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教学精品PPT课件
28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射病
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肺水肿、脑水肿、肝肾 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消化道出血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22
临床症状
23
前驱症状
高温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 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 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 略有升高,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24Leabharlann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痉挛
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故称热痉 挛。肌痉挛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 见。
❖ 热痉挛常发生于炎热季节刚开始尚未热适应前。
❖ 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 年轻人。
25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衰竭
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较急, 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 温场所即清醒。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脉弱或缓,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
26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射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前 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晕、头痛、恶心、 出汗减少。
7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 的基础热量
其次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 机体由于种种原因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
受阻,则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 紊乱和组织损害。。
8
在正常室内温度下(15-25°C) 人体散热方式:
1. 辐射60%(主要散热方式,取决身体表面 与环境温度差) 2. 蒸发25%(湿度大蒸发少) 3. 对流12%(取决于空气流速) 4. 传导3%(水较空气传导强240倍)
14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5)泌尿系统 :高温出汗多,心输出量 降低,可使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尿液浓缩,出现蛋白尿及细胞 管型尿,横纹肌溶解出现肌红蛋白尿, 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15
分级
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CB 11508-89),将中 暑分为以下3级:
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
2
定义
中暑(heat illness) 是指高温,高湿环境中 发生体温调节中枢障碍、 散热功能衰竭、水电解 质丢失过量为主要表现 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
3
病因
1.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 2.高温幅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
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暑。 3.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
12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3)呼吸系统:过度换气会发生呼吸性碱中 毒,且Pa02并不升高;肺血管内皮由于热 损伤会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3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4)水、电解质代谢 :出汗是高温环境 中散热的主要途径,一般认为一个工作 日出汗量的最高生理限度约6L,汗中氯 化钠含量约为0.3~0.5%,大量出汗常 使人体失水和失钠。
18
重症中暑
(1)热痉挛 (2)热衰竭 (3)热射病
19
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 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 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热痉挛,并可 引起疼痛。
20
热衰竭
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 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 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 虚脱、休克症状。
认识中暑
1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中暑个案
截至2013-08-09,武汉今年已有155人中暑, 其中5人不幸死亡。
今夏以来浙江省2082人中暑 高温中暑15人 死亡。
7月7日,杭州一老人因中暑昏倒街头, 高 烧42℃,导致脏器热衰竭,生命垂危。
湖南今年夏天已发生三起环卫工人中暑身 亡事件.
❖ 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出现嗜睡、 淡忘和昏迷。
❖ 皮肤干热,无汗,呈现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 竭时出现紫绀。
27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射病
❖ 脉搏加快,脉压增宽,休克时血压下降。 ❖ 可有心律失常。 ❖ 呼吸快而浅,后期呈潮式呼吸。 ❖ 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 ❖ 瞳孔缩小、后期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21
热射病
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 常生理性散热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 升高。起初,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以增加心输出 量和呼吸频率、扩张皮肤血管等加快散热;以后,体内 热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 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 进一步蓄积,体温骤升,引起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 为临床特征的热射病。
的因素,均可诱发中暑。主要有:①产热增 加 ;②热适应差; ③散热障碍 。
4
病因及诱因
高温环境作业 温度>32℃、湿度> 60% 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
5
促使中暑的原因
1.获取过多外源热量 2.产热量增加 3.散热障碍 4.汗腺功能障碍或衰竭 5.体内严重缺钾
6
发 病 机 制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高温对神经系统具抑 制作用,初期使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 反映不敏捷,肌肉工作能力低下,动作 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待体温增高到一 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出现谵妄、 狂躁,最后深度昏迷。
11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2)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 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 荷加重。此外,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 易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 时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 少而影响散热。
9
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
辐射
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 。温度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
传导与对流 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
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
蒸发
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
10
先兆中暑
16
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 或生活一段时间后, 出现口渴、乏力、多 汗、头晕、眼花、耳 鸣、头痛、恶心、胸 闷、心悸、注意力不 集中等症状。此时患 者体温多为正常或略 偏高。
17
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加重,出 现早期循环功能紊 乱,包括面色潮红 或苍白、烦躁不安 或表情淡漠,恶心 呕吐、大汗淋漓、 皮肤湿冷、脉搏细 数、血压偏低、心 率加快。此时体温 轻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