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评估概述
儿童心理特性的发展水平。
•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器期”阶段论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 2、目标
• 揭示心理特性发展的阶段和本质。
• 其在本质上是非常模化的,关键在于分析 心理结构、、确定功能运作的阶段及考查 发展能力。
• 3、质性发展评估取向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 特殊儿童评估概述
第一节、概述
• 一、定义
• 心理评估,指的是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量 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 者的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作 出判断、解释的过程。
• 1、心理评估是一个收集资料的过程 • 2、评估资料的收集方法多种多样
• 1)观察法
• 非系统观察
• 系统观察 设定观察的靶行为并设定具体的观
五、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 1、目的要明确 • 2、从多条途径、用多种指标来收集资料 • 3、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来收集资料 • 4、注意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的结合 • 5、将评估与教育、训练相结合
• 6、遵守职业道德 • 1)对自己所作的结论负责 • 2)认识个人能力和学科的局限性 • 3)注意评估资料的隐秘性 • 4)坚持评估的专业标准 • 5)注意测验的安全性
基本阶段。
三、心理评估的类型
• 1、常模参照评估与标准参照评估 • 2、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 评估的实施情景 • 评估技术 • 灵活性 • 报告结果的格式 • 3、筛查评估、诊断性评估和治疗性评估
四、心理评估的过程
• 1、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 • 2、设计评估方案 • 1)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 • 智力、适应行为、儿童生长发育史、儿童疾病史、儿童家族病史、体检
• 思考: •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有哪些类型? • 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 特殊儿童评估中应考虑哪些伦理性问题?
第二节、特殊儿童的评估取向
• 一、评估取向的分类 • 1、心理计量评估取向 • 2、行为和生态取向 • 3、质性发展取向
• 二、心理计量评估取向 • 1、涵义 • 心理计量评估取向就是使儿童特性量化,并将其
二、与心理测量的关系
• 1)与心理测量的区别 • 测量:数字的收集。评估,涉及测量之后对测验结果的解
释。 • 评估是收集资料的过程,除了测量数据,还有其他类型的
材料,如观察、访谈、档案资料、作业和作品等。 • 测量强调客观性,评估很强调合理性和目的性。 • 2)与心理测量的联系 • 心理评估包容着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只是评估过程的一个
得到的量化结果与常模或标准相互比较。
• 这类评估取决于年龄或母群标准来进行有意义的 解释。
• 离差智商 • 年级当量 • 年龄当量 • 百分位数
• 2、目标
• 1)引出量化的功能指标,而不是质的功能 指标
• 2)引出数字进行个别内和个别间的比较
• 3)引出结果与特定同龄组儿童的能力和特 性作比较
• 3、应注意的问题 • 1)有关标准化的概念 • 2)名称类似测验工具的比较性 • 3)年龄等量概念的应用 • 年龄等量描述可能会造成整体运作功能的类化 • 年龄等量概念的整体性描述不够准确 • 将年龄等量的概念作为成就表现测量的基础不够科学 • 练习效应、不同测验得到的同一测验年龄不具相同性。
• 生态:推论有关行为的相互依赖
• 行为:观察刺激——反应的关系之前,将行为操作化。
• 4)分析单位不同。
• 生态:行为形式和顺序• 行为:行 Nhomakorabea频率和持久性
• 4、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的目标
• 界定行为的环境脉络关系,评估环境的功 能性。
• 四、质性发展评估取向 • 1、涵义 • 依据儿童特性的质的改变,分阶段地界定
、学业成就、家庭和学校。 • 2)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途径和工具,并设计收集资料的程序。 • 3)评估人员的选择与训练 • 3、实施评估 • 根据评估方案收集多方面的资料 • 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整理 • 4、评估结果的应用 • 1)教育行政方面 • 2)教学方面 • 3)咨询和指导方面 • 4)科学研究
察指标
•
选择观察的背景
•
确定观察日程
•
设计观察记录表
•
选择观察工具
2)访谈法 访谈法的四种类型:
提问的特点
有结构
无结构
回答的 特点
有结构 无结构
有结构访谈 半结构访谈
半结构访谈 无结构访谈
• 3)测验法 3、心理评估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 • 1)筛查 • 2)转介 • 3)鉴别 • 4)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 5)教育评价
• 2)都强调评估策略与年龄无关。
• 3)两种取向的方法都是标准参照,而不是 常模参照。
• 3、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的区别
• 1)评估的焦点不同
•
生态:重在界定行为的情景脉络
•
行为:重在界定刺激——反应间的关系
• 2)评估方法不同
• 生态:自然的、非参与性观察;
• 行为:实验控制条件下的观察
• 3)推论水平不同
• 三、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 • 1、涵义
• 通过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评定 其心理特性的发展水平。
• 生态取向重在自然环境,勒温B= ∫(PE)
• 行为取向重在控制环境,行为主义的刺激 ——反应(S-R)
• 2、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的共性
• 1)都依靠对儿童的系统观察作为评估的方 法,只是观察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