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

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

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

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目标管理需要投入巨大的努力和采取特殊的手段。

因为在企业中,管理人员不会自动将自己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

相反,由于企业的基本性质所致,企业含有三种强大的误导因素:大部分管理人员的专门的工作、等级制的管理结构、各种管理层次在观点和工作上的差异以及优质而产生的隔阂。

德鲁克认为企业必须具备统一的目标。

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在组织内部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才能取得成功。

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妨碍了团队合作。

比如:不同部门之间常常缺乏协调。

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销售部门却发现销售不畅。

设计人员可能根本不考虑生产部门的难处或市场的需要,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设备;
高层管理者有时制定了不恰当的薪酬体制,误导下级管理人员的行
为。

薪酬常与利润挂钩,但研发工作短期不会带来效益,因而也就被忽略了,结果是危及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企业要成功,首先要制定统一和具有指导性的目标,这样可以协调所有的活动,并保证最后的实施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目标管理的原因。

这些目标必须出自于企业的总目标。

在每个管理人员的目标中应该明确规定他在实现公司的各个业务领域的目标中应作出的贡献。

十分明,显不是每一个管理人员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做出直接额贡献。

一般来说,主要目标屈指可数,也许就一个。

它可以按照企业的目的来定义。

企业发展取决于目标是否明确。

只有对目标作出精心选择后,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和繁荣。

一个发展中的企业要尽可能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和员工,管理层,股东和顾客相联系。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主要的总体目标,然后将其转变为不同部门和活动的具体目标。

正确的管理要求对目标有平衡的压力,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对目标要统筹兼顾。

它排斥那种普遍的、有害的经营恶习:靠“危机”和“压力”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体系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比较实际结果和目标来评估自己的绩效,以便做进一步改善。

这就是自我控制的原则。

绩效还可以由老板和下属定期共同评估,有利于采取必要的行动。

上下级间的沟通因此会得到改善,双方的困难和期待也会更清晰。

目标管理可以培育团队精神和改进团队合作。

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定义企业的目标。

要对企业的方方面面做通盘
的考虑,包括企业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考虑可能的风险,也要考虑机遇。

主要目标要涵盖企业的主要领域,而且应该清晰明了,并提供能对实际工作做定期检查的基础和平台,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然后,就可以引入和实施目标管理。

企业需要的是一种管理原则。

这种原则将使个人的力量和责任心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为人们的注意力和努力指明共同的方向,建立起协作关系,并使个人目标与公共的利益相互协调。

而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唯一能担此重任的原则。

通过将目标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目标,它使企业的经营得到保证。

这是真正的自由,法律底下的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