性住宅,将建筑所具有的发展可能 性充分表现出来了。为此他被视为 建筑界的前卫人物。
活动履历
城规获奖作品
• 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法进行。经过多方考察和 商务谈判,选定日本黑川纪章事务所、法国夏氏事务所、美国SASAKI公司、中国城市 规划设计院等11家单位参与规划设计竞争。经以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 长)宋春华和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为评审组长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反复评审,日本 黑川纪章方案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设计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脱颖而 出。随之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开展示并进行了问卷调查,90%以上市民赞同黑川方案。 在此基础上,2002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以地方法规形式对规划方案予以确认。 我们将方案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并按照有关法定程序,经过逐级审批, 报国务院备案。(2002年7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黑川纪章先生因设计郑东新区 规划等方案而获得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 在设计中,黑川纪章注重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及业主所希望的功能要求;设 计可以丰富建筑所在环境的空间、景观的建筑,使建筑作品成为流传后世的文化遗产; 同时,力求以建筑形象、建筑空间本身给使用者带来享受和感动。
创作思想
• • 新陈代谢思想 1972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 体楼再次引起轰动。这幢鸟巢式的 建筑几乎成了他的商标。它的新陈 代谢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 建造永久性的结构,然后插入居住 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 章用140个6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 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的、中分式 楼。在仔细琢磨的小房间里,配有 磁带收音机,高保真音响,计算机 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这 些可以搬动的舱体虽然以后并没有 再挂到别处,但是黑川纪章对建筑 的理解却产生了飞跃。
•
•
活动履历
•
黑川纪章在40年的设计活动中曾多次荣获各种授奖、荣誉,其中包括被 称为世界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法国建筑奥斯卡金奖(在日本是继丹下健三先生以 来的第二个授奖者)、日本建筑界最高奖的日本艺术院奖,同时黑川还是日本 艺术院设定的全日本3名院士建筑家之一。新加坡的280米写字楼republic plaza荣获1996年世界最高建筑奖法国世界不动产协会奖(此奖是根据建筑设 计、投资回报两方面的综合评定而授与的)。吉隆坡国际机场2004年被授予第 一届21世纪绿色建筑世界奖和意大利“业主与建筑师”优秀大奖。
黑川纪章
个人简介 创作思想 活动履历 城规获奖作品 知名建筑作品 个人心得
个人简历
• 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 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 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织,作为中心成员活 动。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 士学位。他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 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 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 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一 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 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 利休阐述 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 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 建筑;对于后者 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 等过渡空间,并放 在重要位置上。
•
•
吉隆坡机场
吉 隆 坡 国 际 机 场 室 内 柱 子
• 吉隆坡外部柱子
吉隆坡机场
吉隆坡机场夜间外景
吉隆坡机场
吉 隆 坡 国 际 机 场 室 内 柱 子
吉隆坡机场
• 机场内部晚上屋顶灯光
吉隆坡机场
吉 隆 坡 国 际 机 场 俯 视 图
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
• 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位于琦 玉县琦玉市内的县立北浦和 公园中。整个建筑物是以方 格立方体为基调构成的,本 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该美术 馆的常设陈列室内介绍了琦 玉县相关的艺术家以及他们 深受影响的日本和外国的美 术作品。在收藏的海外艺术 家的作品中有毕加索的"静 物"、德尔沃的"森林"、莫 奈的"吉贝斯的草堆•夕阳"、 基斯林格的"里特•本•里娅" 等。另外,美术馆内还有4 个一般展室,供县内的美术 家、美术团品有: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1961)、 中银舱体楼(1972)、福冈银行本店(1975)、琦玉县立近代美 术馆(1982)、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1983)等。 • 黑川纪章在海外也参加了许多设计工作,如1990年北京由中 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纪饭店),其 主要建筑有豪华世纪饭店、世纪剧院、国际会议厅、教育研修楼、 银橄榄体育世界、中国青年婚谊宫、音像演播制作中心、 电化教室等,也是黑川纪章提出的总体建筑设 计方案,由中日两国建筑师共同设计的。 如今, 郑东新区已成为郑州人引以为豪的新城市“形象 大使”。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建筑大师于2007年 10月12日在日本死于心肌梗塞.
城规获奖作品
• 郑东新区美景
吉隆坡机场
• 吉隆坡国际机场(英语: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简称KLIA)是马来西 亚最主要的国际机场之一,位于雪兰莪州南 部的雪邦,离吉隆坡约50公里。此机场正式 启用于1998年6月27日,取代之前的梳邦国 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的标语是“把世界 带到马来西亚,把马来西亚带往世界” (Bringing the World to Malaysia and Malaysia to the World)。
创作思想
共生思想
• 此后,黑川纪章开始思考将技术的方法 与富有哲理的思想联系起来。他觉得将日本 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是一条颇有前途的路 子。他认为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对非恒久的” 及“改变的需要”之接受力,将不同文化及 意念整合为一种共生的关系,在相反的元素 之间提供一种中介性空间。黑川纪章后来的 大多数作品都包含了这些特征。 近来黑川纪章将其共生思想概括成几个 基本组成部分:异质文化的共生、人类与技 术的调和、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内与外的交 融、历史与现代的共存、自然与建筑的连续。 他试图以共生思想来改变西方中心和理性主 义,并表达出自己根植于日本文化的意愿。 黑川将所有的建筑元素都看作是相互间能够 产生意义和气氛的词汇或符号。
活动履历
• 黑川纪章从四十年前开始提倡“共生” 思想,认为这一思想是即将到来的生命 时代的基本理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 新秩序。“共生的思想”这一观念,不 仅对建筑学界,而且对社会学界,经济 学界及其它多种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今已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
获得日本文艺大奖的『共生的思想』 (德间书店),初版于1987年,1992 年该书获美国AIA最优秀建筑书奖,在 英国还被选为RIBA十册优秀图书之一。 1996年大幅修订后,更名为『新•共生 的思想』重新发行。『新•共生的思想』 由讲谈社国际部出版了英文版,在海外 获得大量读者。『新•共生的思想』外 语版在2004年出版德语版,2005年意 大利语版,中文版。相信随着这本书的 各种语言版本的出版发行,“共生的思 想”这一理念,将被世界各地更多的人 认识和接受。
•
创作思想
•
1989年,黑川纪章应邀参 加了福冈亚洲太平洋博览会 “住宅环境展”的设计。他的 方案是整个海岸住宅区的一部 分,由银行、书店和事务所组 成。建筑由不同的体量构成, 中央是一个玻璃锥体,其周围 是弧形、直线形和不规则的实 体,屋顶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黑川纪章试图能通过不同的元 素之间的关联与分离来唤起一 种多义的、含糊的意义。他期 望自己的设计能以不同的表情 来适应不同的人,叙述不同的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