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栽培教案

食用菌栽培教案

食用菌栽培教案《食用菌栽培》教案单元名称第一章食用菌概述第一节食用菌概念第二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第一节食用菌概念一、食用菌概念食用菌是指人们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

具体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胶质或肉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并能食用或药用的菌类。

菇、菌、蕈、蘑、耳二、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现状1 .栽培历史介绍我国国食用菌栽培历史目前进行较大面积栽培的约20 多种。

如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草菇、金针菇等为普遍栽培的种类。

2 .现状①生产现状菌种优化、专业化生产,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反季节栽培、周年生产,人工控制光、温、湿等因子,代用料栽培为主要形式②经营现状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第二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一、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一)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1 .食用价值食用菌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2 .药用价值食用菌中具有的多糖类和蛋白多糖及抗生素,能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 .经济价值栽培原料来源广泛,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

生物学效率高80%-120% ,生物学转化率= 子实体鲜重/ 栽培基质干重*100%食用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二、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介绍我国和世界食用菌产业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概括总结:学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基本知识部分,如食用菌栽培历史、生产经营状况、栽培意义和发展前景等;二是基本理论部分,即食用菌的概念,生物学转化率等。

第二章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一、食用菌形态1. 菌丝体的形态、功能介绍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及锁状联合结构具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

分布基质内2. 子实体形态、功能介绍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具有食用、贮存、繁殖功能。

分布基质外,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等,因种类不同而异3. 菌丝的组织体介绍菌索、菌核、菌丝束、菌膜和子座的形态、特点二、食用菌的分类介绍食用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强调食用菌是属于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的菌类简单介绍食用菌的种类绝大多数食用菌和广泛栽培的食用菌都是担子菌,在我国的40个科,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群,即耳类、非褶菌类、伞菌类和腹菌类。

少数食用菌属于子囊菌,分别属于6 个科。

概括总结:食用菌菌丝体(基质内,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单核菌丝、双核菌丝锁状联合子实体(基质外,有食用、贮存、繁殖功能)操作内容:(一)食用菌菌丝形态观察1. 制片2. 显微镜观察3. 绘制草图(二)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学习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箱的使用参观实验室并介绍各种实验设备和设施的结构及功能,概括总结:要求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看到次生菌丝的锁状联合结构,对于菌丝过密而看不清的,要求重做。

草图画在实训手册上。

掌握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箱的使用操作练习:超净工作台使用,恒温箱温度调节,熟悉高压灭菌锅各部件课前准备实验中的菌丝需要提前7 天培养好。

事先做平板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以无菌操作规程插入盖玻片,接入平菇母种,24℃下培养第二节食用菌的营养生理第二节食用菌的营养生理食用菌的营养1 .碳源:凡用于构成细胞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

介绍生产中常用的碳源2 .氮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氮源。

介绍生产中常用的氮源3 .无机盐磷、硫、钙、镁、钾、铁、铜、锌、锰、钴、钼等介绍生产中常用的无机盐种类4 .生长因子主要指维生素、氨基酸、核酸类等物质二、食用菌的生理类型介绍腐生、寄生、共生菌及特点,强调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多是腐生第三节食用菌的理化环境主要讲授食用菌生长发育中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控制适宜环境的方法措施温度讲授食用菌对温度的要求,强调耐低温特点,各生育期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化期的变温结实和恒温结实性,调控措施二、水分和湿度培养费料适宜的水分含量,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对空气湿度要求,调控措施三、光照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要求不同光线强度,调控措施四、氧气与二氧化碳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对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要求,通风的必要性,调控措施五、酸碱度食用菌对栽培料中酸碱度要求,调控措施概括总结:食用菌营养:碳源、氮源、食用菌的C/N 、无机盐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第二节接种与培养环境的消毒与灭菌培养基质的消毒与灭菌首先介绍消毒、灭菌、防腐、除菌的概念一、热力灭菌1 .高压蒸气灭菌讲授灭菌原理和方法步骤,强调灭菌条件压力指标:液体培养基1.1Kg/cm2 或0.11*106pa 30 分钟固体培养基:1.5Kg/cm2 或0.15*106pa 2 小时2 .常压蒸气灭菌方法描述常压蒸气灭菌设施与设备灭菌时间:熟料100 ℃ 6-24 小时半熟料2 小时。

3 .其它灭菌方法介绍二、拌药消毒常用药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种与培养环境的消毒与灭菌介绍消毒药品和使用一、消毒杀菌剂二、表面消毒杀灭三、室内空间杀菌四、接种环境除菌五、室外环境消毒概括总结:消毒:应用于培养环境、接种环境的空间除菌. 用化学药剂喷洒或熏蒸,紫外灯照射等方法。

灭菌:应用于培养料、培养基和接种工具的彻底除菌。

有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

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第一节食用菌菌种的概念和类型一、菌种的概念解释:原意是指孢子(相当于植物的种子),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将经过人工培养的纯菌丝体連同培养基质一同叫做菌种。

二、菌种的类型讲授母种、原种、栽培种(又分别称为一、二、三级的菌种)的制种作用、使用容器和应用第二节食用菌制种条件一、食用菌制种程序图解制种程序二、制种的基本设备和条件用照片展示各种设备,并讲授其功能和应用技术概括总结:食用菌菌种的概念和类型母种:将纯菌丝体或孢子在试管培养基中繁殖而成。

可以繁殖原种,也适宜菌种保藏。

原种:母种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而成。

这一过程增强菌丝对培养环境的适应性,又起到扩繁的作用。

原种可以直接出菇。

栽培种:由原种扩繁而成。

主要是为了扩繁,为生产提供足够的菌种。

第三节培养基制备一、培养基的概念和种类1 .概念:培养基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各种营养物质,以供给食用菌生长繁殖的基质。

2 .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固化培养基讲授它们个自优缺点二、母种培养基这部分简述制作原理和方法,制作技术通过实训完成,三、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四、液体菌种培养基简述制作原理和方法,制作技术通过实训完成第四节食用菌菌种分离强调菌种分离是菌种纯化的基本方法,是制种的重要环节。

菌种分离: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种木分离一、接种箱和超净工作台的使用二、无菌操作及转管三、菌种的分离1 .组织分离法选择头潮菇,菌肉肥厚,形正,未散孢,八分成熟的种菇。

消毒接种培养纯化试验2 .孢子分离法主要讲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菌种分离技能在实践课教学中学习.概括总结:课堂教学主要是了解一些培养基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各级菌种繁殖有效代数及扩繁数量,主要技术要在实训课中学习。

第五节食用菌菌种制作这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实践课来完成,下面仅介绍制种的工作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展示菌种制作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绍不同培养基的选择第六节菌种培养主要讲授在菌种培养过程中对空气、温度、湿度、光线、培养时间和定期检查方面的要求第七节菌种质量鉴定菌种质量的鉴定一般是从菌种的纯度、长势、颜色、菌龄、均匀度和出菇快慢等6 方面进行鉴定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出菇试验。

一、母种质量鉴定二、原种和栽培种质量的鉴定第八节菌种保藏与复壮一、菌种保藏通常采用干燥、低温、冷冻、缺氧和真空保藏,即使生命处于休眠状态。

二、菌种复壮菌种复壮是使生活力降低的菌种恢复或提高到原有健壮的程度。

概括总结:菌种生产中的几项技能:各级菌种的培养基制备,母种扩繁和无菌操作,高压灭菌,无菌室、无菌箱消毒灭菌,原种、栽培种接种,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知识拓展:实践活动走访食用菌企业或食用菌栽培户,了解各级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和制种条件及经常出现的问题。

思考练习优良有母种、原种、栽培种一般符合哪些要求?如何进行母种接原种,原种接栽培种?操作内容:1 .配方母种培养基配方(本次实验选用PDA 培养基)2 .每组做1000mL 培养基,全班共做4000mL ,要求每人分装5 支试管,扎好梱后一起灭菌。

3 .操作步骤称量各种材料和药品,煮汁,过滤,融琼脂,分装试管,包捆,灭菌。

灭菌后趁热摆斜面。

4 .注意事项①煮马铃薯至熟而不烂②装入试管中培养基的量为试管容积的1/5-1/4③灌装时尽量避免培养基粘附在管口及管壁上④试管竖直装在铁筐中,放入高压锅内进行灭菌⑤当锅内产生一定蒸气压力达0.05MPa 时进行排气,排尽气后关好排气阀。

当蒸气再上升至0.11~0.12MPa 或1.1~1.2kg /cm2 时,调节气体排放,保持此压力30 分钟。

概括总结:本次实训操作规程按实训指导要求进行,分组做好培养基后一起灭菌,灭菌过程要在老师指导下认真进行,要求全班同学都在现场,认真学习操作规程,灭菌后大家一起摆斜面。

技能训练:利用课余时间每组再做一次课前准备1. 设备及器具:高压灭菌锅、电炉子、铝锅、天秤、试管、量筒、漏斗、漏斗架。

2. 材料和药品:马铃薯、琼脂、葡萄糖、棉塞、纱布等。

课后作业完成实训报告,内容要求:实验题目、主要内容、实训目的、方法原理、操作程序、结果或结论、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食用菌菌种生产讲解内容:1. 要求学生带口罩2. 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消毒(紫外线灯)方法及无菌箱消毒方法3. 无菌操作示范(先在实验室做,学生练习,然后再实际演练)操作内容:(按照实训指导进行操作)1. 母种扩繁每人扩繁5 支试管指导学生对几个关键技术要正确操作①进入无菌室后,用75% 的酒精棉球擦手和接种工具②点燃酒精灯,将接种针顶端烧红,并使整支接种棒在火焰上穿过③用右手小指夹住试管培养基棉塞拔出并不扔掉④挑取黄豆大小的菌丝琼脂块,迅速移入到试管培养基的中央⑤动作要快⑥将棉塞在火焰附近烘烤一下,塞住试管口,要塞紧⑦左手拿的菌种试管一直保持不动,试管口对准火焰⑧火焰封口⑨接种后贴上标签2. 母种培养恒温箱调试,按菌种的种类设定温度概括总结:本次实训分两部分进行,先是无菌操作训练,不记成绩,然后每人转接5支试管,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检验操作效果,记成绩。

通过试管转接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母种扩繁的操作基本正确,能够保证无污染。

技能训练:要求每人转空管理体制10 支知识拓展:详细看一看超净工作台的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课前准备1 .设备及器具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和接种器、酒精灯及接种器具。

2 .材料和药品菌种(母种)、试管培养基、无水酒精、75% 酒精及棉球。

3 .菌种准备在实验课前15 天要将母种转接好,培养好后做为学生实验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