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巧概述翻译题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它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部分。
其中,英译汉要求考生将一篇约350字左右的短文中的5个画线部分译成汉语。
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需要翻译的句子往往句型结构较复杂,通常含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独立结构或者分词结构等,句子意思不容易把握。
即便当句子不是很长的时候,其中又往往含有较难理解的词、词组或短语,或者是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语言现象。
而汉译英则是要求将5个独立的句子译成英语,同样要求译文准确通顺。
要做好这类题目,既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本功,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部分试题明显是考生的薄弱环节。
由于对一般的翻译常识和基本的翻译技巧知之甚少,面对这类考题考生总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
所以有必要对翻译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巧进行介绍,使考生能够在考前复习和考试过程中胸有成竹。
翻译活动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理解、表达和审核。
这其中的每—步都包含有一定的技巧。
一、理解阶段理解是表达的前提。
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不可能有准确的表达。
就三级考试翻译题而言,尤其是英译汉时,理解既包括对全文的理解,也包括对目标句子的理解,在进行这—步工作时,应该首先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的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画线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尤其要根据上下文弄清楚画线部分中的各个代词的所指,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通读全文之后,就开始了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如上所言,画线部分的句型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如果不将句子复杂的语法结构搞清楚,就很难正确完整地理解原文。
所以句子理解的第一步是要分析画线部分的句子结构。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建议首先将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以明了句子的主干结构,然后再分析句子是否有省略成分以及句子中主、从句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就是对画线部分的句意的理解了。
此时,考生应在弄清句子中所有虚词、实词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全句的整体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全句的意思并不等于所有词语意思的相加,译者需要考虑中英文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对句子进行全面的理解。
具体而言,在理解句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上下文明确句中代词或含有指代意义的词所指的具体内容;(2)根据上下文确定句中那些一词多义的词或词组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
一词多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正确地理解一句话首先就必须弄清该句中各词的具体意思。
只有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再结合画线部分所在的具体语境,才有可能形成对句子的正确理解。
至于汉译英,因为句子一般都相对较短,又是母语,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只需在做题时把握每句话的考点,考虑如何将句子意思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即可。
二、表达阶段表达就是译者将自己对原文理解的内容用目标语表达出来。
表达的好坏除了取决于译者对目标语的熟练程度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在英译汉时。
可以说,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而理解则是表达的基础。
但是正确的理解不一定意味着有正确的表达,表达还涉及到很多的方法和技巧。
三、校核阶段校核阶段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因此,校核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通过校核,我们可以发现译文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予以修改,以确保自己理解和表达的内容准确、完美。
在校核阶段,一般应注意与下列问题:(1)人名、地名、日期、方位和数字等;(2)汉语译文的词与句有无错漏;(3)修改译文中译错或表达不够准确的句子、词组或词汇;(4)有无错别字;(5)标点符号是否有误。
总而言之,要想在翻译这一部分拿高分,必须在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条件下,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忠实、完整、通顺地将原文译成目标语。
下面就翻译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予以简单介绍。
第一节转换法转换法是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
具体地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动词、副词等;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把形容词转换成名词、副词或动词等。
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
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
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这些方法有的多用于英译汉,有的则常用于汉译英。
一、词性转换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词语结构。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需要在翻译时对句中的某些词进行词性转换,这样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
这种词性的转换归纳起来通常有以下几种:名词的转换,动词的转换,形容词的转换,副词和介词的转换等。
1.名词转换成动词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词语结构。
和英语相比较,汉语中动词用的较多。
在汉语里,一个句子可以有多个动词并排使用,不管有多少动词,都可以按照先后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排下去;而英语则是一门静止的语言,在同等条件下,选择用名词的情况居多数。
所以名词转换成动词大多发生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在汉译英时偶尔也会出现。
[例1] That will help lead you to the attainment of your goal.[参考译文]这将有助于你实现目标。
此例中,attainment在原文中是名词,但在译文中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被转译成了动词。
[例2] Too much exposure to TV programs will do great harm to the eyesight of children.[参考译文]孩子们看电视过多会极大地损坏视力。
此例中,名词“exposure”和“harm”同样在翻译成汉语是被转译成了动词。
[例3]我们学院受教委和市政府的双重领导。
[参考译文] Our institute is co-administrated by the States Education Commission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此例中,原文里的名词“双重领导”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动词。
2.名词转换成形容词名词转换成形容词同样经常发生在英译汉时,通常是一些由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在译成汉语时被转换成形容词。
同时,有些名词加不定冠词作表语时,往往也可以转译成形容词。
[例1] The room is small but very cozy and his satisfaction can be read from his face.[参考译文]这间房子很小但是很舒适,从他脸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很满意。
此例中名词"satisfaction"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形容词。
[例2] The speech presented by the visiting scholar left considerable excitement in his mind.[参考译文]那位到访学者的演讲着实让他很感动。
此例中,名词"excitement"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形容词。
[例3] Independent thinking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in study.[参考译文]独立思考对学习是绝对必要的。
此例中,名词"necessity"在译文中被转换成了形容词。
[例4]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类疏忽自身环境作了批评。
[参考译文] In 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critical of man's negligence toward his environment.此例中,原文里的名词“批评”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形容词"critical"。
3.名词转换成副词[例1] The instrument has been welcomed by users because of its stability in serviceability, reliability in operation and simplicity in maintenance.[参考译文]该仪器性能稳定,操作可靠,维护方便,因而受到用户的欢迎。
此例中原文里面的三个名词"stability'’,“serviceability"和"reliability"在译文中都被转译成了副词。
[例2] When he catches a glimpse of a potential antagonist, his instinct is to win him over with charm and humor.[参考译文]只要一发现有可能反对他的人,他就本能地要用他的魅力和风趣将这人争取过来。
此例中,原文中的名词"instinct"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副词。
[例3]这家报纸的社论说,拒不解决夫妻分居两地的问题,是同中央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参考译文] The paper said editorially that it is against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our Party to refus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usband and wife living in two separate places.此例中,原文中的名词“社论”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副词"editorially"。
4.动词转换成名词因为在同等条件下,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而英语倾向于名词,所以动词转换成名词多数发生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而在英译汉时,往往是一些由名词派生的表示意愿、情绪等的动词在翻译成汉语时需将其返回来译成名词。
例如:[例1]他妹妹老是说谎。
[参考译文] His sister is a great liar.此例中,汉语原文里的动词“说谎”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名词“liar"。
[例2]他统治那个地区长达20年之久。
[参考译文] He had been the ruler of that region for as long as twenty years.此例中,汉语原文里的动词“统治”在译文中被转译成了名词“ruler"。
[例3]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s supported by the whole Chinese people.[参考译文]改革开放政策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