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高血压药-药理学-20

抗高血压药-药理学-20


大纲要求
1.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2.掌握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的药 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和防 治。
3.熟悉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血管平滑肌扩张药硝 普钠、 α1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 尔等的降压作用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 4.掌握抗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的原则。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 临床研究表明: 血压越高,将来发生脑卒中、充血性心 力衰竭、心肌梗死、肾衰竭的概率越高。主 要采取药物治疗。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1.利尿药 2.交感神经抑制药
中枢降压药 神经节阻断药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 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Ⅱ受 体阻断药 4.钙通道阻滞药 5.血管平滑肌舒张药
8 .下列不属于卡托普利 ACEI 药理作用的是 A. 抑制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Ⅰ转 化酶 B 抑制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 Ⅰ转化酶 C.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D.减少醛固酮的分泌 E.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
答案
答案
9 .不会引起直立性低血 压及阳痿的抗高血压药物 是 A.中枢性降压药 B.β受体阻断药 C.钙通道阻滞药 D.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E.α1受体阻断药
( 4)防止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血管构型重建,改善动脉顺 应性。
(5)减少肾脏组织中AngⅡ, 减弱AngⅡ的抗利尿作用以 及减少醛固酮分泌,减轻水钠潴留。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 (losartan) 缬沙坦 (valsartan)
依贝沙坦 (irbesertan)
氯沙坦作用特点: 选择性阻断1型血管紧张素受体 ( angiotensin tape 1,AT1),扩张血管, 减少醛固酮的分泌,治疗高血压、心力 衰竭、防止心肌血管构形重建。 不良反应少,眩晕、低血压、皮疹、 高血钾等。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利尿药 噻嗪类首选抗高血压药物,可单用, 亦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呋噻米、布美他尼用于高血压危象。
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 降压作用机制
①初期排钠利尿,导致心排出量降低。
②因排钠而降低动脉血管壁细胞内 Na+ 的 浓度,通过 Na+-Ca2+ 交换机制,使细胞内 Ca2+ 减少,从而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受体对血 管收缩物质的亲和力与反应性以及增强对舒张 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拉贝洛尔(labetalol) 氨磺洛尔(amosulalol)
α及β受体阻断药
(一)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药理作用]
1.抑制肾素分泌 2.抑制心肌收缩力,心排出量减少。 3. 阻断突触前膜 β2 受体,抑制其正反馈作 用,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少。 4.作用于中枢β受体,影响中枢性血压调节 机制。 5. 促进前列环素的生成。
6.降压同时不会引起 反射性心率加快的药 物是 A.卡托普利 B.米诺地尔 C.硝普钠 D.硝苯地平 E.尼群地平 答案
7.下列关于硝普钠药理作用的 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降压作用快、强、短 B.降低冠脉血流、肾血流及 肾小球率过滤 C.在血管平滑肌内代谢产生 NO D.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和 手术麻醉时的控制性低血压 E.使用前需新鲜配制并避光
第二十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高血压(hypertension)
指以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或病理状态,同 时伴有动脉血管功能及组织结构形态重建。
诊断标准
在静息状态下, 收缩压(SBP)≥18.7kPa(140mmHg) 和/或舒张压(SDP)≥12.0kPa (90mmHg)
高血压分为: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轻、中、重度高血压,尤以低 肾素性高血压疗效好,可单用或与利尿药、β 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合用。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颜面潮红、眩晕、 心悸、踝部水肿等。
二氢吡啶类对血管作用较强
氨氯地平(amlodipine) 非洛地平( felodipine) 治疗效果最佳,
[临床应用]
单用治疗轻度高血压(首选) 与其他药合用治疗各级高血压
包括与β -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抑制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扩张药等合用。
[不良反应]
低血钾、低血钠及低血镁
高尿酸、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高脂血症、降低糖耐量
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α1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prazosin) 多沙唑嗪(koxazosin) 特拉唑嗪(terazosin)
莫索尼定 (moxonidine)
延脑孤束核α2受体
延髓嘴端腹外侧区 咪唑啉-Ⅰ受体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外周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1.降压
2.抑制胃肠分泌 3.激动阿片受体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 1. 中、重度高血压或其他药无效时。适 用于伴有溃疡病及血浆肾素活性偏高的高血 压患者。 2.用于缓解阿片类药物的戒断症状。
④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
代谢改变。
降压作用机制:抑制ACE
(1)减少 AngⅡ的生成,舒张动脉与静脉,降低外周血 管阻力。 (2)减慢缓激肽降解,升高缓激肽水平,促进NO和前列 腺素生成,产生舒血管效应。 ( 3)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能抑制中枢 RAS,降低 中枢交感神经活性,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
常用药物: 米诺地尔(minoxidil)
吡那地尔(pinacidil)
二氮嗪(diazoxide)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首选抗高血压药有利尿药、 β 受体阻 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 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α1 受体阻断药和钙拮 抗药,对轻、中度高血压可单用,重度则 需联合用药。原则是确切、平稳降压,阻 断RAAS。
四、钙通道阻滞药降压作用机制
阻钙内流
负性肌力作用 心排出量减少 舒张血管平滑肌 A>V 外周阻力下降
血压下降
硝苯地平(nifedipine)
•【药理作用】
硝苯地平对各型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 但对正常血压者影响不明显。降压作用快而 强。口服 10min 起效,舌下给药 5 ~ 15min 明 显降压。
[临床应用]
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适用于肾功能不良及高血酯的高血压患 者。 可用于妊娠、呼吸系统疾病及合并有糖 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合用利尿药或β受体阻断药 可增加降压次用药或突然增加剂量时, 可能发生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心悸、晕厥 等。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
三、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及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10.依那克林属于 A.钙拮抗药 B.肾素抑制药 C.内皮素受体阻断药 D.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 E.钾通道开放药
答案
答案
B型题
A.硝苯地平
B.可乐定
C.卡托普利 D.樟磺咪芬 E.拉贝洛尔
11.属于β、α受体阻断药 的降压药是 12.可引起刺激性干咳的 抗高血压药是 13.具有中枢降压作用的 药物是 14.属于神经节阻断药的 是 15.对合并有冠心病的高 血压患者宜用
C.卡托普利 D.氢氯噻嗪 E.拉贝洛尔
答案
答案
3.具有抗动脉粥样硬 化作用的钙通道阻滞 药是 A.硝苯地平 B.尼群地平 C.氨氯地平 D.拉西地平 E.维拉帕米 答案
4.可作为吗啡成瘾者 戒毒的抗高血压药物 是 A.可乐定 B.甲基多巴 C.利血平 D.胍乙啶 E.克罗卡林 答案
5.对合并有氮质血症 或尿毒症的高血压患 者宜选用 A.卡托普利 B.普萘洛尔 C.硝苯地平 D.氢氯噻嗪 E.呋塞米 答案
2.简述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
3.试述硝普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选择题答案:
1E 6A 11E 16A
2C 7B 12C 17D
3D 8E 13B 18B
4A 9D 14D 19C
5E 10B 15A 20E
1.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如下: (1)利尿降压药 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 ①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②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等; 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等; ④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等;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等; ③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等。 (4)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二、神经节阻断药
咪噻吩(trimetaphan) 美加明(mecamylamine) 仅用于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动 脉瘤及外科手术时作控制性降压。
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
利血平(reserpine)与囊泡膜结合 阻止多巴胺进入囊泡,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减少
原来贮存在囊泡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漏出
宜与利尿药、 β 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中度 高血压。长期服用易引起红斑狼疮综合征。
硝普钠的作用特点
强效、速效的血管扩张药,作用于血管内皮 细胞,产生 NO ,对小动脉及静脉血管均有直接
舒张作用,产生迅速的降压作用。
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外科控制性血压及心
功能不全。
钾通道开放药
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ATP敏感性K+通道, 促 K+ 外流,使细胞膜超极化, Ca2+ 通道失活, Ca2+ 内流减少,导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 血压下降。
[临床应用]
基础降压药之一 尤其适用于心排出量及血浆肾素活性偏 高的高血压患者。 宜与利尿药合用。
[不良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