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 食用菌栽培设施及原料基质
第五章 食用菌栽培设施及原料基质
有些生产者对料水比有这样一个误区,认 为培养料的含水量越大,鲜菇的产量越高。理 由是食用菌子实体的含水量均在90%左右,这 些水份绝大部分来自培养料,所以认为培养料 含水量越大产量越高,特别是二茬菇的产量更 是如此。 表面上看很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问题, 就是菌棒发菌的质量。培养料含水量过大,由 于透气性差菌棒发菌的质量就差,菌丝自然长 得不好,出菇时产量当然也不会高。 所以,含水量过高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 减产。为此,拌料时料水比一定要合理,做到不 大不小最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可宁干勿湿。
如以亩产500kg稻谷大约可收到等量的稻 草,若用来栽培食用菌,按一般生产技术水平, 可产400kg菇类,相当于稻谷产量增加了一倍。 同时种植食用菌后的下脚料,又可做菌糠 饲料和肥料。据有关单位研究测定,收四茬平 菇的下脚料,由于菌丝酶的作用与原料相比, 纤维素可由36.6%下降到18.9%,蛋白质由 2%~3%提高到6%~8%,木质素可分解30%左 右。 我国幅员辽阔,大多数地区的气候条件都 可进行食用菌的周年栽培,菌物资源极为丰富。 为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五、培养料配方
(一)制定配方的原则
不同的原料栽培食用菌由于自身营养物 质含量的差别其产量有所不同。合理的配方及 添加适量的辅料对产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在制定配方时应注意二个问题: • ①针对每种菇对营养的需求特点,合理搭 配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做到碳素和氮素营养 平衡,达到一定的C/N(碳氮比)。一般 C/N为20︰1~40︰1的配比。 •
•
⑹ 石灰: 石灰可分为生石灰(CaO)和熟石灰 (Ca(OH)2),我们通常用的石灰为生石灰,主 要作用是调节酸碱度,添加量为1-3%。此外还可 用轻质碳酸钙(CaCO3),主要是对培养料的酸 碱度起缓冲作用。其添加量为1-3%。 • ⑺ 石膏: 石膏可分为生石膏和熟石膏。栽培食用菌通 常用的是生石膏(CasO3),添加量为1-3%。 • ⑻ 白糖: 一般为蔗糖(双糖),主要作用是增加栽 培初期的碳素,添加量应为1-2%。
喷水的方法采用轻喷勤喷、循环喷 水的方法,不可一次喷水过多,防止水 分流大料中,妨碍菌丝生长。
调水的具体标准是粗土已无白心, 质地疏松,手能捏扁土粒,手捏粘手, 此时粗土的含水量在20%左右。
其它菌类的覆土也可先喷透水,再 保持土层湿润。
四、添加剂 添加剂: 是用于增温发酵、抑制杂菌或刺激生 长的一类物质,主要有生物发酵剂、抑菌 剂(多菌灵、克毒灵、甲基托布津)、生 长调节剂(三十烷醇、萘乙酸、福菇肽)。
第五章 食用菌栽培设施及原料基质
第二节 食用菌栽培原料基质
主讲 王德芝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物质均来自 培养料,为此,栽培食用菌原料的营养与配方, 直接影响到其生物学效率。 食用菌栽培的原料基质可分为主要原料和 辅助原料。 主要原料包括菇树和耳树、工农业副产物 和下脚料、禽畜粪便、野草和树枝以及食用菌 栽培废料等,简称为主料。它们富含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食用菌生长的 主要营养源。 辅助原料在培养料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对 整个培养料的营养起着重要调节与平衡作用的 原料,我们简称为辅料。 此外,还有覆土、其它添加剂等。
•
•
•
•
⑶ 玉米芯: 在棉籽皮、木屑缺乏地区,可采用玉米芯 为主料栽培食用菌。 实践证明,玉米芯作为主料熟料栽培木腐 食用菌其效果远远好于麦秸、稻草、玉米秸 、 棉花秸 、杂草等。 其特点为:透气性好,持水力强,含氮量 低,质地疏松,营养后劲不足。为此,栽培实 践中应添加一定量的辅料。 玉米芯作为主料或辅料栽培食用菌,使用 前可先将其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然后用1%的石 灰水提前浸泡一夜,使之充分吸水并软化。
(二)、覆土的杀虫灭菌处理 为了防止覆土中带入害虫、杂菌,要严格 消毒灭菌,可采用下列处理方法。 • ①用10%甲醛溶液及1%的杀虫剂溶液洒在土 粒上,1000kg土用以上两种农药各2--4kg,喷洒 后拌匀,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两天,利用农药 挥发出的气体杀死病菌与虫卵。 • ②用泥土质量1%--2%的石灰拌人泥中,杀 死线虫等害虫。由于菇房的覆土量大,且对覆 土的质量要求较高,如在覆土期遇到长期下雨 等不良天气,往往延误覆土,影响产量。因此, 蘑菇菌床所需要的覆土必须在覆土前及早准备, 并晒干贮藏备用。
•
②对于通气性较差的原料,可适当添加 透气性较好的原料。以棉籽皮为主料可适当 添加5-10%麸皮,0-5%玉米粉;木屑为主料 可添加15-20%麦麸,5%以上的玉米粉;玉米 芯为主料可添加15%以上麦麸,5%以上的玉 米粉。 • 在高温季节一定注意玉米粉的添加量, 其原则是少加或不加。如果以细木屑为主料 还要添加10%以上的玉米芯以利通气。 • 生产实践表明,对于许多原料而言,只 要我们添加适量的辅料,做到营养均衡,配 方合理,就会得到很理想的产量。
⑵ 本屑: 木屑是仅次于棉籽皮的优质培养料。实践证明,颗 粒状的粗木屑优于细木屑;硬杂木屑优于软杂木屑;针 叶树旧木屑优于新木屑。 对于大多数食用菌来讲(灰树花除外)阔叶树旧木 屑均优于新木屑。需要注意的是:阔叶树的旧木屑一定 不能腐烂变质,霉变结块,而是指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存放时间较长的木屑或旧木材所产生的新木屑。 针叶树的新木屑一定要经过处理才能用于生产。处 理方法一般将针叶树新木屑在露天场地堆积半年以上, 在此期间应不断向上喷水,使之风吹日晒自然发酵,逐 渐改善其物理及化学性状,使一些不利于菌丝生长的芳 香性物质和树脂等得到分解和挥发。 如果以木屑为主料栽培食用菌须添加一些辅料才能 获得高产。
•
⑶ 米糠: 是指水稻或谷子的细米糠,也是越新越好, 主要作用是增加氮素。其作为辅料栽培食用菌的 效果亦很好,一般添加量为5-15%。 • ⑷ 黄豆粉: 将大豆粒粉碎成米粒大小我们称之为黄豆粉。 主要补充培养料的氮源,其蛋白质含量高。作为 辅料黄豆粉添加量应为2-3%,也是越新鲜越好。 高温季节可少加些,低温季节可多加些。 • ⑸ 粕饼: 有些农副产品榨油后的下脚料,如花生饼、 豆饼、芝麻饼、菜籽饼等。主要补充培养料的氮 源,其蛋白质含量高,还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 但要控制添加量,一般应为0.5-2%为宜。
二、辅助原料
• 用于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或微量元素, 改善化学、物理状态的一类物质,用量较小, 一般称为辅料,常用的辅料一般有以下几种: • 1. 天然有机物质 主要用于补充主料中有机态氮、水溶性碳 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成分,如糖、米糠、麸皮、 玉米粉、蚕砂、蛋白胨、酵母膏(粉)、麦芽 根、大豆粉、玉米糠、高粱糠、谷壳糠等。 • 2. 化学含氮物质用于补充主料中的氮素营 养,如尿素、硫铵等。 • 3 .无机盐用于补充主料中的矿质元素,调 节酸碱度,改善化学、物理状态,如石膏、碳 酸钙、石灰、过磷酸钙、硫酸镁等。
(三)覆土的具体方法是 先覆粗土一层,铺满料面,以不见 料为标准,并用中土(介乎粗土与细土之
间的土粒)填满粗土的缝隙,以防止调水
时水分渗入培养料内,造成料内菌丝萎
缩,最后铺上一层薄细土。
(四)、覆土层的调水
双孢蘑菇覆土多采用先将粗土预湿,然后 在2-3天内调粗土水分。一般覆粗土1~2天内开 始调水,连续调水3天。 在用水量上掌握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 即第一天调水2.5~3.5kg/m2,第二天调水 4.5kg/m2,第三天调水2.5~3kg/m2,3天内共 调水l0—11kg/m2。如土料干的调水量还可增加 到13.5k/m2。
六、秸杆在食用菌产业中的应用
(一)、我国的秸杆资源 农作物籽粒、秸杆、根茬的比率一般为5: 3:2。在我国农作物生产的有机物质仅有25% 被人类直接利用,其余75%的秸杆、根茬、叶、 秕壳、残渣等有机物质被当废物或是只有一次 利用。 中国每年大约有4590.97亿kg。如果根据生 态经济学的原理,按照大循环多层次增值的利 用方式,那么50kg稻草可得到2.1kg肉类、40kg 菇类和60kg含有N、P、K的高效有机肥料。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辅料
• ⑴ 麸皮: 麸皮是栽培各种食用菌最常用的辅料,它的 作用主要是增加培养料的氮源,其蛋白质含为 11-13%。麸皮的添加量一般为5-20%且越新鲜越 好。 • ⑵ 玉米粉: 将玉米粒粉碎成米粒大小我们称之为玉米 粉。。玉米粉也是常用的辅料之一,它的作用 是增加培养料的碳源和维生素。作为辅料玉米 粉添加量应为2-5%,也是越新鲜越好。高温季 节可少加些,低温季节可多加些。一般来说, 添加了玉米粉就没必要再添加糖类。
•
3 .禽畜粪便 一般多作为双孢蘑菇、大肥菇、草菇、 鸡腿蘑等粪草菌的栽培主料。常用的有马 粪、牛粪、猪粪、鸡粪等。 • 4 .野草与树叶 一般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与 其他主料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 5 .食用菌栽培废料 也就是一般栽培过香菇、平菇、银耳、 金针菇、草菇等的废料称为菌糠,仍含有 多量的纤维素等有机物,可再次用它栽培 食用菌,用量可达50-80%。
(一)、覆土的选择
•
覆土的性质往往影响到出菇的迟早与 产量的高低。 • 澳大利亚的蘑菇农场目前多采用泥炭 土作覆土材料。 • 泥炭苔藓是最理想的覆土材料,与土 壤河泥等材料相比,泥炭苔藓的吸水量要 高得多。
目前,我国蘑菇栽培上所用的覆土,根据土 粒的大小,分为粗土与细土。 粗土直径2cm左右,其质地以壤土为好,要 选毛细孔多、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持水 量大、且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的土壤作覆土材料, 以利于蘑菇菌丝穿透泥层生长。菇房每平方米床 面约需粗土35kg。 细土直径约为0.5cm,如黄豆大小,每平方 米床面需细土20kg左右,其质地以稍带粘性的壤 土为宜,因床面的泥层上经常喷水,稍带粘性的 土粒喷水后不会松散,也不会造成床面板结的现 象,如细土选用砂性土,床面喷水后泥粒变得松 散,造成床面泥层板结,直接影响到土层的通气 性,不利于菌丝的生长,也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三、覆土
• 有些菌中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覆土, 并且有“不覆土不出菇”的习性。常见 的有双孢蘑菇、鸡腿菇、竹荪、天麻等 等。 • 此外,多数食用菌都可覆土栽培, 一旦覆土,生长壮,产量高。 • 因此,覆土也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 原料基质。下面以双孢蘑菇为例说明对 覆土的选择要求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