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切线证明及有关计算

圆的切线证明及有关计算

圆切线的证明及有关计算(一)
一、课标要求
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二、教学目标
1.归纳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切线长定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计算和证明;2.在计算与证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计算与证明。

四、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切线问题。

五、【基础知识回顾】
(一).切线的定义:
(二).切线性质:
圆的切线______于过切点的半径.
提醒:根据这一定理,在圆中遇到切线时,常连接圆心和切点,即可得垂直关系
(三).切线判定:
(1) 和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义)
(2) 经过半径的外端且______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判定定理)
(3) 如果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______,那么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提醒:1、在切线的判定中,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标出时,用判定定理证明(连半径,证垂直).
2、当公共点未标出时,一般可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来判定相切(作垂直,证半径). (四).切线长
(1)切线长定义: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两条切线的夹角
六.【典型例题解析】
考点一:与切线性质有关的计算
例1、(九上P122 1(4))如图,P A、PB切⊙O于A、B两点,且
∠P=70°,则∠C=_______.
分析:连接OA、OB,则OA⊥PA,OB⊥PB, 易得四边形
APBO的内角∠AOB的度数,从而可得∠C。

(变式)如图,P A、PB切⊙O于A、B两点,点C在⊙O上,
且∠ACB=50°,则∠P=_______.
例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8,O为BC
的中点,以O为圆心作半圆,使它与AB,AC都相切,切点分
别为D,E,则⊙O的半径为()
A.8B.6 C.5 D.4
分析:连接OD、OE,则OD⊥BA,OE⊥AC,根据切线长定理
得AD=AE,易得正方形ADOE;若设OD=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D2+BD2=BO2从而得到方程,通过解方程既得⊙O的半径。

【备考指导】解决与切线有关的求角度或线段问题的方法:当已知切线时,常作辅助线连接切点与圆心或寻找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或相关的三角函数知识计算线段长度;而在求角度时,往往与圆周角、圆心角有关,求解过程中有时需要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造与所求角有关的圆心角或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考点二:与切线判定有关的证明
例3.已知:如图, AB是⊙O的直径, ⊙O过BC的中点D, 且DE⊥AC于点E.
(1)求证: DE是⊙O的切线;
(2) 若∠C=30°,CD=10 cm, 求⊙O的直径.
分析:(1)若所证直线与圆的交点字母标出,则连接这条半径,证明这
条半径________所证直线;
(2)利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知识可求.
【备考指导】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①可以利用定义判定,
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若已知直线与圆有公
共点,连接过这点的半径,证明这条半径与直线垂直即可,可简述为:有切点,连圆心,证垂直;③若未知直线与圆的交点,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证明垂线段的长等于圆的半径.可简述为:无切点、作垂直、证相等.
七、中考链接
(一)基础达标训练
1.(13.河池)如图,⊙O的半径为3,P是CB延长线上一点,PO=5,PA切⊙O于A点,
则PA=.
2. (14.湘潭)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外一点,过C作⊙O的切线,切点为B, 连接AC交⊙O于D,∠C=38°,点E在AB右侧的半圆上运动(不与A、B重合), 则∠AED的大小是( )
A.19° B.38° C.52° D.76°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3.(12.玉林)如图,Rt△ABC的内切圆⊙O与两直角边AB,BC分别相切于点D,E,过劣弧DE(不包括端点D,E)上任一点P作⊙O的切线MN与AB、BC分别交于点M、N,若⊙O的半径为r,则Rt△MBN的周长为 ( )
4.(14.玉林)如图,直线MN与⊙O相切于点M,ME=EF 且EF∥MN,则cosE= .
5.(12.玉林改编)如图,以△ABC的BC边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连接AD交BC于F,若AC=FC.
求证:AC是⊙O的切线;
(二)能力提升
1.(14.无锡)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切线,切点为
D ,CD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C ,∠A=30°,给出下面3个结论:
①AD=CD ;②BD=BC ;③AB=2B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3
B .2
C .1
D .0
r A 2
5 D. 2r . C r 23 B.r
.
2.(14.内江)如图,Rt△ABC中,∠ACB=90°,AC=4,BC=6,
以斜边AB上的一点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分别与AC、BC
相切于点D、E,则AD为()
A.2.5 B.1.6 C.1.5 D.1
3.(1
4.贺州九下P102第11题变式)如图,AB,BC,CD分别与⊙O相切于E,F,G,且AB∥CD,BO=6cm,CO=8cm.
(1)求证:BO⊥CO;(2)求BE和CG的长.
4.(13.南宁)如图,在△ABC中,∠BAC=90,AB=AC,AB是⊙O的直径,⊙O交BC于点D,DE ⊥AC于点E,BE交⊙O于点F。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求tan∠ABE的值;
(3)若OA=2,求线段AP的长。

5.(14.南宁)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以斜边AB上的点O为圆心的圆分别与AC,BC相切与点E,F,与AB分别交于点G,H,且EH的延长线和CB 的延长线交于点D,则CD 的长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