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少阳病辨证论治
少阳伤寒禁汗及误治后的变证与转归
(265/P263)
头痛----胆火上炎
伤 寒
发热-----少阳热邪外现 脉弦细-----少阳主脉 决诊:属少阳 治禁:不可发汗
误治变证:谵语-----此属胃(胃热甚)
转归:胃和则愈-----若泄热和胃,则谵语自止 胃不和,烦而悸------若热甚而胃不和, 热扰心神,则烦而悸
三、大柴胡汤证
少阳病兼里实的证治 (103/P276)
病程:过经十余日 误下:反二三下之 病程曲折性
复诊: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
太阳病 治疗:先与小柴胡汤
若变为:
呕不止 心下急 实热积滞
郁郁微烦
治疗:下之则愈——大柴胡 汤—
少阳病误下后的几种转归:
误下后 柴胡证仍在 变成大结胸证 变成半夏泻心汤证(痞证) 变成大柴胡汤证 耗伤气血,变为悸而惊
大便硬-----热邪郁伏于里
脉细------气血运行不利 (续)
(续前) 辨证:脉沉(沉细、沉紧)------属里证(似少阴) 头汗出,身无汗,微恶寒------阳微结(似太阳) --------为半在里半在表
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病入在少阴
非阴证: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阴证不得有汗-------阴证无汗 今头汗出------知非少阴病 治疗:可与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
作业: 案3.黄某某,男,59岁。口渴尿多8 年,全身浮肿半年。患者于8年前诊断为糖尿 病。近半年出现全身浮肿,前医与麻杏薏甘汤、 参苓白术散、真武汤疗效欠佳。现证:口渴喜 饮,小便不利,微口苦,心烦,大便欠通畅, 全身浮肿。舌淡暗,苔薄黄白稍腻,脉沉弦。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谵语-------瘀热上扰,神志不清 诊断:此为热入血室 治疗:刺期门----肝经募穴 随其实而取之----刺之以泻肝热血实,血室得清
诸证仍愈。
热入血室寒热如疟的证治(144/P285)
妇女病(热入血室症状较轻者) 病因:中风-------必有表证
治疗: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邪入少阳,痰热扰心,肝失疏泄的证治(107/P283)
病史:伤寒八九日,下之——表邪误下,邪陷少阳
胸满-----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病人 证候 烦惊、谵语----痰热扰心,心神被蒙 小便不利-----三焦壅滞,气化不利 一身困重,难以转侧----痰热阻络,气机不畅 治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肝清热,化痰宁神
病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论发病 病理: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部位 少 结果: 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阳 ---- -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 病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
-----脏腑经络密切相联,病邪较重所致之症 治疗: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渴者------病转阳明 处理:以法治之------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一、小柴胡汤证
学习要求:
• 掌握小柴胡汤证 • 了解小柴胡汤证的禁例
案2.刘某,男,48岁。右胁胀痛反复 发作3年,加重2天。患者3年前诊断为胆 囊炎、胆石症。近日因受凉,出现胁痛 加重,伴恶寒发热,口苦口干,纳差, 时时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伤 证:身热、恶风-----太阳表证未解 寒 颈项强、胁下满-----邪犯少阳 手足温,渴-----病邪初入阳明 治:小柴胡汤主之-----三阳合病,治从少阳
少阳兼里虚寒证,治以先补后和之法 (100/P269) 比较:
同属少阳病,木邪乘土之证 96条腹痛:木郁乘土
----少阳为主,脾虚次之
-----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 本条腹痛:土虚木乘 ------中虚为主,少阳之邪次之 ------先宜小建中汤,再投小柴胡汤
临床生动活泼,以辨证为主
四、柴胡加芒硝汤证
病程:十三日不解 证 候
胸胁满而呕——少阳证
日晡所发潮热——阳明证 误治后果:已而微利 辨 证 下之以不得利——里实既去, 不应再利
伤 寒
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 非其治也——燥热不去,反迫 津下行
诊断:潮热者,实也
和 治疗:先与小柴胡汤(和解) 解 通 病不罢,后与柴胡加芒硝汤— 下
二、柴胡桂枝汤证
少阳兼表的证治 (146/P274)
病程:六七日 伤 寒
证候:太阳
发热-----正邪交争
微恶寒-------较恶寒为轻 支结烦疼-------较全身痛为轻
少阳 微呕-------较心烦喜呕为轻 心下支结-------较胸胁苦满为轻
病机:伤寒日久,邪郁少阳而太阳表证不解
治疗:柴胡桂枝汤------解太少两经之邪
后果:必下重----脾虚气陷而泄利下重
证 情 二 证候:渴饮水而呕----脾虚饮停 治禁:柴胡不中与也 误治结果:食谷者哕----苦寒伤阳,胃气衰败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一、少阳病变证治则
学习要求:
• 掌握柴胡桂枝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 龙骨牡蛎汤证 • 熟悉柴胡加芒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热入血室证
(取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之意)
最后处理:设不了了者-----服汤后,外已解而里未和 得屎而解-----用轻泻剂,通其大便即愈
二、小柴胡汤禁例
论表病里虚误治后变证及中虚饮停证禁用小柴 胡汤。(98/P272)
病程:得病六七日
证候: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太阴兼表
证 情 一 处理:医二三下之---误以阳明,用攻下 误治结果: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 ---脾虚不运,寒湿郁 滞,气机不利 再误治:与柴胡汤----误以少阳证,投小柴胡汤
七、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的证候及治法 (143/P285)
妇女病(热入血室症状较重者) 证 中风----太阳表证,发热恶寒,自汗,脉浮缓 候 经水适来---病中月经来潮 得之七八日,热除---表邪乘血室空虚内入,身无热。 脉迟身凉----热与血结,血行不畅,热入故身凉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瘀热上逆,胸胁胀满如结胸状
(三)少阳与厥阴关系及循行位置: 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其经络行人身之侧
二、少阳之病理:
少阳病是胆气内郁,三焦失枢所引起的病变。 (一)成因: 1、太阳病失治或误治转属; 2、自然传变; 3、风寒直犯; 4、脏病还腑
(二)病机:胆气内郁,三焦失枢
病位:半表半里
病性:热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少阳病的诊断:
(一)主要依据是脉证
外延
动静往来——种种症状之休作
案2.刘某,男,48岁。右胁胀痛反复 发作3年,加重2天。患者3年前诊断为胆 囊炎、胆石症。近日因受凉,出现胁痛 加重,伴恶寒发热,口苦口干,纳差, 时时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3)治法、用方?
少阳病的发病机制与转归阳明的证治 (97/P267)
邪盛直犯 太阳病
(失治误治转属) 自传(与素质有关)
少 阳 病
(脏病还腑)
兼太阳
兼阳明
厥阴病
传三阴
第一节 少阳病辨证纲要
学习要求:
掌握少阳病提纲证
了解少阳病治禁
案1.李某某,女,76岁,右侧牙痛4天, 加重1天。牙齿将近脱落,进食水果后出 现疼痛,昨日因与孙女生气,继之右侧头 痛耳痛、面肿。舌尖边红,苔薄黄,脉细 弦。 提问:
1、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2、主脉:弦。
(二)辅助依据是经络症状:耳聋、目赤、颈项强
(三)兼夹证:
少阳位处半表半里,或兼阳明、太阳、水饮
四、少阳病治则:和解少阳 代表方:小柴胡汤 兼夹证:随证加减 五、注意事项:
原则上禁汗、吐、下、温针
少阳病发病示意图:
大柴胡汤证与柴胡加芒硝汤证的鉴别
正未伤,以痞满为主
少阳兼 阳明
大柴胡汤证
柴胡加芒硝汤证
正已伤,以燥实为主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147/P281)
病程:五六日 误治:已发汗,复下之-------太阳病误治邪陷
伤 寒
变证:往来寒热、心烦、但头汗出----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扰 胸胁满微结、渴而不呕、小便不利----邪郁少阳,三焦壅滞、决渎失职,水饮内停 病机:邪入少阳,三焦气机不利,水饮内停
辨柴胡汤的使用法及误下后复与柴胡汤的机转 (101/P268)
伤寒或中风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四大主证之一)------说明证情的不典型性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
-----病程的曲折性 复与柴胡汤------再与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蒸蒸而战,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战汗
三阳证见,治从少阳,以和解为主 (99/P269) 病程:四五日
(续前)
胸中烦而不呕——痰热结聚于胸 渴——津液不足
或然证
腹中痛——脾虚肝旺
胁下痞硬——水饮结聚于胸胁
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饮停留, 影响及心
不渴,身有微热——表证仍在 咳——寒饮伤肺
处理:小柴胡汤随证加减
对“往来寒热”的理解:
寒热往来,时作时止
内涵
恶寒发热俱见,但时发时止
但热不寒,定时而潮
阴阳往来——阴阳不平衡
(3)治法、用方?
辨太阳病转入少阳的脉证治法 (266/P268)
病程: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
太 阳 病 主证:胁下硬满-----邪郁少阳之经 干呕不能食-----邪犯少阳,胃气不和
往来寒热-----正邪分争,枢机不利
主脉:沉紧-----邪离太阳,紧乃弦之甚 治疗经过:尚未吐下-----未经误治,乃病邪自然 传变所致 处理:与小柴胡汤------病关少阳,宜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