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教案:五年级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小学体育教案:五年级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五年级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小学体育教案
课题与教学内容
●一、蹲踞式跳远
●二、过小桥、钻山洞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顽强的精神,并学会基本的跳远技术。

过程方法
全班同学参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熟练的完成动作,并学会游戏的方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真正发挥学生自身的价值,培养学身体更勇敢的精神。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
准备阶段
1
、集合整队,报数,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号。

2
、宣布本节的学习内容,简述教学过程和要求。

3
、安排见习生活动。

4
、检查整理服装。

组织方法:
★★★★★★★★★★★
★★★★★★★★★★★
★★★★★★★★★★★
☆☆☆☆☆☆☆☆☆☆☆
☆☆☆☆☆☆☆☆☆☆☆
☆☆☆☆☆☆☆☆☆☆☆

教学要求:
1
、动作做到衡平竖直,听从指挥,纪律严明。

2
、积极参与,表现自我。

1、
明确队列队形的意义,确立学习的意向,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
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的好习惯。

准备部分:

1
、热身操
(一)上肢运动
(二)腰部运动
(三)踢腿运动
(四)踝关节运动
(五)跳跃运动
组织方法: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教学要求:
1、
动作到位,准备活动做充分。

2、
听从指挥,纪律严明。

1
、让学生活动充分
,
基本上能够达到锻炼的要求..
2
、练习是认真刻苦
教学过程的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游戏;
过小桥、钻山洞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纵队站在起跑线后,前方
10
米处画以小桥,桥长
5
米,宽
30
厘米。

小桥的重点放两个栏架,对准小桥和起点的纵队。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两组排头迅速向前跑去,过:“小桥‘”钻山洞“后返回起点,拍第二个人的手。

第二个人重复排头动作。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名学生返回起点。

教学提示:
1、
过桥踏线者为失足落水,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2、
钻动时碰到栏架要扶起摆正。

3、
以速度最快组为胜。

组织方法:
游戏器材:栏架两个。



2
米①②③④
1
2
3
4
终点
20米
起点△
x
△x
△x
△x
教学要求:
●一、
提高学生的速度
●二、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
●二、
高学生的灵敏素质
●三、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1
、使学生掌握游戏的规则
.
2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
3
、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完成游戏
.
4
、人人参与
,
共同活动
.
5
、对动作要求不能太严格
.
●一、
放松活动:
1、
放松操
1
――
4
节。

2、
活动踝关节。

●二、
本科小节:
1、
本科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2、
课堂纪律表现。

●三、
通报下次课学习的内容,布置有关事项。

●四、
整理场地,归还器材。

师生道别。

组织方法: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教学要求
:
1
、师生共同活动.
2
、师生评议
,
共同总结
、轻松愉快
,
身心满足
,
畅所欲言
.
1、
练习时要认真。

2、
做操时动作到位,身体协调。

3、
听从指挥,纪律严明。

教学过程的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2

反复练习
3

5
次。

3
、做活动时要认真。

4
、反复练习,达到预想的目的。

四、
基本部分
学习蹲踞式跳远动作方法和操练方法。

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距离
20
――
35
米,最后一步起跳,大腿积极下压,用全脚掌快速有力的踏板,蹬伸起跳;同时摆动腿积极前摆时身体腾空后,起跳腿前提向摆动腿并拢,两腿屈膝尽量向胸部靠拢,两臂经前向下,身后摆,在空中完成蹲踞动作:然后小腿积极前伸,落地时,身体前倾压腿缓冲,双脚落地同时,两臂顺势前摆保持平衡。

组织方法:

教学方法:
1、
利用媒体展示蹲踞式跳远正规动作。

引发课题,建立学生感知。

2、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方法和联系的步骤,并作正确的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认知。

学习方法:
1、
观察教师示范,关注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2、
思考、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

3、
教师找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带动全班同学,能够互助互练。

教学步骤与学练方法:
1、
先集体讲解,示范,观看媒体演示和本班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演示。

2、
先慢示范,让学生看清助跑与起跳的动作。

3、
集体学习起跳与助跑的动作
4、
先集体练习,然后分散练习
5、
2
――
4
步助跑起跳手摸高物。

6、
确定助跑的步数和距离、反复练习。

7、
助跑起跳越过
30
――
40
厘米的皮筋。

8、
6
――
8
步助跑蹲踞式跳远。

教学要求:
1、
教师示范,生注意观察。

2、
培养学生助跑与起跳结合的能力。

3、
提高学人生竞争意识。

4、
不断的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1、
师师范,生模仿。

2、
练习时,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3、
消除学生的胆却心里。

4、
让学生养成手向上举的好习惯。

课题与教学内容
●一、小篮球:移动
●二、跳绳传球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培养学生移动的、传接球和变相运球的动作要领。

2、
能够在游戏和简单的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动作。

3、
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综合运用所学技术的能力。

过程方法
1、
全班同学参与,能够做到动作连贯。

2、
速度变化突然,快慢衔接紧凑,注意生体重心变化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情感态度
1、
培养学生团结的精神和互相协作的意识。

2、
真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心情。

3、
教师真正能够把篮球的乐趣带进课堂,师生能够共同分享。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准备阶段
1
、集合整队,报数,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号。

2
、宣布本节的学习内容,简述教学过程和要求。

3
、安排见习生活动。

4、
检查整理服装。

组织方法:
★★★★★★★★★★★
★★★★★★★★★★★
★★★★★★★★★★★
☆☆☆☆☆☆☆☆☆☆☆
☆☆☆☆☆☆☆☆☆☆☆
☆☆☆☆☆☆☆☆☆☆☆

教学要求:
1、
站队做到快、静、齐,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2、
jj
积极参与,表现自我。

二、
准备部分
1、
热身操:
(一)
上肢运动
(二)
腰部运动
(三)
踢腿运动
(四)
踝关节运动
(五)
跳跃运动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