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选《营养早餐》活动方案——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四年级上册陈芳目录一、活动背景…………………………………………………1二、学情分析 (2)三、活动目标 (2)四、重点难点 (2)五、阶段规划 (3)六、时间安排 (5)七、课时安排 (5)一、主题生成 (7)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8)2.明确标准筛选问题 (8)3.范例引导转变课题 (9)4.自由结合二次分组 (10)5.小组建设精彩展示 (11)第二课时1.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14)课题生成阶段活动反思 (22)23(一)问卷调查法 (25).范例引导设计调查问卷 (25).小组讨论调查注意事项 (28)(二)访谈调查法 (31)3.范例引导设计采访提纲 (33)4.小组讨论采访注意事项 (33)5.模拟现场采访 (33)6.交流评价总结方法 (33)方法指导课活动反思 (34)37..回顾前段活动 (38).提出困惑找到对策 (41)3.谈收获说体会 (46)4.完善活动方案 (46)5.评选“金点子奖”和“最佳倾听奖” (46)活动实施阶段活动反思 (49)四、成果展示 (50).各小组汇报展示 (52).交流评价 (67).填写小组评价表 (67).评奖: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 (67)成果展示阶段活动反思 (68)1.教师感悟 (68)2.学生感悟 (70)综合实践活动《营养早餐》活动方案【主题来源】《营养早餐》是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四年级下册的活动主题。
【活动背景】留心校门口,每天经常看到:不少早来的孩子上学路上边走边吃早点,还有许多的孩子早上围在路边摊旁,孩子们有的带包子,有的带面包,还有的孩子十分喜爱鸡柳炸串等油炸食品。
这样的早餐不仅没什么营养,而且会影响到孩子上午的学习活动,一些孩子早上才上一节课就开始吃东西。
久而久之,这样的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针对这种既不健康又不科学的早餐习惯,我们在四年级开展了2《营养早餐》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本课题的选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研究起来会很方便。
而且学生对吃特别感兴趣,但是对于早餐的营养和重要性却不甚了解。
所以,孩子们对本次活动充满兴趣。
本次活动的实施者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不但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也已初步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
同时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常识了解,这些都为本次活动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营养早餐和不吃早餐的危害。
.学会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二)技能目标:1.学会一些简单营养早餐的制作方法。
2.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到营养早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体会家长的苦心,感恩父母。
【重点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吃早餐的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活动体会家长的苦心,感恩父母。
【研究方法】在整个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始终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则是活动的主体,孩子们通过问卷调查、采访、查资料、动手实践等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活动过程】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此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活动时间1个月。
【时间安排】【课时安排】【本次活动设计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2、面向学生生活【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是在依据综合实践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选取他们关注的问题,使主题的确定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贴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符合他们发展的需求。
在内容的深度上要有伸缩性,在广度上要有可操作性。
】第一课主题生成【活动目标】1、围绕“营养早餐”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将问题归纳成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形成研究意识。
2、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研究课题,组成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小组建设,提升团队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内心想法。
2.难点是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掌握课题的表述方式。
【活动准备】有关情景资料的幻灯片、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活动方案空白表、个人评价表、记号笔、旧挂历纸、粘贴纸、小组座牌号。
教室桌凳摆放:学生按原有的学习小组就坐。
每组放置一个组牌。
【本课流程图】【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主题课堂上,老师亲切地与学生唠家常:你吃了吗?早上吃了什么?说到“吃”,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活动主题“营养早餐”。
二、提出问题分析筛选在学生兴趣高涨时,教师质疑:你吃的早餐有营养吗?关于“营养早餐”这个话题,大家有哪些最想了解的问题?围绕营养早餐,孩子们在小组内,先提出最有代表性的3个问题。
这是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关于营养早餐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问题。
你有什么发现?(多、重复)怎么办呢?我们先来筛选一下这些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
通过合并、筛选、归纳等方式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交流梳理中,这节课上最终确定了以下5个问题。
筛选归并是本课难点,面对近30个问题学生会看得眼花缭乱。
为此老师适时引导,采取去同存异法,让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展示的问题,看有无雷同,若有,比较哪一种叙述较准确,确定后将其余小组类似问题全部删除。
所有类似问题排除后,再逐一推敲异类问题,这样学生能真正掌握筛选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提炼问题转化课题对于学生筛选出的问题,怎样规范语言把问题转化成研究的子课题呢?教师出示例子引导学生观察问题与课题的不同,雾霾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问题)关于雾霾治理方法的调查 (课题)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发现:问题是疑问句,课题是陈述句,课题要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通过互相讨论,学生总结出课题表述的一般模式。
最后,确定了以下5个子课题。
我们可以对比看一下。
四、根据兴趣自由分组1.依据兴趣确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组织形式。
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
小组的构成要依据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进行自由结合。
在分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自由选择,还要引导大家注意分组的一些要求:兴趣相同,各有所长,能力互补,人数均衡等因素。
学生分组可能不会一次做到合理,可以进行二次三次分组。
2.组建团队完善机构小组确定后,要进行小组文化建设:推选小组长、设计组名、口号。
温馨提示:在设计时,起组名、设计组标是最能贴近主题的,大家要注意紧扣你们的研究内容或研究主题来设计。
这是孩子们在积极准备自己的小组亮相。
第二课时制定活动方案【活动目标】.知道小组活动的方案包括哪些要素。
.小组合作制定活动方案,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 通过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活动任务和活动步骤。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掌握制定活动方案的方法活动难点:学会制定活动目标、活动步骤及分工要具体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方案表格、红笔【本课流程图】【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题选好了,还要制定好活动方案才能把活动开展好。
根据以往的经验,你认为制定课题方案需要注意什么?师生讨论后课件展示:生:1.活动名称2.人员分工3.研究的内容4.研究的方法5.研究的目的6.研究步骤7.研究的预设成果。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贴出卡片。
2、为了更清晰的展示,我们一般做成表格的形式。
那么这些基本要素应该如何放进表格里呢?(学生摆一摆。
)还有需要调整的吗?三、交流分析探讨设计请学生先观察范例中的目标设计,步骤和分工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经过引导、分析、学生得出活动目标就是通过活动,你想了解什么或收获了什么?目标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写,通常会用了解、学会、认识、懂得、培养…来表述。
攻克了活动目标这一难关,活动步骤和分工自然不在话下,通过观察范例总结出活动步骤及分工要写清楚谁、什么时间、去什么地方、干什么,做到步骤清晰、分工明确、具体可行。
展示形式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研究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方式。
四、小组合作制定方案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到各个小组了解活动情况,进行指导。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制定了活动方案,在活动中你们还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团结,依靠集体力量攻克我们的难题,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大家一定行。
主题生成课活动感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今天早上你吃早餐了吗?”上课伊始,老师就以最亲切的问候奠定本课最温馨的基调,“你的早餐有营养吗?”激发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是的,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由于家长早上忙着上班,学生忙着上学,所以,有许多家庭的早餐都是匆匆忙忙敷衍了事,甚至还有许多家庭来不及做早餐,孩子来不及吃早餐就匆忙上学了。
又或者家长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在上学的路边随便吃点什么。
可是路边摊的早餐是否卫生,是否营养全面,没有保障。
还有一些学生来不及在早餐店吃早餐,就随便买个面包或煎饼边走边吃。
哎!能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都成问题,家长和孩子们更是从来没有思考过早餐是否有营养的问题。
但是,小学生正是身体迅速发育的时期,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发育都需要大量的营养。
而且小学生每天上午的活动量非常大。
长期不吃早餐,或者早餐营养不足、营养不全面都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不仅如此,长期营养不良还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体力衰退,严重的还会导致各种疾病。
因此,本节课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了“小学生吃早餐的现状如何?”“不吃早餐对小学生的身体有什么危害?”“怎样吃早餐才有营养?”“怎样制作方便快捷的营养早餐?”这一系列问题。
学生还模仿范例学会了将问题转化成课题的方法。
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和分小组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
大部分学生都对“营养早餐制作方法的研究”和“科学食用早餐方法的探究”这两个课题比较感兴趣。
而其他几个课题只有两三个同学选择。
老师又具体分析了其他几个课题的重要性和在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的比较有趣的内容,才引导同学们理性选择了自己擅长研究的课题。
在分组的时候,有许多学生都喜欢其中的一两个组长,所以就有男同学扎堆儿选某个男组长,女同学扎堆儿选某个女组长的情况。
老师又耐心解释,男同学有男同学的优势,比如,男生力气大、勇敢。
但是女生细心,有耐心,心灵手巧。
每个组在进行综合实践研究活动中都既需要勇敢、有力气的男生,但是也少不了细心、心灵手巧的女生。
否则你们在活动中就会力量缺乏导致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经过老师的耐心引导,同学们终于愿意理性选择自己合适的小组了。
这些细节都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