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1节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答案] B[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
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答案] B[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
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答案] B[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P,M) D.E=f(P,B)[答案] A[解析] 勒温提出的著名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6.心理生活空间是由( )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B.詹姆斯C.巴甫洛夫D.勒温[答案] D[解析] 勒温认为,场是包括人及其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从而把空间的概念应用于心理事件。
他指出:“心理生活空间的一切陈述都以一特殊的人在一特殊的环境之内的基本概念为其基础。
”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 )。
A.心理B.思维C.社会性D.语言[答案] C[解析]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
8.社会学家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 )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A.习惯行为B.社会行为C.群体心理D.社会互动[答案] D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自我意识属于( )的研究内容。
A.群体层面B.人际层面C.个体层面D.社会层面[答案] C[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一般来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其中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10.研究阶层的心理特征,属于社会心理学的( )层面。
A.个体B.群体C.中间D.社会[答案] D[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研究阶层属于社会层面。
1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F.H.奥尔波特B.勒温C.特里普力特D.麦独孤[答案] A12.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谢里夫B.罗斯C.谢夫勒D.麦独孤[答案] C[解析] 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谢里夫是20世纪的30、40年代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的著名学者之一。
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3.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 )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A.16世纪20年代B.17世纪下半叶C.18世纪末D.古希腊[答案] D[解析]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14.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经验描述阶段指的是( )。
A.18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B.18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C.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D.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答案] D15.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A.对社会心理学已作分门别类的研究B.已在哲学的怀抱里积累起来C.已作定量的研究D.已经成熟和壮大[答案] A[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时期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并对社会心理学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
16.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实证分析阶段是从( )。
A.19世纪60年代算起B.20世纪20年代算起C.20世纪30年代算起D.19世纪50年代算起[答案] B*17.1919年,( )运用问卷法调查了北京高小女生的道德意识。
A.潘菽B.孙本文C.陆志韦D.陈大齐[答案] D[解析] 四个选项均为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陈大齐曾于1919年,运用问卷法调查了北京高小女生的道德意识。
潘菽于1929年出版了《社会的心理基础》。
孙本文于1946年出版了两卷本的《社会心理学》。
陆志韦于1924年出版著作《社会心理学新论》。
18.( )认为,人性由生物或本能所决定,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卢梭D.亚里士多德[答案] D[解析]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决定,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则认为,人类行为及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
这种观点后来被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等人继承与发展。
19.( )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经验描述时期的开始。
A.谢夫勒等B.冯特等C.拉扎鲁斯等D.勒温等[答案] C[解析] 其他三人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分别是: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冯特出版了10卷本《民族心理学》。
勒温是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有许多开拓性成就。
20.在下列理论观点中,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影响最小的是( )。
A.休谟的联想主义B.英国的本能心理学C.德国的民族心理学D.法国的群众心理学[答案] A[解析] 社会心理学形成受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影响。
21.结构访谈是指( )。
A.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内容较为广泛的面对面会谈B.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C.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的粗线条式的访谈D.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答案] D22.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 )。
A.不用干预B.进行一定的引导C.进行干预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答案] D23.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可能的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这种方法叫( )。
A.有结构式谈话法B.结构问卷C.访谈法D.问卷法[答案] B[解析] 结构问卷中,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备选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
无结构问卷中,问题虽然是统一的,但未给予任何选择答案,被调查者可自由作答。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的是( )。
A.有结构原则B.非歧义性原则C.目的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答案] A[解析] 问卷设计的原则包括: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不包括有结构原则。
25.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的观察法是( )。
A.参与观察B.卷入观察C.自然观察D.定点观察[答案] C[解析]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也叫卷入观察)和自然观察。
26.( )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内容分析法B.实验法C.观察法D.档案法[答案] D27.实验法与观察法相比,前者的外在效度是( )。
A.高的B.中等的C.低的D.相差不大的[答案] C[解析] 实验法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较好的内在效度,而外在效度则较低。
28.在追问技巧中,当被访者犹豫不决或不理解时可用( )。
A.说明式追问B.详尽追问C.重复性追问D.系统追问[答案] C[解析] 在追问技巧中,当被访者犹豫不决或不理解时,可用重复追问;当被访者回答不全时,可沉默不语;当需要对方提供更多信息时,可采用中性提问或评论方式追问。
29.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 )。
A.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B.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C.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D.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答案] A[解析] 其他三点都是实验室实验法的缺点。
30.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不包括( )。
A.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B.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C.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D.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答案] B[解析] 无法找到材料验证研究出发点的假设,这是档案研究法的缺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