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消极健康观
积极健康观
WHO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 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 疾病或虚弱。是积极的健康观,不仅考 虑个体,也考虑群体。
WHO关于衡量人类健康的10条标志: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工作和应付日常生活事 件
•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敢承担责任 • 睡眠良好,休息充分 • 应变能力强,能良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 对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抵抗力 • 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动作协调 • 视力良好,反应敏捷 • 牙齿与牙龈无缺损或病变 • 头发光泽,无头屑 • 皮肤与肌肉具有一定弹性,行走轻便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疾病、病人、医疗保健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 的一个子系统 3)多元论观点
从多因素的角度理解疾病与健康的原因。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生产环境 社会环境:经济收入 、 居住条件、 营养、居住条件、 营养、 文化程度 、人际关系。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 健康需求的提高 医学进一步社会化 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二)现代医学模式及其特点形式
1、环境医学模式 1974 布鲁姆
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977年美国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 特点: 1)整体论观点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整体,人与环 境(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2)系统论观点
4、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 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 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 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 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 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 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 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 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 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 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 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 的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
一、医学模式概念及其演变
模式指人们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 为方式。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 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 学观。
医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 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 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这就是神灵主义 的医学模式。
(一)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技术预防,医学预防扩大到社会预防
(二)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改变只重视生物学病因,忽视社会心理因素
(三)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五星级医生: 卫生服务的提供者 诊疗方案的制定者 健康教育的指导者 社区卫生的领导者 卫生事务的协调者
(四)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从治疗扩大到预防服务 2、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3、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4、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对健康与疾病认识
1、健康与疾病相对的概念:生老病死是一个 人都要经历的。把健康与疾病看成一个连 续的统一体或分度尺。
2、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 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 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3、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 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对医学与社会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