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费尔巴哈论

费尔巴哈论

因(第4段最后三句话)
二、为什么要把《提纲》作为
本书的附录(第5段)
• 恩格斯在把《费尔巴哈论》单行本付印以前,又把《德意志意识形态》旧稿读了 一遍。感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虽然对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进行了批判, 清算了以前的哲学信仰,但是这部著作没有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的关系,没有全面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所以,旧稿对现在的这一目的 是不适用的。”恩格斯讲了三个原因:一是《费尔巴哈》一章没有写完;二是, 已经写好的部分主要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而且由于经济史方 面的知识不够,已经阐述的原来还表述得不够精确;三是,在论述唯物主义历史 观时虽然也批判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一些方面,但是,由于不是专门评述费尔 巴哈的,因而缺乏对费尔巴哈哲学全面的、集中的评述和批判。
思考题:
• 简述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历史 背景与目的。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正文解读
• 全文共分四章,全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 对其哲学先驱——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杰 出的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并 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作了系统的阐述。
第一章
• 在这一章中,主要是全面评述了黑格尔哲学。 恩格斯阐明了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 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 命实质,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揭露了黑 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的矛盾,说明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论 述了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哲学出 现的意义。
• 1、黑格尔学派的解体(13——16段)
• 青年黑格尔派活动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一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 尔分子站到了唯物主义立场,而根本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 学。
• 2、费尔巴哈唯物ຫໍສະໝຸດ 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17——18 段)
•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费尔巴哈在当时的影响是强烈的,“甚至这部书的缺点也加强了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 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 尔巴哈论》),写于1886年初,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 《新时代》杂志第四、五期上,1888年,经略加修改,以单行本的形式 在德国斯图加特出版,恩格斯专门写了序言,并在该书的附录中第一次 发表了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它的一时的影响。”
• 3、对黑格尔哲学应持的态度(19——20段)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 命性质?
• 2、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方法和体系的矛 盾?恩格斯是如何论述的?
• 3、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意义上什么/它为 什么不能制服黑格尔哲学?
第二章
• 恩格斯全面评述了黑格尔哲学,依据哲 学基本问题分析评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 自然观,阐明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 性质,同时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 局限及其根源。
哲学的根源》。
《1888年单行本序言》
• 《1888年单行本序言》共有5段,讲述了 两个问题:一个是写作《费尔巴哈论》 的原因;一个是为什么要发表《提纲》。
一、为什么要写作《费尔巴哈 论》(第1——4段)
• (一)写本书的历史原因(1——2段) • (二)写本书的现实原因(3——4段) • (三)全面评述德国古典哲学的直接原
的辩证法和他的哲学体系之间就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 2、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及其意义(12段)
• 第一,黑格尔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以往全部哲学的发展。 • 第二,黑格尔哲学不自觉地给我们指出了走出体系的迷宫达到真
正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四)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哲学的产生(13——20段)
• 本章共20个自然段,分四个问题:
(一)德国古典哲学所处的历 史背景和阶级实质(1——2段)
• 1、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背景(1段)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是资产 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产物,在1848年革命前后 的大历史背景下,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费尔 巴哈哲学阶段。可以说,费尔巴哈哲学是1848 年革命前后这样大的历史背景的产物。)
• 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在于:它彻底否定了 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 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三)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之 间的矛盾(10——12段)
• 1、保守的体系闷死了革命的方法(10——11 段)
• 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事物是运动发展的,不会停留在原地 不动,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是,黑格尔的哲学又是“体系哲学”, 按照体系哲学的要求,一定要有某种绝对真理作为终点,所以黑 格尔一定要寻找一个终点,来完成他的哲学体系。这样,黑格尔
• 1889年圣彼得堡的杂志《北方通讯》第3、4期刊登了恩格斯这部著作的 俄译文,标题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危机》。1890年,这部著作 被翻译成波兰文。1892年,日内瓦劳动解放社全文发表了格·普列汉诺夫 翻译的俄译文,同年葡萄牙译文面世。1894年在巴黎出版的法国社会主 义月刊《新纪元》第4、5期刊登了由劳拉·拉法格翻译并经恩格斯审阅的 法译文。1903年,由美国凯尔出版社发表了英译文,标题为《社会主义
• 在翻阅旧稿时,恩格斯发现了马克思的一个笔记,这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这个提纲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的研究用的”,所以很简单。但是,恩格 斯认为这个提纲是非常宝贵的,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提纲》表明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新 世界观有重要的意义。这也表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初始,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与费尔巴哈哲学区别开来。因此,恩格斯把这一提纲作为附录发表。
• 2、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2段) 正如法国启蒙运动是法国革命的前导一样,
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革命的前导
(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3——9段)
• 1、对黑格尔一个著名命题的剖析(3——7段)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 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 言)
• 2、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以及 辩证法的基本思想(8——9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