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教学目标:
1、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能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并记住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阅读和使用中国行政区划图,填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明确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讲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行政区划的位置和简称
教具使用: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国家疆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25个多日本,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国家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通过我国与日本面积的比较,形象突出我国的疆域辽阔,明确国家设立行政区划、进行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喜欢在网上购物,那么商家如何才能把货物准确送到你的家中呢?这就需要家长按要求准确填写出收件人的具体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快递邮寄物品还是大有学问的,它反映了我国采用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的户籍,进行交流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从网络购物地址的填写引入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
活动:同学们读图1-7分别找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如何记忆和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和名称呢?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口诀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1)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北省(武汉)、湖南省(长沙)、广东省(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河南省(郑州)、河北省(石家庄)、山东省(济南)、山西省(太原)。
(括号内是该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
(2)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江苏省(南京)、浙江省(杭州)、江西省(南昌)、黑龙江省(哈尔滨)、x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辽宁省(沈阳)、青海省(西宁)、陕西省(西安)、甘肃省(兰州)。
(3)云贵西四北上天:教学目标:
云南省(昆明)、贵州省(贵阳)、x藏自治区(拉萨)、四川省(成都)、北京市(北京)、上海市(上海)、天津市(天津)。
(4)内重台海福吉安: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重庆市(重庆)、台湾省(台北)、海南省(海口)、福建省(福州)、吉林省(长春)、安徽省(合肥)。
(5)还有港澳好河山: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
2.)沿重要线路记忆
(1)沿海岸线:共有14个省级行政区域。
(2)沿国界线:共有9个省级行政区域。
(3)沿黄河干流:共有9个省级行政区域。
(4)沿长江干流:共有11个省级行政区域。
3.)联想记忆
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轮廓像牛头,黑龙江省的轮廓像天鹅,云南省的轮廓像孔雀,广东省的轮廓像大象头,陕西省的轮廓像跪俑,湖南省、江西省的轮廓像兄妹头像等。
4.)以一省为中心,记忆相邻省区
例如,与山东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由于涉及的名称较多,学生记忆起来难度较大,且感觉很枯燥。
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灵活、快速、高效掌握本节知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都有简称。
对于简称的记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其简称的由来分别记忆
(1)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作简称,如京、津、内蒙古等。
(2)用主要河流名或山名作简称,如闽(福建有闽江)、湘(湖南有湘江)、皖(安徽有皖山)等。
(3)用省级行政区域的历史名称作简称,如“鲁”是山东省的简称,春秋时期的鲁国在现在山东省内;“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古为冀州地等。
(4)有两个简称的,如四川省(川或蜀)、云南省(云或滇)、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贵州省(贵或黔)、上海市(沪或申)等。
2.)利用简称“三字经”来记忆(学生识记)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3).联系生活实际记忆
如上海的沪剧、山西的晋剧、河南的豫剧等地方戏剧;湖南的湘绣、江苏的苏绣等传统工艺品;广东的粤语、福建的闽南语等地方方言等。
4.)利用成语帮助记忆
如秦晋之好、得陇望蜀、朝秦暮楚、黔驴技穷等。
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光靠单纯的背诵是不能牢固掌握的。
通过设计多种记忆方法,可以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让学生发现很多有趣的地理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课堂练习:1、猜谜语(投影幻灯片)
2、自西向东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
3、“浅浅的海峡,浓浓的乡愁”台湾海峡两岸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简称是-----
四、小结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同学们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提示与方法,灵活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五、作业布置:
熟记简称
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学习报告
--如何认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所谓倦怠,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耗竭”。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首先,职业倦怠是长期工作压力作用的结果。
倦怠是与压力、紧张密切相关的概念。
职业心理学将压力看作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紧张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努力无效应付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自我评价降低、挫折、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不在焉、工作绩效降低等;而如果紧张状况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就是倦怠。
其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这三个方面。
情绪耗竭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
此外,情绪耗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因而教师会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
倦怠的第二个维度,去人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学生)为“物”,而不是“人”,倾
向于采用冷漠的心态对待同事或学生。
成就感低落的特征是教师倾向于对自身产生负面的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消失。
教师因此而工作能力下降,丧失工作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资料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可引发如下问题:
1.挫折感。
教师的工作期望无法达到,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无法突破,则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工作过程中无能、无助等消极感强度增加,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
教师对于教学及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同为僵硬的“物”,漠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退缩甚至敌视的态度。
有时想逃避教学工作或与学生的交往,却又觉得不应该,因此产生负罪感。
3.人际关系紧张。
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
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