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及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部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屏息(bǐng)倒叙(dào)丢三落四(là)臧否人物(pǐ)B.场院(chǎng)对峙(zhì)数见不鲜(shuò)螳臂当车(dāng)C.渐染(jiàn)晃动(huǎng)宁缺毋滥(nìng)量体裁衣(liàng)D.答复(dá)纰漏(pī)吹毛求疵(cī)恪守不渝(gé)2.下列各句中字形都是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趋之若骛不经之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B、逃之夭夭前仆后继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C、鼠目寸光满不在乎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D、疾恶如仇记忆尤新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进动物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悠悠的,显得可爱。
②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④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A.尤其清静从而演练B.非常清静进而演习C.非常清净从而演练D.尤其清净进而演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当今社会,环保意思、环保观念已深入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蔚见大观,层出不穷。
B.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C.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速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
D.今年的节日祝福一改往日的无声和黑白面孔,绘声绘色的彩信祝福越来越收到手机用户的喜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广州市容不仅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而且市民也变得更守规范,更讲文明。
B.当今社会上制假、贩假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其根本原因是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造成的,应引起我们反省。
C.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高山生态环境中的许多植物无法在原生长地生存,正向更高海拔逃生,以寻找新的栖息地。
D.新型的DNA流感疫苗,疗效好,安全性高,适用性广,价格低廉,满足同时抵御多种禽流感病毒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你让小学生用榜样造句,他会很快道出一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什么是榜样,他们也许并不领悟其中的意味。
B.高考复读生越来越多,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正常发挥水平,但没考上理想院校。
另一类是没有正常发挥水平,希望来年再考。
C.某报刊登的《越来粤香还是越来越湘》一文这样写道:喜欢吃辣的广州人越来越多,并且吃出了无辣不香的一族。
D.你们放开我让我进去多救一个人救援队员小张情绪激动,哭喊着,用断断续续的声音对紧拉着他的同事说。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反问)B、农民们都说:看见这些鲜绿的禾苗,就嗅出面包的香味来了。
(比喻)C、读点鲁迅。
(借代)D、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
(夸张)8、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语词语使用的一项是()A.你对令尊的问候,我一定丝毫不差的转达。
B.我的书橱里有中学语文老师赠送的一套《契诃夫文集》,扉页上写着林红同学惠存几个遒劲的大字。
C.你的来信中有几处用词不当的地方,我都一一雅正了。
D.请放心,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会鼎力相助的。
二、现代文阅读我国深水油气探测关键技术获突破性进展日前,我国海域深水区精确定位的超长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及高精度的重、磁、震联合质量监控的综合地球物理测量技术获得成功,在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获得了高质量的深部地层反射信号和有关资料。
这一技术将为客观认识深水区区域盆地构造、深部基础地质条件等提供高精度的地球物理信息,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深水油气勘探能力,拥有有效解决深水油气勘探的地球物理采集技术。
4月18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探宝号船完成国家863计划海上试验,返回广州。
6月2日,这项成果通过了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专家组验收。
针对国际海洋石油勘探向深海进军的趋势,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开展了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南海深水油气关键技术及装备重大项目,下设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处理及联合解释技术课题。
课题从2007年开始启动,从勘探技术方法入手攻关,开展重力、磁力和地震联合采集、处理技术研究,开发重力、磁力和地震综合反演解释技术等一系列有关深水油气地球物理探测关键技术,以初步建立适应中国南海特点的深水大型油气盆地勘查及综合评价技术系统。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这一课题的承担单位。
今年3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探宝号船出航,前往南海北部执行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技术的海上试验,共完成试验测线217公里和15条测线18个测线段1500多公里的正式采集工作量,采集成果全部达到科技部考核技术指标。
据首席专家介绍,通过海上试验,在两项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在我国首次实现了精确定位的超长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
航次拖带的二维地震工作段8100米,加前导段和弹性段等电缆长达8500多米,这是我国目前带尾标RGPS动态精度优于5米的精确定位的超长缆二维地震采集。
二是成功实现了高精度的重、磁、震联合质量监控的综合地球物理测量技术。
海上试验采用了海洋重力、磁力、地震三种方法同步采集,重力测量精度较高,在磁力测量增设了海底日变站,同步采集的精度绝大部分控制在0.1毫秒以内,远远优于目前规范所要求的1毫秒,废炮率极少,联合质量监控,提高了地震采集的总体调查精度,已形成富有特色的高精度综合地球物理测量技术。
目前,世界海洋油气的经济勘探深度可达4000米左右,我国南海500米3000米水深范围内的大部分空间勘探程度较低,这项技术将使我国在这些地区与领域取得解决深水油气问题的有效地球物理资料,地球物理勘探有效深度可达近万米,为国家海洋油气等战略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高技术支撑。
(《科技日报》2008年7月8日)9.下列属于我国深水油气探测关键技术获突破性进展的具体证据的一项是()A.日前,我国海域深水区精确定位的超长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及高精度的重、磁、震联合质量监控的综合地球物理测量技术获得成功。
B.使用这一技术在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获得了高质量的深部地层反射信号和有关资料。
C.这一技术将为客观认识深水区区域盆地构造、深部基础地质条件等提供高精度的地球物理信息。
D.这一技术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深水油气勘探能力,拥有有效解决深水油气勘探的地球物理采集技术。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今年3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执行的海上试验,共完成18个测线段l500多公里的正式采集工作量,采集成果全部达到科技部考核技术指标。
B.通过海上试验,精确定位的超长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和高精度的重、磁、震联合质量监控的综合地球物理测量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C.这次海上试验在我国首次实现了精确定位的超长缆地震采集技术,使用的所有电缆都长达8500多米,带尾标RGPS动态精度优于5米。
D.同步采集的精度目前规范所要求的是1毫秒,而这次海上试验同步采集的精度绝大部分控制在0.1毫秒以内。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开展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处理及联合解释技术课题,既是我国发展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国际趋势使然。
B.我国深水油气探测关键技术获突破性进展,将可能使我国海洋油气的经济勘探深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我国南海500米-3000米水深范围内的大部分空间勘探程度较低,而3000米以下水深范围勘探程度都较高。
D.这项技术将为我国海洋油气等战略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高技术支撑,这一技术一旦付诸实践,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油气资源危机。
三、古诗文(一)古诗鉴赏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升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12、对这首唐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诗题《寄左省杜拾遗》中的杜拾遗,即任左拾遗(谏官)的杜甫。
左拾遗属门下省,故称左省。
作者在中书省任右补阙(谏官),岑、杜既为同僚,也是诗友,因而寄诗以相慰。
B、首联中的丹陛与紫微都借指国君的宫殿,曹是古代的官署。
C、领联中的天仗,是指国君的仪仗队,御香是宫殿里燃烧的香。
D、尾联中阙事的阙通缺,即缺点或错误。
谏书的谏,是进宫献策的意思。
13、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表面炫耀每天朝见国君的盛况,实际上表露出无聊的生活与苦闷的心情。
B、白发悲花落,为虚度年华而叹息;青云羡鸟飞,还想展翅高飞,大有作为。
C、圣朝无阙事是反语,意含讽刺。
D、这首诗写得曲折隐晦,寓贬于褒,表面颂扬朝政,实际抒发内心的忧愤。
14、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绝句。
B、诗中每一联都是对偶句。
C、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D、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空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却不能如愿的悲观精神。
(二)默写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2、则胜负之数,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未易量。
3、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
4、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
四、文言文阅读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
少好学,仕郡奏曹吏。
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
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
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
慈问曰:君欲通章耶?吏曰:然。
问:章安在?曰:车上。
慈曰:章题署得无误耶?取来视之。
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
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
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
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
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
吏然慈言,即日俱去。
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
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