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导学案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2022年 3月20日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 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内涵的含义,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和方法、规则,正确认识内涵的含义,明确概念外延的关系,明确划分规则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二、教学重难点1、概念的特征2、明确概念的方法三、知识梳理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考点一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含义1.概念的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属性任何事物都有其性质,如太阳的明亮,山川的雄伟,英雄的伟大等。
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如大于、等于、支持、反对等。
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3.本质属性事物的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所谓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4.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点拨提示」区分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下事物的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
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例如,有思维、有语言、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这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因此是人的本质属性。
而有眼晴、有耳朵、有四肢这样的属性,并非只有人具有,因此是人的非本质属性。
误的是A.这个定义正确说明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B.按照这个定义,凡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都是人C.这个定义不能把人与其他动物严格区分开来D.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创造性劳动,不应仅从形体外观上给人下定义(解析)下定义就是用明的语句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
柏拉图给人下的定义没有正确揭示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A项评价错误,入选。
B、C、D三项评价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基本特征:具有内涵和外延。
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3.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4.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1)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
①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③交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上不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
①矛盾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②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点拨提示]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有些语词表达概念,有些语词不表达概念。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表达概念,如,“山”“河”“说”笑”“可以”“伟大”等。
助词、叹词等虚词不表达概念如“啊”“吗”“哎呀”等。
第二,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例如,“先生”这个语词,既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男士”,还可以指“尊者”等.(一)、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义(1)含义: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结构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3.定义的方法“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1)种差: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2)属概念:被定义项的属概念4.定义的逻辑规则(1)违反此规则的逻辑错误①定义过宽:指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②定义过窄:指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
(2)违反此规则的逻辑错误①同语反复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
②循环定义:定义项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
(3)违反此规则的逻辑错误否定定义: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
违反此规则的逻辑错误比喻定义:用比喻的方式来下定义。
[点拔提示] 正确理解“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错误称为“同语反复”,如“麻醉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在定义项“麻醉剂所起的作用”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麻醉”。
定义项也不能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循环定义”的错误。
如把“偶数”定义为“奇数加一所得的数”,再把奇数定义为“偶数加一所得的数”。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1.划分的含义及标准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
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2.划分的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组成一县(1)母项:被划分的概念。
(2)子项:从母项中分出来的种概念。
3.划分的逻辑规则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
作出正确的划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1)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相称性规则)违反此规则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性规则)违反此规则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同级性规则违反此规则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4.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1)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2)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典例]:下定义时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定义项。
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误。
下列定义犯了“同语反复”错误的是A.刑法是惩治贪污犯的法律B.营养学就是研究营养的科学C.原因就是引起结果出现的现象,而结果就是由原因引起的现象D.理性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而高级神经活动是人的理性活动[解析]惩治贪污犯的法律条文只是刑法的一部分,项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营养学”和“研究营养的科学是“同语反复”,B项符合题意;C项“原因”与“结果”互相定义,D项“理性活动”与“高级神经活动”互相定义,犯了“循定义”的错误的[答案]B四、课堂练习---知识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的的画“×”1.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2.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概念。
3.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4.“动物”与“马”存在种属关系。
5.“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6.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
()7.划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为几个部分的逻辑方法。
8.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语句中,“文学”是“艺术”的属概念。
9.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10.“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这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五、课后作业------综合拔高练1.“人”这个概念,方面,舍去了不同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只抓住“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如张三或李四) ,而指所有的“人”。
这表明( )①概念具有抽象性②概念具有生动性③概念具有概括性④思维具有间接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定义中,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的是①优秀运动员就是奔跑速度很快的人②商品是指劳动产品③哲学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最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④气象卫星就是从地球上发射的航天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山东诸城中学高二下月考,*)若A概念仅包含S、P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B概念包含X、Y、Z 三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则概念S与P、概念X与Y的外延关系分别是( )A.全同关系交叉关系B.矛盾关系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反对关系D.属种关系反对关系5.(2021山东诸城中学高二下月考,*)明确概念的外延关系,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
下列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与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相同的是( )A.在民主选举中,选票可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B.手机分为智能手机、非智能手机、时尚手机、商务手机C.哲学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D.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6.某大学寝室有8个人,3个是广东人,1个是北京人,2个是北方人,1个是保送生,3个是贫困生。
假设I上述介绍涉及该寝室的所有同学,则下列关于该寝室同学的说法与题干有矛盾的是()A.北京人既不是保送生也不是贫困生B.有两个贫困生是广东人C.保送的学生来自北方D.保送生是广东人7.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在逻辑上犯的错误是A.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B.在“古典的"后面,没有紧接着指出“现代的”C.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D.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8.(原创题)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它的各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思维方法。
下列语句属于正确划分的是()①-学年分为上学期和下学期②血亲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③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④医学上健康状况分为健康状态和不健康状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 *)一天,某市机关的马科长给顺风饭店赵经理发了一个通知:“今天上午十一点半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到你店参观并用午餐。
望做好准备,热情接待。
”赵经理为了弄明白到底有多少人到饭店就餐,就打电话问马科长,马科长不耐烦地在电话里说:“通知上写得很明白了,有六个兄弟单位的人。
”随后挂了电话。
马科长写的通知到底有没有错误?如有,错在何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 2 3 5 6 7 8A C C CB D C9.答案:马科长的通知有错误。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显然,马科长的通知并不明确。
“六个兄弟单位的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既可能是一个兄弟单位的六个人,也可能是六个兄弟单位的一些人;既可能是六个人,也可能不止六个人。
究竟有几个人并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