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佛山市某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佛山市某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年12月);
(6)《省人民政府印发<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粤府〔2006〕35号);
(7)《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施行,粤人大);
(8)《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
(5)《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环办正〔2004〕65号);
(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局环发〔2006〕28号,2006年3月18日实施);
(7)《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
(8)《关于防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为进一步加强两地的社会经济生活联系,促进“2+5组团”中西南组团和狮山组团的建设,加强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园和狮山科技工业园之间的联系,加快城市一体化进程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建本市三水区桃布至暨塘公路工程,起点与兴业路北延线跨西南涌大桥工程北引道相对接,终点与西乐公路相交,大致呈南北向贯穿于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南部,也是与南海科技工业园联系的又一主要道路,本项目将成为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部的主干道路之一。
1.2.3
(1)《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粤人大[1994]57号,2004年7月修正);
(2)《省环境保护条例》(粤人大[2004]33号,2005年1月1日实施);
(3)《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 553号);
(4)《省实施〈中华人民国环境水土保持法〉办法》(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3]);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
(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
(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2月);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6)《中华人民国航道管理条例》(国务院发(1997)78号);
(17)《国务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国发[1999]);
(19)《中华人民国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35号)。
1.2.2
(7)《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8)《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2005年4月实施);
(9)《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10)《中华人民国渔业法》(2000年10月修订);
(11)《中华人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
(9)《省珠江综合整治方案》(2002年,省环境保护局);
(10)《省碧水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
(11)《省工程计划》(粤府办[2000]7号);
(12)《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5月1日起执行);
(13)《省航道管理条例》(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1995年11月21日通过,1996年1月1日施行);
(9)《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5号文,2003);
(10)《全国生态建设规划》(1998年);
(11)《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3]94号);
(12)《关于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发布形式的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6〕445号)。
(12)《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13)《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九届第8号),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1998年1月1日);
(15)《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3号,1988年);
(14)《印发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2006〕122号);
1.2 编制依据
1.2.1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
(4)《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0年5月);
(5)《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6)《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正);
根据中华人民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为确保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维持和改善,受市三水区交通建设投资委托,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共同承担市三水区桃布至暨塘公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小组遂组织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调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出《市三水区桃布至暨塘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市三水区桃布至暨塘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供公众参与用)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
二00九年三月
第一章 总则
1.1 项目背景
2002年12月,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进行了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提出了“2+5”组团为主的建设思路。其中,西南组团和狮山组团在地理位置上呈东西毗邻布局,西南组团规划为珠三角西、北江交汇处的园林城市,广佛都市圈西部的交通枢纽和旅游、会议、培训基地,佛部制造业基地和市域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狮山组团规划为市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科研教育基地之一,市重要的客运铁路枢纽。两个园区隔河(西南涌)南北相望,现在主要由“纵三”线(即S361盐南线乐平段-“一环”西线)连接。根据《市南海区公路网规划》和《市狮山组团分区规划》(道路系统规划),连接两个园区的主要道路还有兴业路及其北延线。兴业路南海路段已建成双向8车道至西南涌南岸的南西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