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及鉴别标准

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及鉴别标准


教育诊断的目的:判断残疾 种类及程度;了解致残原因及早期康复干 预的状况;观察记录现有的发展水平,分 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未来发展状 况,提出可行的干预措施。
教育诊断的主要内容:病史 诊断结论、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 果、心理测量结果和前期接受教育(机构 和家庭)的状况等。
二、评估(assessment) 又译为评量、评定,是根据一
1、筛查性评估 以特殊需要儿童为筛查对象,
一般用于确定某个地区或学校有无儿童具 有心理发展和行为异常(高或低)、社会 适应能力异常的状况。
2、诊断性评估
目的是通过收集相关信息来 确定特殊教育对象。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培 养目标、教育康复方法,为制定个别教育 计划提供依据。
3、过程性评估
特殊教育评估通常采用的方 法。过程性评估分为周期性评估和阶段性 评估。过程性评估具有可以适时调整的特 点,这是根据特殊教育评估的特点决定的。 过程性评估对于实施个别化教育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是终结性评估的前提和依据。
项标准,对所测量到的数值予以价值判断。 教育评估是指使用测验和其他
测量手段,获取学生行为和成就的数据,并作 出教育性决定的过程。
特殊教育评估是运用各种技术 对学生进行评鉴、评价,并依获取的相关数据 进行判断,得出学生需要得到何种帮助和支持 的具体内容,并作出教育性决定的过程。
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评估比较
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
关于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概念
一、诊断(diagnosis)
医学用语。汉语词典解释,意 为“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情况作 出判断”。
特殊教育引用,旨在分析研判影 响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生活、劳动(运动)、 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心理问题;心理 过程与行为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后 果。
主要包括:生化检查指标、染色体检查、X线检查、CT 或核磁共振检查等的相关结论报告。 (四)心理测量结果:
主要包括:智力测查结论、社会适应能力测查结果等。 (五)前期接受教育(机构和家庭)的状况
主要包括:接受早期教育康复的情况、家庭教育情况、 家庭教养方式、现有知识掌握的水平等。
二、教育评估方法
教育诊断评估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即:标准 化工具的评估方法和非标准化工具的评估方法。
观察法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 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两大类。
1、系统观察
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某几项 特别行为和障碍进行的观察。实施前,观 察者必须设计时间表,并排列观察顺序, 以探究行为背后隐藏的问题。
2、非系统观察
观察者并非依照一定的观察 规则进行观察,而是通过观察与观察对象 有关的所有特征及反应,并进行详细记录 的做法。
下面分别介绍观察、访谈、评 定量表和测验这四种常用的,也是非常重 要的四种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评估者通过感官和检
测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 的对象进行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行系统感知 和描述,从而获得有关事实材料的方法。评估 中,由相关人员如医生、教师、专家和家长共 同通过直接观察记录相关数据。观察法是获取 特殊需要儿童评估资料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 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通常事先拟定一份访谈大纲,以 大纲为主题进行。受访者的答案通常没有固定 的形式。 3、非结构式
通常没有预设的谈话提纲,范围 较广,访谈结果常常没有预期,但可以从受访 对象中获取更多真实的信息。
(三)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是目前特殊学校使用
较多的一种形式。通常编制过程没有经过标准 化,因此常常无信度、效度和常模。是教师根 据需要评定的内容自行设计的,或是运用别人 已经编制好的、经过大量实践的评定量表。其 优点在于方便记录,对指导编写个别教育计划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终结性评估
也称后置性评估。主要用来 评价特殊教育全过程、某一阶段过程或某 一项目过程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教育效果 是否具有针对性。
教育诊断内容及方法
一、教育诊断内容 (一)病史诊断结论:
主要包括:妊娠史、生产史、家族史、疾病史、儿童生 气发育的基本状况。 (二)病理检查结果:
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精神状态、躯体状况。 (三)实验室检查结果:
1、人格测验(心理)
2、成就测验(学业)
3、能力测验(社会适应)
教育诊断评估的实施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诊断评 估通常由一定的专业人员(特殊教育专家、 医生)、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共同组 织成一个评估团队来执行。
教育诊断评估通常四个阶段 来实施,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估鉴 定阶段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序号
项目
普通教育
特殊教育
1 评估标准
统一标准
单一标准
2 评估要求
学生服从标准
标准服从学生
3 结论形式
整体状况
个体表现
4 评估周期
统一时间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评估人员构成 教育管理人员、教师
6 评估类型
过程性、终结性
依学生个体需要
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家 长、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
筛查性、诊断性、 过程性、终结性
评估类型介绍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评估者通过有目的 的交谈获取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心理特征和 行为表现的一种方法。这也是搜集特殊需 要儿童评估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和途 径。
访谈法分为结构式、半结构 式和非结构式三类。
1、结构式 预设提纲,根据提纲中的问题一
项一项进行提问,受访者按提问者的问题按一 定规则回答。 2、半结构式
标准化工具的评估方法通常指使用标准化的 检测工具和测试量表,按规定的程序和一定的解 释原则实施,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是用途 受到一定限制。
非标准化工具的评估方法形式多样,包括生 态评估、动态评估、档案评估、功能性评估、课 程本位评估及实际操作评估等。
这些评估常用的搜集资料的 方法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事件 记录表、评定量表、检核表、自陈量表、 医学检查报告、标准化测试卷、教师自编 测试卷等。
目前特殊学校评定量表的形式 有多种,如: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图式等级评 定量表;图式描述评定量表;检选式评定量表 和脸谱图形评定量表等。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评估者应用各种心 理和教育测验来获取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心 理特征、行为表现、社会适应能力等的一 种方法。心理和教育测验的种类很多,根 据对象不同,主要有以下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