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新华医院)————————————————————————————————作者:————————————————————————————————日期: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单选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点不是小儿单纯型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A.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B.发作前均有发热,多在发病初期体温骤升时发生C.惊厥呈全身性,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D.多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发作1周后脑电图异常2.2岁患儿晨起流涕,午后发热,晚上突然惊厥。
惊厥约持续1~2分钟,赴医院途中惊厥停止,大声哭吵,神态转清。
体检:体温:39.8℃,神志清,咽红,心肺无异常,颈无抵抗,克氏征阴性。
可能的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是: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做腰穿B.败血症,做血培养C.癫痫,做脑电图D.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一周后做脑电图E.婴儿手足搐搦症,查血钙3.1岁小儿发热伴惊厥,常见的疾病为:A.重症肺炎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中毒型菌痢D.高热惊厥E.破伤风4.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A.癫痫B.低钙惊厥C.高热惊厥D.低血糖E.颅内感染5.小儿癫痫最常见的发作类型是:A.失神发作B.肌阵挛发作C.强直—阵挛发作D.强直性发作E.失张力发作6.有明显智力低下的是:A.失神发作B.高热惊厥C.婴儿痉挛症D.小儿良性癫痫E.少年肌阵挛癫痫7.关于癫痫持续状态,错误的是:A.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B.反复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恢复C.持续状态以癫痫大发作为多D.复杂部分性癫痫可有非抽动性持续状态E.高热惊厥不发生持续状态8.癫痫发作时间过长时,除用止惊剂外,应立即:A.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B.给予抗生素C.给能量合剂D.静脉滴注碱性液体E.静脉滴注10%葡萄酸钙9.下列哪项不是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A.可发现原发性疾病B.可有多种形式发作C.脑电图背景波多正常D.智力发育多受累E.对抗癫痫药物的反应欠佳10.化脓性脑膜炎多经下列何种途径感染:A.呼吸道侵入B.消化道C.皮肤粘膜D.耳鼻乳突侵入E.脑脊膜膨出感染11.关于病毒性脑膜炎以下哪项不正确:A.起病急B.轻者可自行缓解C.患儿均留有后遗症D.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轻度升高E.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12.1岁男婴,高热、频繁呕吐1天。
体查:面色较苍白,双眼凝视,心、肺无异常,颈软,克、布氏征(-)。
血常规: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O.85,淋巴细胞O.15。
最不能排除下列哪种疾病:A.上呼吸道感染B.早期结核性脑膜炎C.早期化脓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炎E.急性胃炎13.5岁男性患儿,高热、头痛、呕吐2天,昏迷1天,起病前曾排稀便数次,无脓血,未见皮疹,心肺腹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大便常规无异常。
血常规:白细胞6×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
最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中毒性菌痢E.中毒性脑炎14.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的瘫痪特点是A.对称性弛缓性瘫痪B.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C.痉挛性单瘫D.痉挛性偏瘫E.痉挛性截瘫15.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指:A.蛋白质正常,细胞数增加B.蛋白质增高,细胞数正常C.蛋白质增高,细胞数增加D.蛋白质正常,细胞数正常E.蛋白质减低,细胞数减低16.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增强B.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减低C.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增强D.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减低E.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功能增强17.引起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最常见的病因是A.核黄疸B.脑发育异常C.产伤D.早产E.窒息18.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癫痫B:硬脑膜下积液C:脑室管膜炎D:脑积水E:失明二.简答题:一.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粘膜上皮细胞完整性、形成视网膜内视紫质及视紫蓝质、适应暗视力、促进免疫功能。
二. 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临床表现与大小孩主要差异有哪些?答:(1)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 (2)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可能仅有吐奶,尖叫及颅逢裂开 (3)惊厥可不典型 (4)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三.简述化脑的抗菌疗法答:(1)用药原则:选择对病菌敏感,能较高浓度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急性期静脉用药,力求早用,足量和足程 (2)病原菌选择:致病菌尚未明确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亦选用第三代头孢,脑膜炎球菌选用青霉素,(最好根据药敏选择) (3)抗生素疗程: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为10~14天,脑膜炎球菌者为7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应21天以上.若有并发症,适当延长.四.简述先天愚型的特殊面容答:先天愚型出生时即有明显的特殊面容,表情呆滞。
眼裂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可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而圆,前囟大且关闭延迟;颈短而宽。
三.病例分析:一.患儿,女,7个月,因发热2天伴惊厥2次入院。
2天前始发热,体温40。
C,次日有喷射性呕吐,精神软,胃纳差,下午出现惊厥,共2次,为四肢小抽动,历时1-2分钟,抽后嗜睡状,故转来本院。
病前无皮肤破损。
已接种BCG。
体检:T 39。
C,P 120次/分,R 30次/分,Wt 7Kg,头围44cm, 前囟2×2.5cm,隆起,心肺听诊无殊,肝肋下2cm,腹壁皮下脂肪0.9cm, 颈有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血常规:WBC 20×109/L,N80%,L20%;CSF:外观微混,蛋白(++),WBC1500×106/L,N60%,L40%,糖0.3mmol/L。
问题: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2分)2).该病确诊的依据是什么?(2分)3).简述该病治疗方案。
(3分)1).答:化脓性脑膜炎(2分)。
2).答:CSF涂片找到细菌(1分)或培养阳性(1分)。
3).答: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方案:①抗生素治疗(1分);②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止惊、降颅压等治疗(1分);③观察生命体征及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1分)。
二.患儿女,8月。
因发热3天,抽搐1次入院。
查体:嗜睡,T 39℃,前囟紧张,颈抵抗,布氏征(+),克氏征(+),双侧巴氏征(+)。
血常规:WBC 20×109/L,N80%,L20%,PLT167×109/L,Hb98g/L。
CRP100mg/L。
脑脊液:WBC 3060×106/L,N87%,糖2.0mmol/L,氯化物125mmol/L,蛋白1.5g/L。
入院后予头孢曲松抗感染后病情好转,体温下降,精神转好。
入院第7天患儿体温再次升高至39.5℃,伴抽搐1次,查体示前囟隆起。
复查脑脊液示WBC 15×106/L,N33 %,蛋白0.4g/L。
问题:1)写出该患儿的完整诊断。
(2分)2)进一步需完善哪些检查?(2分)3)简述此患儿的治疗计划。
(3分)1)化脓性脑膜炎(1分)合并硬膜下积液(0.5分);轻度贫血(0.5分)2)头颅CT(0.5分);血培养、脑脊液培养(0.5分);血气电解质(0.5分)。
必要时可查血清铁;骨髓穿刺铁染色(0.5分)。
3)继续头孢曲松方案抗感染,若有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酎情修改抗生素方案,至脑脊液正常后一周停药(1分)。
查CT确认有硬膜下积液后,因患者已有相应症状,应予穿刺放液(1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退热、抗惊厥等对症支持治疗(1分)。
三.患儿男,7岁,浮肿3天,尿色呈茶色,昨起出现呕吐3次,头痛烦躁,并有复视现象。
查体T37.5℃,P105次/min,R23次/min,BP130/98mmHg,颜面、双下肢轻度非凹陷性浮肿,腹软,略胀,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尿常规:尿蛋白+,尿RBC 30-40/HP,WBC 0-3/HP,颗粒管型0-2/HP。
问题:1)写出该患儿的完整诊断。
(2分)2)需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2分)3)简述治疗方案。
(3分)1.1)答:急性肾炎(1分)合并高血压脑病(1分)。
2)答:需进一步查①Ig及补体C3;(0.5分)②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分);③ASO、血沉、肾功能等(0.5分);④眼底镜(0.5分)。
3)答:①高血压脑病的治疗:利尿、降压(1分);②抗感染治疗:青霉素清除病灶(1分);③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限制水、盐摄入(1分)。
四.患儿男,4月,发热伴间断性抽搐5天入院,体温达39C,伴流涕,咳嗽。
抽搐时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泡沫,四肢抽动,当地医院镇静后,约30分钟抽止,抽后神志清醒,但反应差,眼神发呆。
无高热惊厥史,无结核接触史,无外伤史。
查体:神清,嗜睡,眼神发呆,前囟饱满,颅缝轻度裂开,右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颈抵抗(+),腱反射亢进,布氏征(-),克氏征(+),双巴氏征(+),血常规:WBC12.4×10/L,N88%,L22%,胸片:右下肺少许片影。
问题:1、该病人抽搐诊断上考虑何病?诊断依据有哪些?还应做哪些检查确诊?2、试述应与哪些疾病鉴别?3、处理原则答:1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依据:(1)4个月男性患儿(2)有呼吸道感染病史(3)发热、抽搐,抽止后神志清,查体有前囟饱满,颅缝裂开,肌张力增高,颈抵抗及克氏征阳性,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进一步检查:脑脊液检查,必要时行头颅CT了解脑部情况2.鉴别诊断:(1)病毒性脑膜炎:抽后一般神志改变明显,而且无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和头颅CT可鉴别。
(2)结核性脑膜炎:一般有结核接触史及肺结核病史,可并发颅神经受损,可行PPD皮试、ESR、CRP 及脑脊液检查、头颅CT等鉴别。
3.治疗原则:(1)抗生素治疗:根据脑脊液药敏选用抗生素,静脉用药。
病原未明,选用第三代头孢。
(2)降颅内压:(3)皮质激素的运用(4)对症及支持治疗:包括退热和镇定处理。
(5)有并发症时治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