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勘察报告

边坡勘察报告

一、前言
(一)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受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管理中心委托,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红星工业园”边坡进行工程勘察。

其目的要求是对边坡稳定性做出分析评价,为边坡治理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提出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和监测方案建议。

主要任务是:
1、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
2、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
3、提供地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
4、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与建议。

(二)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
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是: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三)边坡概况
红星工业园边坡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南
侧,北临东北大街西线。

边坡长600m,高5~26m,坡角62~80°。

边坡开挖形态呈弧形,表面极不规则,伴有崩塌、滑塌现象。

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勘察方法及工作质量评述
1、测量
本次测量的控制点由建设方提供。

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点位,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施测孔口高程。

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黄海高程系。

BM点设在GP1上H=38.836m。

测量成果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探槽及取样
探槽由人工开挖,开挖长度和深度均符合地质编录要求并有效的揭示了地层情况。

在探槽内粉质粘土部位现场环刀采取原状土样。

边坡地质调查期间,在坡角及坡肩采取岩样,以上工作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现场原位测试
现场原位测试工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进行,由我院物探工程处对粉质粘土、碎石土、中风化板岩分别进行土体现场直剪试验和岩体直剪试验。

测试过程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成果真实可靠。

4、室内试验
对本次勘察取岩土样进行有关物理力学试验,试验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试验成果真实可靠。

5、完成工作量
我院于2005年7月14日进场施工,于7月26日结束野外施工。

依据有关规范,本次勘察沿边坡实测地质剖面20条,剖面间距30.0m。

在坡顶布设探槽8个,现场直剪试验9个,完成工作量如下表(表1)。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1
二、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红星工业园边坡位于构造剥蚀低丘陵坡麓,山体植被茂盛,总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相对高差约70m。

由于人工开挖山体剧烈形成长600m 的人工边坡。

边坡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坡高5~26m,坡角60~80°,为顺层和斜交边坡。

(二)边坡基本情况
该边坡为机械和爆破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场地内原有一座标高82.3m的山体现已移平至标高35~42m。

边坡平面呈园弧形,边坡长600m,边坡高5~26m。

坡面不规则,凹凸不平,坡角60~80°。

组成坡体主要岩性为中风化板岩夹石英岩和少量第四系素填土、粉质粘土、碎石。

据勘察结果,依据边坡形状和组成边坡地层条件将边坡分段描述于表2。

边坡基本情况一览表表2
(三)地层岩性
据现场勘察,组成边坡岩土体自上而下为:
1、素填土(Q4ml):红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碎石,为修泄洪渠时回填。

分布于AB段,最大厚度3.0m。

2、粉质粘土(Q3dl+pl):黄褐色,稍湿,可塑~硬塑,含10%石英岩质砾碎石,刀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分布于AB、BC段,厚度3.0~4.5m。

3、碎石土(Q3dl+pl):黄褐色,稍湿,中密,碎石成份为石英岩,粒径2~5cm居多,呈棱角或次棱角状,含量50~70%,粒间由粘性土充填。

分布于BC、DE段,厚度2.5~7.4m。

4、中风化板岩夹石英岩(Zwhq):黄灰色,灰白色,结构部分破坏,节理、风化裂隙发育。

呈薄层状、裂隙块状结构,岩体破碎,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产状40~85°∠70~84°。

X型节理发育,多将岩体切割成块状。

主要节理产状为225°∠45°、349°∠74°、177°∠
23°、308°∠37°、298°∠16°。

(四)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
该边坡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季温度高于春季温度,冬春两季季风较大,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的特点。

区内年平均气温在10.1~11.20C,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0~250C,最高气温为330C;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0C,最低气温达-210C。

该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662mm,雨季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水量小,主要靠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

地表无常年水流分布,但雨季可形成面流汇流,对边坡坡面造成冲刷破坏;边坡顶部汇水面积14.42万m2,年汇水量9.5万m3。

土层标准冻深Z0=0.70m,最大冻土深度0.93m。

(五)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能
1、素填土:分布范围较小,据临近场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南动迁小区边坡勘察报告》,天然容重r=18.20kN/m3,内聚力C=14kPa,内摩擦角φ=6°。

2、粉质粘土:据原状土样室内试验及现场直剪试验结果,统计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
3、碎石:据现场直剪试验结果及临近场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南动迁小区边坡勘察报告》,确定其天然容重r=20.0kN/m3,内聚力C=14kPa,内摩擦角φ=23.8°。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3
6
4、中风化板岩夹石英岩:据岩样室内试验及现场直剪试验结果,统计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940kPa。

中风化板岩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4
(六)场地地震效应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一)边坡稳定性系数
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特征以及目前已经出现的变形破坏迹象;根据边坡分段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选择代表性剖面采用圆弧滑动法和平面滑动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见表6。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边坡稳定性系数一览表表6
据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结合岩体结构特征和极射赤平投影图(见附图),对边坡分段分析评价如下:
AB段边坡为不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土体滑塌。

次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BC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土体滑塌。

次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CD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DE段边坡为稳定边坡,但坡顶残留泄洪沟有塌落可能。

EF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FG段边坡为稳定边坡,长期裸露易产生危岩崩塌坠落。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该边坡为人工边坡,平面呈园弧形。

边坡长600m,边坡高5~26m。

坡面不规则,凹凸不平,坡角60~80°。

组成坡体主要岩性为中风化板岩
夹石英岩和少量第四系素填土、粉质粘土、碎石。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属岩质、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

AB段为不稳定边坡;BC、CD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DE段边坡为稳定边坡;EF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FG段边坡为稳定边坡。

(二)建议
1、建议对FG段即将形成的新边坡采用坡率为1:0.75(坡角为53°)放坡开挖。

2、建议对A~F段边坡坡面进行理坡,特别是BC、CD段边坡建议采用阶梯状放坡处理,土质部份坡率为1:1,岩质部份坡率为1:0.75。

台阶宽度5~8m。

3、建议对低矮部位(边坡高度小于5.0m地段)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防护,高陡部位(边坡高度大于5.0m地段)边坡采用锚杆(索)防护体系。

4、建议进行施工勘察、进行施工安全预报并提出修改设计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