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A. 中性氧化铝B. 凝胶C. SiO2D. 聚酰胺E. 硅藻土2.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成分常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担体是A. 三氧化二铝B. 纤维素C. 硅藻土D. 硅胶E. 聚酰胺3.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A. 10% 硫酸—乙醇溶液B. 茚三酮试剂C. 硝酸钠试剂D. 硫酸铜试剂E. 改良碘化铋钾试剂4.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B. 薄层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E. 分光光度法5.不宜采用直接称重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类型是A. 强碱性生物碱B. 弱碱性生物碱C. 挥发性生物碱D. 亲脂性生物碱E. 亲水性生物碱6.生物碱成分采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主要依据是A. 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B. 生物碱在醇中的溶解度C. 生物碱在低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D. 生物碱在酸中的溶解度E. 生物碱pKa的大小7.使生物碱雷氏盐溶液呈现吸收特征的是A. 生物碱盐阳离子B. 雷氏盐部分C. 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络合物D. 丙酮E. 甲醇8.生物碱雷氏盐比色法溶解沉淀的溶液是A. 酸水液B. 碱水液C. 丙酮D. 氯仿E. 正丁醇9.含有下列药材的中药制剂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是 A.黄连 B.麻黄C.防己D.附子E.黄柏10.雷氏盐(以丙酮为溶剂)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A.360nmB.525nmC.427nmD.412nmE.600nm11.苦味酸盐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A.360nmB.525nmC.427nmD.412nmE.600nm12.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生物碱及染料存在状态的是A. 溶剂的极性B. 反应的温度C. 溶剂的pHD. 反应的时间E. 有机相中的含水量13.酸性染料比色法溶剂介质pH的选择是根据A. 有色配合物(离子对)的稳定性B. 染料的性质C. 有色配合物(离子对)的溶解性D. 染料的性质及生物碱的碱性E. 生物碱的碱性14.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A. 流动相中加二乙胺B. 调整流速C. 调整检测波长D.调整进样量E. 改变流动相极性15.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A. 调整流速B.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C. 调整检测波长D.调整进样量E. 改变流动相极性16.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A. 调整流速B. 改变流动相极性C. 调整检测波长D. 调整进样量E. 流动相中加入隐蔽试剂17.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A. 调整流速B. 调整进样量C. 调整检测波长D. 改变流动相离子强度E. 改变流动相极性18.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的中药是A. 陈皮B. 连翘C. 黄连D. 甘草E. 大黄19.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成分结构特点是A. 有羰基B. 醇羟基C. 叔胺D. 酚羟基E. 酯键20.生物碱用C18柱为固定相进行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常用的离子对试剂有 A. 十六烷基三甲基胺 B. 乙二胺C. 辛烷磺酸钠D. 三辛基胺E. 磷酸盐缓冲液21.木蝴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是A. 葛根素、大豆苷B. 黄芩苷、野黄芩苷C. 橙皮苷、新橙皮苷D. 杜鹃素、杜鹃乙素E. 桑皮素、桑黄素22.黄酮苷溶解性描述正确的是A. 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B. 易溶于苯、氯仿等,难溶于水、甲醇、乙醇等C. 易溶于水、甲醇、乙醇、苯、氯仿等D. 难溶于水、甲醇、乙醇、苯、氯仿等E. 酸水中溶解度较碱水中大23.常用于提取黄酮苷的溶剂是A. 氯仿B. 乙醚C. 甲醇-水或甲醇D. 氯仿-甲醇E. 氯仿-石油醚24.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A. 生物碱B. 皂苷C. 黄酮D. 蒽醌E. 有机酸25.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显色反应的试剂是A. 盐酸-镁粉B. 盐酸C. 甲酸钠D. 醋酸钠E. 三氯化铝或硝酸铝26.可使黄酮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位移的试剂是A. 甲醇钠B. 镁粉C. 硫酸钠D. 甲醇E. 盐酸27.硅胶薄层层析中适合分离黄酮苷的溶剂系统是A. 苯-甲醇(95:5)B. 苯-丙酮(9:1)C. 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D. 甲苯-醋酸乙酯(8:2)E. 甲苯-醋酸乙酯(20:1)28.聚酰胺薄层色谱分离黄酮类成分展开剂中常含有A. 氯仿B. 碱C. 醇、酸或水或三者兼有D. 石油醚E. 苯29.紫外区有强吸收的三萜皂苷是A. 人参皂苷Rg1B. 黄芪甲苷C. 甘草酸D. 柴胡皂苷aE. 三七皂苷R1 30.皂苷溶解性描述错误的是A. 可溶于水B. 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中C. 难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中D. 难溶于乙醚、苯中E. 易溶于水、正丁醇中31.可使酸性皂苷生成沉淀的盐是A. 硫酸铵、醋酸铝B. 氢氧化钡、碱式醋酸铅C. 硫酸铵、氢氧化钡D. 醋酸铝、碱式醋酸铅E. 硫酸铵、碱式醋酸铅32.可使中性皂苷生成沉淀的盐是A. 硫酸铵、醋酸铝B. 氢氧化钡、碱式醋酸铅C. 硫酸铵、氢氧化钡D. 醋酸铝、碱式醋酸铅E. 硫酸铵、碱式醋酸铅33.可从水提液中提取皂苷的溶剂是A. 氯仿B. 苯C. 甲醇D. 乙醇E. 正丁醇34.三萜化合物中与强酸显色反应呈阴性的是A. 全饱和的、C3位无羟基的化合物B. 含共轭双键的化合物C. 含单个双键化合物D. 所有苷元E. 所有皂苷35.硅胶薄层层析中分离三萜皂苷时,适宜展开剂系统为A. 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液B. 氯仿-乙醚(1:1)C. 苯-醋酸乙酯(1:1)D. 氯仿-丙酮(1:1)E. 环己烷-醋酸乙酯(1:1)36.含菲醌成分的中药是A. 大黄B. 虎杖C. 丹参D. 紫草E. 茜草37.含萘醌成分的中药是A. 大黄B. 虎杖C. 丹参D. 紫草E. 茜草38.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在比色法含量测定时常用的对照品是A. 大黄素B. 大黄酚C. 大黄酸D. 紫草素E. 1,8-二羟基蒽醌39.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测定时常用的显色剂是A. 盐酸B. 氢氧化钠-氢氧化铵 C. 氯化铵D.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E. 醋酸镁40.制剂中总蒽醌含量测定操作步骤正确的是A. 取样—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B. 取样—酸水解—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C. 取样—甲醇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D. 取样—水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E. 取样—甲醇提取—测定41.下列哪组属于萜类挥发性成分A.薄荷醇、薄荷酮、丹皮酚、樟脑、龙脑B.薄荷醇、薄荷酮、甲基正壬酮、茴香酮、苍术酮C.薄荷醇、薄荷酮、樟脑、龙脑、茴香酮D.樟脑、龙脑、甲基正壬酮、茴香酮、苍术酮E.丁香酚、樟脑、龙脑、茴香酮、苍术酮42.挥发油的比重一般在什么范围A.0.85~1.06 B.0.80~1.10 C.0.80~1.065 D.0.85~1.065 E.0.85~1.10 43.挥发油的折光率一般在什么范围A.1.43~1.61 B.1.40~1.60 C.1.43~1.70 D.1.43~1.71 E.1.40~1.70 44.加入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可产生蓝色、蓝紫色或绿色反应的化合物是A.醛类B.内酯类C.奧类D.酮类E.酚类45.可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是A.醛类B.内酯类C.酚类D.醌类E.奧类46.大多挥发油在何种酸存在下可与香草醛形成各种颜色的化合物A.浓硝酸B.高氯酸C.浓硫酸D.矿酸E.氢碘酸47.在挥发油鉴别反应中,常用的氧化剂有A.铬酸钠B.过氧化氢C.硝酸D.过氧化钠E.高锰酸钾48.挥发油的TLC鉴别中,常用的展开剂有A.甲苯、甲酸乙酯B.石油醚、正己烷C.石油醚、甲醇D.正己烷、乙醇E.乙醇、丙酮49.挥发油的TLC鉴别中,常用的吸附剂为A.硅胶、纤维素B.氧化铝、聚酰胺C.硅胶、硅藻土D.硅胶、氧化铝E.硅胶、大孔树脂50.在挥发油TLC鉴别中,喷2,4-二硝基苯肼试液,产生黄色斑点,则说明可能含A.醛、酚类化合物B.醛、酸类化合物C.酮、酚类化合物D.醛、酮类化合物E.内酯、奧类化合物51.挥发油的鉴别,加入异羟肟酸铁试剂,产生淡红色斑点,则说明可能含A.内酯类化合物B.酚类化合物C.酮类化合物D.醛类化合物E.酸类化合物52.挥发油的TLC鉴别,喷0.05%溴酚蓝乙醇溶液,产生黄色斑点说明含有A.醛类化合物B.醌类化合物C.酸类化合物D.皂苷类化合物E.蒽类化合物53.气相色谱法用于挥发性成分鉴别时,常用A.对照药材对照法B.阴阳对照法C.相对保留值对照法D.对照品对照法E.校正因子法54.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的含量,常用A.归一化法B.内标法归一化法C.归一化法外标法D.对照法归一化法E.内标法外标法55.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应首选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扫描法C.气相色谱法(TCD)D.气相色谱法(FID)E.GC-FTIR联用56.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用比色法测定,加入变色酸试剂是由于其中某些成分结构中具有A. 酚羟基B. 甲氧基C. 羧基D. 亚甲二氧基E. 羟甲基57.木脂素成分可用紫外光检测是因为A. 分子量较小B. 亲脂性较小C. 结构中有芳香核D. 结构中有亚甲二氧基E. 本身有颜色58.含有木脂素类的中药是A. 人参B. 厚朴C. 大黄D. 甘草E. 党参59.有机酸的提取分离方法有A.煎煮法、离子交换法和水蒸汽蒸馏法B.有机溶剂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和萃取法C.有机溶剂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和水蒸汽蒸馏法D.萃取法、蒸馏法和煎煮法E.色谱法、萃取法和蒸馏法60.有机酸的TLC定性鉴别常用的吸附剂有A.硅胶、聚酰胺B.硅胶、中性氧化铝C.硅胶、碱性氧化铝D.硅胶、硅藻土E.氧化铝、硅藻土61.有机酸TLC定性常用的显色剂有A.溴甲酚绿、溴酚蓝、茚三酮B.溴甲酚绿、溴甲酚紫、碘化铋钾C.溴甲酚绿、碘化铋钾、磷钼酸D.溴甲酚绿、溴酚蓝、磷钼酸E.溴甲酚绿、茚三酮、溴甲酚紫62.总有机酸的含量测定可用A.HPLC B.TLCS C.GC D.酸碱滴定法E.HPCE 63.具有何种结构的有机酸可用HPLC法测定A.具有羧基B.萜类C.饱和酸D.芳香族酸类E.二羧基酸64.环烯醚萜苷类成分TLC鉴别常用的吸附剂为A.硅胶G 、聚酰胺B.硅胶G、氧化铝C.聚酰胺、氧化铝D.大孔树脂、硅胶G E.硅藻土、硅胶G65.环烯醚萜苷的苷元含半缩醛结构易发生A.缩合反应B.氧化聚合反应C.配合反应D.加成反应E.偶合反应66.梓醇的测定方法不宜采用A.HPLC B.TLCS C.HPCE D.GC E.分光光度法67.香豆素的显色反应常用的是A.与金属离子的反应B.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C.异羟肟酸铁反应D.醋酐–浓硫酸反应E.与硫氰酸铬铵反应68.香豆素类化合物紫外吸收的λmax为A.300nm左右B.350nm左右C.200nm 左右D.400nm左右E.250nm左右69.香豆素类成分鉴别灵敏度较高的方法是A.化学反应法B.荧光法C.沉淀法D.薄层荧光法E.TLCS 70.可用GC法测定含量的香豆素成分是A.蛇床子素欧前胡素秦皮甲素B.蛇床子素欧前胡素秦皮乙素C.蛇床子素花椒毒素补骨脂素D.欧前胡素花椒毒素七叶苷E.欧前胡素蛇床子素花椒毒酚71.具有挥发性的是哪种萜类成分A.单萜B.二萜C.三萜D.四萜E.多萜72.芍药苷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A.HPLC B.GC C.TLCS D. .薄层–紫外法E.比色法73.银杏内酯常用的分析方法为A.GC B.HPLC C.TLCS D.比色法E.荧光法74.用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的含量,灵敏度最高的波长是A.223nm B.250nm C.318nm D.390nm E.395 nm75.多糖一般溶于何种溶剂中A 水B 乙醇C 丙酮D 氯仿E 乙醚76.多糖一般是由几个以上的一种或多种单糖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A 1B 2C 5D 10E 2077.下列哪一多糖不与碘形成有色化合物A 支链淀粉B 直链淀粉C 纤维素D 糊精E 糖元78.采用哪种溶液制备硅胶薄层板可使样品的承载量显著提高A 无机盐水溶液B 水C 羧甲基纤维素钠D 聚丙烯酸E 氢氧化钠7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常采用的检测器为A 紫外检测器B 荧光检测器C 氮磷检测器D 示差折光检测器E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80.车前子胶属于哪类成分A 生物碱B 黄酮C 皂苷D 多糖E 蛋白质(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答案,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