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
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并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2.利用绝对值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法设计
通过实体模型或问题实例创设学生参与情景,在自主看书寻找问题答案后探求绝对值的意义
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难点:对绝对值意义的初步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思路
(一)、导入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数轴模型,让学生观察后摆放在讲台前,叫两个学生站在绳上标有点
12、点6的位置,让其他学生观察度量后回答:这两个同学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另外叫两个学生分别站在绳上标有点一6、点一12的位置,其他学生观察度量后回答:这
两个同学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相互讨论、探讨.)
或:创设问题情景
挂出画有数轴的磁性黑板,两只小狗分别站在数轴上原点的左、右两侧3个单位的点上,向
它离开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激情引趣,导人新课)
2.概念的引述.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举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
(叫学生板书)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可相互合作、探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个别指导.)
3.引导学生思考书中“想一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充分思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说,并叫5个学生上黑板举例说明这个关系.)
(二)、新知识运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位:(小黑板示)
、 、0、-7.8、
教师示范一题的解题格式,其余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规范化解题的良好习惯)
四、知识拓展
师生互动,先要求学 思考、解决,再在组内互相交流.
1.(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一1.5、一3、一1、一5.
(2)求出以上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你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2.如果 =3.5,那么
3.
4.字母a表示一个正数,-a表示什么?-a一定是负数吗?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为下一章的代数式做准备.)
视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增况开展自编题,编出的题目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在小组内选出
一题在全班交流.
五、小结
1.知识点:
(1)绝对值的定义二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
2.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自我评价
本课设计体现的几个教学理念:
1.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考虑使双基、能力和非智
力教学目标的切实实现,而且突出了培养思维能力这个重点,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
性、批判性、创新性等优秀品质.
2.突出了归纳思维方法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主要是通过求绝对值的法则的学习过程
和“知识拓展”中提出的问题而实现的.
3.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而及时的组织、引导与合作相结合.本课设计者根据初一
学生的认和水平,既注重安排他们的自主探究活动,又及时地进行引导、讲解和帮助,这一教学
理念贯穿本设计始终.
4.注重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采用磁性黑板的直观作用和多变而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的情境性.
5.本课设计者电教手段的应用没有得到体现,只适合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或对新技术手段
不熟的教师使用.
典型例题
例1 计算
分析 利用绝对值的概念可以去掉式子中的绝对值符号,利用在“相反数”一节学到的知
识,可以将 化简,这样,就可以利用小学知识完成本题了.
解
说明 本题出现在读者尚未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之时,式子又比较长,不知读者刚刚见到这
个题目时,心中是否有畏难情绪产生.而前面的“分析”是寻找使问题发生转化的途径,经过转
化,题目就变容易了.这种情形在数学中极为常见,要特别注意学习怎样对题目特点,使问题由
复杂变简单,由不熟悉的变为熟悉的.
例2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
1)-38;(2)0.15;(3);(4) ;(5);(6)
.
分析:欲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关键是确定绝对值符号内的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然后根据
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6)题没有给出a与b的大小关系,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
解:(1)|-38|=38;(2)|+0.15|=0.15;
(3)∵<0,∴||=-;
(4)∵b>0,∴3b>0,|3b|=3b;
(
5)∵<2,∴-2<0,|-2|=-(-2)=2-;
(6)
说
明:分类讨论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当绝对值符号内的数(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时)无法判断其正、负时,要化去绝对值符号,一般都要进行分类讨论.
例3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正确填入“T”,错误填入“F”):
(1) ; ( )
(2) ; ( )
(3) ;( )
(4)若| |=|b|,则 =b; ( )
(5)若 =b,则| |=|b|; ( )
分析:判断上述各小题正确与否的依据是绝对值的定义,所以思维应集中到用绝对值的定义
来判断每一个结论的正确性.判数(或证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只要能举出反例即可.如第(2)
小题中取 =1,则-| |=-|1|=-1,而|- |=|-1|=1,所以-| |≠|- |.在第(4)
小题中取 =5,b=-5等,都可以充分说明结论是错误的.要证明一个结论正确,须写出证明
过程.如第(3)小题是正确的.证明步骤如下:
当 时, ,而,成立;
当 时,,而,也成立.
这说明 时,总有成立.此题证明的依据是利用的定义,化去绝对值符号即可.
解:其中第(2)、(4)、小题不正确,(1)、(3)、(5)小题是正确的.
说明:判断一个结论是正确的与证明它是正确的是相同的思维过程,只是在证明时需要写明
道理和依据,步骤都要较为严格、规范.而判断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可依据概念、性质等知识,
用推理的方法来否定这个结论,也可以用举反例的方法,后者有时更为简便.
例4 若 ,则 等于( ).
分析与解:“任意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为非负数.”利用这一特点可得 ;
.而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只有一种可能:两非负数均为0.则 , ;
, .故 .所以答案为A
说明:任意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为非负数,因为它表示的是一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
的距离.绝对值的这个特性今后会经常用到.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一个非负数都是0.
例5 计算 .
分析:要计算上式的结果,关键要弄清 和 的符号,再根据正数的绝对值等于
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可求上式的结果,又∵ ,故
,而 .
解:又∵ ,
∴ , ,
∴ .
说明:利用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灵活化简含绝对值的式子时,首先应确定代数式的符号.另外,
要求出负数的相反数.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绝对值是最小的数( )
A.不存在 B.0 C.1 D.-1
2.当一个负数逐渐变大(但仍然保持是负数)时( )
A.它的绝对值逐渐变大
B.它的相反数逐渐变大
C.它的绝对值逐渐变小
D.它的相反数的绝对值逐渐变大
二、填空题
1. 若| -1| =0, 则 =______,若|1-|=1,则=______.
2.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3.若 的相反数是5,则 的值为______.
4.一个数比它的绝对值小10,则这个数为______.
5.若 ,且 ,则 ______.
三、解答题
1.填空题
(1)符号是+号,绝对值是8.5的数是__________.
(2)符号是-号,绝对值是8.5的数是__________.
(3)-85的符号是_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_.
(4)
(5)________的绝对值等于7.2.
(6)绝对值等于 的数是_________.
(7)
2.计算:(1) ;(2)
参考答案:
一、1.B 2.C
二、1. 1,0或-2; 2. ,0;3. ;4. ; 5. .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