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启蒙阅读

文言文启蒙阅读

文言文启蒙阅读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3.芦花
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

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5.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杂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雨后之池塘
池塘中,多荷叶。

雨后,荷叶上,有雨点。

圆如珍珠,明如水晶。

8.舟行
河上二舟,一去一来。

去舟顺风,桅上张帆,其行速。

来舟逆风,以桨拨水,其行缓。

9.童子引路
一盲人,误入小巷,不辨方向。

适为童子所见,问明住址,引至其家,盲人谢之。

10.雷雨
夏日如火,忽见西北角,有黑云起。

电光闪闪,雷声隆隆。

大雨来,大雨来。

须臾,云散雨止。

红日西下,蝉鸣树间。

11.树影
日光照园中。

地上有树影。

日正,树影短;日斜,树影长。

观看树影,可知
12.方向
方向以何而定?可借日以定之。

当日升之时,日偏于东,其影在西;逮日昃(音仄)之后,日偏于西,其影在东;日之方中,日在正南,其影在北。

此借日以定方向之法也。

13.鸦饮水
鸦渴甚,欲饮水。

见一小瓶,瓶水浅。

伸嘴入瓶,饮不着。

鸦忽飞去,乃衔小石投瓶中。

往来数次,石高水升,乃得饮。

14.司马光
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游戏。

一儿忽堕缸中。

缸水深,儿不得出。

群儿皆逃。

光独取巨石击缸。

缸破水泄,儿乃得救。

15.文彦博
文彦博幼时,与群儿持木球,戏于树下。

球偶堕穴中,穴小而深,球不得出。

彦博取水灌穴。

穴中水满,球遂浮出。

16.诚实童子
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柑以还卖柑者。

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

”取二柑报之,童子不受。

17.遇熊
甲乙二人,偕行林中。

忽见熊来,甲猱登树巅,乙僵卧地上。

熊趋臭(嗅)之,疑其已死,舍之(而)去。

甲见熊去远,乃下。

笑问乙曰:“熊问君何语?”曰:“熊告我云:勿交不义之人。


18.蟋蟀
秋夜,有蟋蟀鸣于墙下。

弟问姐曰:“蟋蟀口小,鸣声大,何也?”姐曰:“蟋蟀有四翅,振翅发声,非以口鸣也。


19.磨杵成针
李白少时,读书未成,弃去。

路逢一老媪磨杵。

文其故。

媪曰:“欲磨为针。

”白曰:“此非易事也。

”媪曰:“久磨之,不患不成。

”白感其言,遂勉力读书。

菱,种于池塘中;叶浮水面,先开小白花;其实有角,有两有四;嫩时剥食,味极甘美;老则煮而食之。

21.莲
莲花,亦称荷花。

种于暮春。

开于盛夏。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22.称象
曹操得巨象。

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复称他物,在象重可知也。


23.预习
士强散课归。

自思曰:我既知检字之法,盍取明日新课预习之。

乃展视国文(于是打开国文课本),见上栏生字颇多。

即取字典,如法检得之。

检毕,复朗诵课文,竟无一字不识者。

欣然曰:“明日听讲更易领悟矣。


24.公园
公园之中,碧草如茵,杂花夹路。

姐妹往游焉。

妹欲折花,姐止之。

妹曰:“园花甚繁,我折其一,何伤?”姐曰:“园中多游人,人折一花,则花立尽。

续至者,将无花可观矣。

”妹闻姐言,乃止。

25.雨雪霜露
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雨雪露霜,随天之寒热而异者也。

26.初夏之果
小园中,多果树。

初夏时,果渐熟。

樱桃红,梅子青,杨梅紫,枇杷黄,鲜艳可爱。

姐妹各采数枚,盛瓷盘中,供赏玩。

27.浮冰
昨日之夜,天净无云,月明如昼。

微风吹树,夜气加寒,故今晨见水面浮冰,日光初照,冰尚未融焉。

28.虹
雨初霁,虹现云际,儿怪之。

母曰:“此空中水气,受日光映照而成,其名曰虹。

中分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是也。

”其方位,恒与日相向。

故朝时日在东,则虹现于西;夕时日在西,则虹现于东。

29.松柏
松与柏,多生山上,干高而直,皮粗而厚。

天气寒时,草木皆凋谢。

惟松柏自叶,虽经霜雪,绿色不变,故称为常绿树。

30.登山
师生登山,见青松夹道,高岭摩云。

一生曰:“佳哉山也。

”师曰:“山中产木材,聚禽兽,又有金银煤铁诸矿,故人类俱利赖之(赖之以得利),不徒以风景称也。


31.蜜蜂
庭花盛开,蜜蜂往来枝间,吸花自甜汁,酿蜜于房,以为冬日之粮。

其房以蜡为壁,簇聚(指蜜蜂聚集在一起)如球。

秋时,割其房,取蜜,可以调味,可以制药,故养蜂之利甚大。

32.牡丹与芍药
牡丹古人称为花王。

茎丛生,花有单瓣,有重瓣,以白与淡红者为贵。

惟培植独难,常有败花腐蕾之患。

芍药之美,次于牡丹,而培植较易。

花谢后,割其茎,秋时分种之,及明年夏时开花,丰艳可爱。

33.岁寒三友
儿侍父,立庭前。

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

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

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


34.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最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凋落,惟菊独盛。

35.丛树
大风之后,兄弟行郊外。

见道旁老树,高数十尺,为风所拔,横于地上。

又数武(古代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过丛林则损伤殊少,小树数株,亦无恙。

弟问哥曰:“风能拔大树,不能拔小树,何也?”兄曰:“大树孤立,故易;小树丛生,故难摧。


36.蝙蝠
鸟与兽斗。

蝙蝠常中立。

鸟胜,则蝙蝠飞入鸟群。

曰:“吾有两翼,固鸟也。

”兽胜,则蝙蝠走入兽群。

曰:“吾有四足,固兽也。

”未几,二族议和。

蝙蝠在侧,
遂共斥之。

37.鸟
鸟类之体,遍生毛羽,前肢为翼,故能高飞。

其趾间有蹼,能游泳。

水中者,谓之水鸟。

鸟类之嘴,为坚硬之角质,无齿,故食物不嚼。

其骨及毛管中空而无髓,故质轻而善飞。

兽皆胎生,鸟则卵生,必孵之而后成雏。

38.戒谩语
司马光幼时,与其姐共弄胡桃,欲脱其皮不得,姐去。

一婢女以汤脱之(用开水烫掉胡桃皮),及姐复来,光告姐曰:“吾能脱之矣。

”其父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光乃改过,终身无谩语。

39.空言无益
群鼠聚穴中,筹商御猫之策。

欲使猫来有所警觉。

议论纷纷,颇不一致。

一鼠离席,大言曰:“系铃于猫项,来则铃鸣,吾齐闻声,得以预逃。

”群鼠大悦。

问谁能任是事者,皆瞠目不敢应。

故空言而不能实行者,其智与鼠类也。

40.合群之蚁
冯儿至阶前,见一虫,僵卧于洞旁。

忽有两小蚁,自洞中出,欲曳入之。

但虫大蚁小,不得动。

未几,群蚁皆来。

或拖其尾,或拉其足,合力舁(音余,抬也)之而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