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ppt课件
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ppt课件
12
三、字义假借的类型
❖ 1、本无其字的假借 ❖ 一种情况是,假借字一直归该词使用: ❖ “其”,本义“畚箕”,借为代词、
语气词。后为本义造“箕”。 ❖ “耳”,本义“耳朵”,借为语气词
“耳”,借义和本义并存。
13
另一种是,假借字使用一段时间后,为 区别用法,为借义造新字(后起本字):
❖ 辟:本义“刑法”,借为避开,后 造“避”
汉字的本义、引 申义、假借义
1
一、汉字字义系统的构成
❖ 1、本义——汉字造字时用字形表示的 词义。
❖ 2、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 意义,是造成汉字一字多义的重要原因。 引申义与本义有一定联系,它是人类思 维运动即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联想和类 推作用的结果。
2
❖字——本义是女人生子。由于汉 字的发展也是辗转相生,因此合 体为字。
(píng,无舟渡水)
16
四、查检汉字字义的途径
❖《说文解字》(教材78页) ❖《说文解字注》清 段玉裁 ❖《说文通训定声》 清 朱骏声 ❖《汉语大字典》(教材75页)
17
旧的意义。如“脚”从“胫”(小 腿)转变指“足”。
4
3、假借义——通过文字的同音假借
使该字表示的意义。
❖假借是把汉字当成一个纯粹的表 音符号。
❖假借使一个汉字起到了几个汉字 的作用。
5
莫:本义“昏暮”,假借为否定性无 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
❖然:本义“燃烧”,假借为代词 或形容词词尾“如此”“……的 样子”
❖ 乌:本义“乌鸦”,借为感叹词 (乌呼),后造“呜”。
14
2、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
❖常见的通假例: ❖飛——蜚 伸——信 ❖尿——溺 叛——畔 ❖修——脩 偶——耦
疲——罷 拒——距 屎——矢
15
借字取代本字的例子:
❖ 雕,本义为鸷鸟,借为“彫”(雕刻) ❖ 荷,本义荷花,借为“何”(hè负荷) ❖ 馮,本义“马行疾”,借为“淜”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 把箭导向后方——导引、导向 ❖ 开弓是向后拉——引退。《赵策》:“秦
军引而去。”
8
问——询问。《左传》:“昭王之 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过问。《童区寄传》:恣所为不问。 ❖ 慰问。《论语》:伯牛有疾,子问之。 ❖ 责问。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 音讯:《晋书·陆机传》:羁旅京师,
❖蚤:本义“跳蚤”,假借相似、相关、相因关系: ❖ “斗”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小雅·大东》
“维北有斗,不可以酌酒浆。” ❖ “齿”因牙齿生长标志年龄引申为年龄。 ❖ “宗”由宗庙引申为祖宗。
7
(一)并列型的引申
❖ 引:《说文》:“开弓也。” ❖ 把弓弦拉长——延长。《诗经·楚茨》:
久无家问。
9
(二)递进型的引申 ❖年:谷熟—谷熟周期一年—年
龄—寿命 ❖兵:兵器—执兵器者(士兵)—
军队—军事行动、战争
10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义引申后改变读音并造新字 : ❖解:分解—松懈、懈怠(xiè)—
“懈” ❖弟:弟弟—尊敬兄长(d ì)—“悌”
11
词义引申后改变读音未造新字: 说:陈述、解说—劝说(shuì) ❖读音未变,另造新字: ❖支(竹枝,后造“枝”)—支持 (支)、“肢”体
❖活——本义是水流畅通(活水)。 引申之,凡是动的东西都叫“活” (活塞)。进而有生命的东西都 叫“活”。进而生物的存在方式 叫做“活‘。
3
教材举例: “向”、“道”
❖ 朝:“早晨”—朝见—朝廷—朝代
❖
朝向
❖ 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义以后, 并不排除原始意义。词义的更替指 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同时排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