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PPT课件

8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PPT课件

依恋方式:基于个体在婴儿时期
与主要的教养者之间的关系发展而 来的个体对人际关系的预期方式。
.
31
测测你的依恋类型:
我发觉和人亲近非常容易,我很容易安全地依赖别人,也
很容易让别人安全地依赖我。我们不常担心被别人抛弃或是 和他人走得太近。
和别人太亲近有时会感到不舒服,我觉得很难完全信任他
人,也很难让自己依赖他人。当和他人走得太近时,我会觉 得很紧张,而且我的情侣通常会要求我以感觉到不太舒服的 方式和他更亲密。
漂亮的人都重视他人的外表 并寻求互相般配的伴侣。
.
15
美貌的魅力根源
一种光环效应:“美的即是好的”
人们经常下意识地把一些正面的品质加到外表漂亮 的人头上,如聪明、善良、诚实、机智等。
积极的自证预言
影响你社交技能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样, 而在于别人怎样看待你,以及你是否接纳自己,喜 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我发现别人不情愿以我喜欢的哪种亲密程度和我亲近。我
亲密 (喜爱)
浪漫之爱 (亲密+激情)
友伴之爱 (亲密+承诺)
激情 (迷恋)
完满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虚幻之爱 (激情+承诺)
承诺 (空爱)
.
23
文化有差异
中国文化的爱情元素1:重长久的承诺
.
24
中国文化的爱情元素2:重友伴之爱,轻激情
.
25
两性有差异:谁更浪漫?谁更爱嫉妒?
.
26
三、爱情的维系与沟通
.
4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
5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什么造就了 友谊与吸引?
接近
相似性
外表
.
回报
6
因素之一:时空的接近效应
接近效应(propinquity effect)
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 的朋友和恋人的心理效应。
注意: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 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
.
17
因素之四:回报
喜欢哪些喜欢我们的人们
告知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会产生 一种回报的情感(Berschied&Walster,1978)
批评比表扬更有影响力 归因 自尊与吸引 他人的尊重
当个体获得了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的 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 批评之词时,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人物。
社会交换理论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 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 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
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
19
学以致用:让人们更喜欢你
掌握接近因素,制造偶然见面机会; 建立积极情感,营造愉悦心境; 充分利用异常情境,促进与其交流; 关注相似性,忽略差异性; 表达积极情感; 注重外部表现。
原因:易得性;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研究发现,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 对其产生好感。
.
7
.
8
在西门西,41%的人和隔壁邻居成了亲密朋 友,22%的人和隔壁两三家的人成为朋友; 只有10%的人和隔壁另一端的人成为朋谁最有吸引力?”(Moreland等,1992)
进化论的视角
一切为了繁衍后代。
.
16
因素之三:相似性
物以类聚——相似产生喜欢
人们趋向认为,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将会更喜欢我 们;
相似的人带给我们一种自己是正确的感觉;
对于重要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人,我们会做出一些 负性的推论。
对立引发吸引么?
接近和吸引力影响我们最初为谁吸引,而相似性会 影响长期的吸引。
.
20
二、亲密关系:喜欢与激情
1爱情的元素 2爱的结构类型 3爱情的文化差异 4爱情的两性差异
.
21
爱情的三元素(罗伯特.斯腾博格,1988)
A
亲密
伴侣亲近 和相联系
的感觉
感情性
B
激情
双方关系中 指向伴侣的 生理唤醒
动.机性
C
承诺
投身于一份 感情的决定 及维持感情
的努力
认知性
22
爱情的关系类型
1爱情发展的阶段 2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 3亲密关系的维系
.
27
爱的阶段:爱情的四个时期
共存(codependent)
热恋期。无论何时何地都希望在 一起
独立(independent)
二阶段延续,要求更多独自支配 的时间和空间
反依赖(counterdependent)
稳定期。一个想要做自己的事, 另一方感觉被冷落。
元分析表明,男女都认为外表的吸引力是很 重要的,同时男性对外表的重视程度更高一 些
在评判漂亮或英俊的脸孔上,具有跨文化的 一致性。
什么样的外表最具吸引力? 美貌的魅力究竟来自何处?
.
13
具有吸引力的外表
.
14
美的标准
大眼睛娃娃脸的特征 面孔的对称 身材的比率 社会比较的因素 “情人眼里出西施”效应 匹配现象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教室里安插 一名女性, 坐第一排, 不与任何人 交流。
女性出现的 次数从0~15 次之间。
学期结束时 要求学生对 这名女性的 吸引力进行 评价。
实验结果:曝光越多,获得好感越多。
.
10
“谁最有吸引力?”(Moreland等,1992)
.
11
.
12
因素之二:外表的吸引力
共生(interdependent)
相处之道已经形成;彼此相互扶持, 一起开创人生。
.
28
.
29
哪些因素促进亲密关系?
1
依恋类型: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焦虑型
2
公平
长期的公平 知觉到的不公 平会影响关系
3
自我表露
相互的 逐渐的
.
30
信任与依恋方式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在最初
阶段解决的就是对他人的信任问题。
第四讲 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
.
1
友谊使生活的品质得以提升,而爱与 被爱是人生在世的最大快乐。
——Sydney Smith,1858
.
2
主要内容
1. 人际吸引:偏偏喜欢你 2. 亲密关系:喜欢与激情 3. 爱情关系:维系与沟通 4. 关系终结:分手的体验
.
3
一 、人际吸引:偏偏喜欢你
1 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是什么? 2 影响人际吸引的要素有哪些? 3 如何让人们更喜欢你?
(Aronson&Mettee,1974;Clore&others,1975)
.
18
关系中的回报
吸引的回报理论(reward theory of attration)
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 人;如果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成本 ,那么我们就喜欢并愿意继续维持这种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