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旅游法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旅游法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旅游法教程P5旅游法:广义上是指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P20旅游法制建设的特点:(1)立法规范的内容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2)旅游法制的形式有所提升。

(3)规范的范围由单一到综合、由传统转向新兴领域。

(4)某些领域的旅游法制渐成体系。

(5)地方旅游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6)《旅游法》立法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旅游法制建设的问题:滞后性、应急性、片面性、法律层次低、执法主体缺失、公民意识问题等。

P31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即法律关系的实际参与者。

通常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组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1)物,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或其他物质财富。

这些物品或物质能为人们所控制,并且具有经济价值。

(2)行为,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例如,服务行为,管理行为。

(3)智力成果,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智力活动中创造的成果。

(4)信息,指反映旅游活动发生、变化和特点的各种消息、数据、情报和资料等。

(三)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反映着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要求,决定着旅游法律关系的实质。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义务,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负有义务者必须依法按权利享有者的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

P43旅游活动中代理权的行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代理人取得代理权的根据是被代理人的委托、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或指定机关的指定。

由于代理关系发生的根据不同,代理分为:委托代理、职务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在旅游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委托代理。

旅游活动中的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而进行的代理。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法律行为,代替被代理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应正确行使代理权,做到亲自进行代理活动,不得擅自转委托;必须在维护被代理人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代理权,不得滥用代理权;在代理权限内行使代理权,不得无权代理,不得接受正当报酬以外的其他利益。

P59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安全保障权安全保障权是指旅游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安全保障权包括生命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

安全保障权是旅游消费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为保障旅游消费者安全权的实现,旅游经营者应当做到:①确保商品和服务符合安全要求。

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具有人们合理期待的安全性。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符合标准,即被认为具有安全性,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对于暂时没有标准的,应保证不存在不合理的危险,符合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要求。

③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商品和服务,要事先向旅游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标明或说明正确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方法。

④发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严重缺陷,即使旅游者采用正确使用方法仍可能导致危害的,应及时告知旅游者,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⑤提供的消费场所应当具有必要的安全保障。

(二)知情权(三)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权,是指旅游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利。

旅游者的自主选择权的内容是: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的品种或者服务的方式;自主决定是否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在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自主选择权的特征是:①旅游者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必须自愿,自愿是行使自主选择权的基础。

买与不买,买这种还是买那种商品,最终取决于旅游者的购买决策。

因此,任何违背旅游者自由意志使其做出消费选择的行为,都是对旅游者自主选择权的侵害。

②自主选择权是一种相对权。

因此,旅游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行为,必须是依照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侵害国家、集体、他人合法权益的合法行为。

③旅游者自主选择权的行使不排除经营者向旅游者进行商品、服务的介绍和推荐。

买与不买,接受与不接受取决于旅游者的自主意志,经营者的介绍、推荐行为有助于旅游者更多地了解将要购买或者接受的商品的性能和用途、服务的真实情况。

(四)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是指旅游者在与经营者进行的消费交易中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旅游者的公平交易权的内容包括:①交易行为的发生是在合理的条件下进行的;②交易的结果可以达到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的预期目的;③公平交易是交易双方协作完成的;④公平交易的实现条件是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以及拒绝强制交易。

公平交易的核心是旅游者可以以一定的货币换得同等价值的旅游商品和服务,这是衡量旅游者的利益是否得到保护的重要标志。

经营者的义务:①自觉履行合同义务,按合同约定的期限、路线、航班、车次和标准提供交通工具、住宿、接送、导游讲解、商品选购、娱乐服务等,不得在合同中规避义务,违反公平条款;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限制旅游者权利,并减轻、免除其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②履行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义务。

③旅游经营者在收取旅游费用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价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有关旅游收费标准。

(五)索赔权(六)结社权(七)获取知识权(八)受尊重权(九)监督权P119我国旅游企业劳动合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二)约定不公平的条款(三)维护职工利益的损害(四)人员流动对企业利益的损害P136旅行社分支机构的设立(一)分支机构的管理1.旅行社分支机构的类别及法律属性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是企业法人依法在一定区域内设置的、隶属设立企业并在设立企业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营单位,旅行社分支机构包括旅行社分社(以下简称分社)和旅行社服务网点(以下简称网点)。

分社和服务网点不具有法人资格,以设立分社、服务网点的旅行社(以下简称设立社)的名义从事《条例》规定的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的责任和后果,由设立社承担。

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其民事责任由设立社承担,设立社应当加强对分社和服务网点的管理:1)与分社、服务网点的员工,订立劳动合同;2)对分社实行统一的人事、财务、招徕、接待制度规范;对服务网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统一招徕和统一咨询服务规范。

实践证明,适应旅行社业务跨地域经营的特点,放开搞活,鼓励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有利于形成网络经营;方便旅游者的就近报名参游;有利于促进全国统一的旅游大市场的形成,提高旅行社的整体接待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旅行社集团。

2.设立分支机构的备案登记根据《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设立分社和服务网点的旅行社,在向分社或者服务网点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分社或者服务网点设立登记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持规定的文件向分社或者服务网点所在地与工商登记同级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领取备案登记证明。

这表明:1)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履行备案登记手续;2)申请备案的主体是设立分支机构的旅行社;3)备案的行政机关是与工商登记同级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同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向上一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4)申请备案的期限是设立登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5)领取相应备案登记证明。

“备案”是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

(二)旅行社分社的设立1.设立分社的条件旅行社分社,是指旅行社设立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以设立社名义开展旅游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

设立分社应符合下列条件:1)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场所符合法定要求;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营业设施符合法定条件。

此外,分社的名称中应当包含设立社名称、分社所在地地名和“分社”或者“分公司”字样。

设立分社的区域范围。

旅行社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需要广泛开展旅游业务,在不同地域设立分社,《条例》据此规定:分社的设立不受地域限制。

但分社不得设立服务网点。

分社的经营范围。

分社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据此,分社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设立分社的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2.设立登记与备案登记⑴设立登记。

旅行社设立分社的,应当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向分社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

这表明:申请办理设立等级的主体是拟设分社的旅行社;办理设立登记的机关是分社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文件是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

⑵备案登记。

旅行社设立分社的,应当在设立登记之后持法定文件办理备案登记。

法定文件包括:设立社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分社的《营业执照》;分社经理的履历表和身份证明;增存质量保证金的证明文件。

(三)服务网点的设立1.设立服务网点的条件服务网点,是指旅行社设立的,为旅行社招徕旅游者,并以旅行社的名义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的门市部等分支机构。

设立服务网点是旅行社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旅行社必然要建立自己的服务及营销网络,通过合理布点,方便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所以服务网点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设立社揽客。

设立服务网点应符合下列条件:服务网点应当设在方便旅游者认识和出入的公共场所,其面积和设施、设备应当满足招徕、咨询服务的需要。

服务网点的名称、标牌应当包括设立社名称、服务网点所在地地名等,不得含有使消费者误解为旅行社或者分社的内容,也不得作易使消费者误解的简称。

关于设立服务网点的区域范围,应当在设立社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行政区划内。

该规定适用于自治州、市、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置行署的地区。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和海南省旅行社设立服务网点的区域范围,由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2.设立登记与备案登记⑴设立登记。

旅行社设立服务网点的,应当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向服务网点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

这表明:申请办理设立登记的主体是拟设服务网点的旅行社;办理设立登记的机关是服务网点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文件是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

⑵备案登记。

旅行社设立服务网点的,应当在设立登记之后持法定文件办理备案登记。

法定文件包括:设立社的旅行社业务敬业许可证副本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服务网点的《营业执照;服务网点经理的履历表和身份证明。

P143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含义及其所有权归属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根据《旅行社条例》的规定,由旅行社在指定银行缴纳或由银行担保提供的用于保障旅游者权益的专项资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