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干骨折课件
四、治疗
(一)、闭合胫骨骨折: 1.闭合复位以石膏、支具等制动; 2.外固定架固定; 3.牵引复位固定; 4.切开复位内固定; 5.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6.Liss系统内固定
(二)开放性骨折 1.可选用上述闭合骨折复位固定方法之一固
定骨折, 2.开放性伤口则遵循下面原则:彻底反复清 创,尽量选择对软组织破坏小的骨折内固定方式, 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一般4-7天)关闭伤 口(包括使用肌瓣及游离皮瓣),早期植骨 治疗。
禁忌症
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近端1/4胫骨骨折
GustilloⅢ度开放性骨折
并发症: 感染 筋膜间隔综合征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锁定螺钉及针折断 畸形愈合 等
3.钢板螺钉治疗:
钢板 固定骨折趋向于有限显露骨折而间接复位,
尽量少剥离骨膜。如有限接触的重建板钉、锁定 板钉 胫骨远近干骺端部以及涉及膝踝关节内有移位 骨折, 大多数学者主张使用加压钢板和螺钉做内固定
胫前动脉相对容易损伤, 应注意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检查,以及足趾是否有颜色变化、毛 细血管充盈情况等, 血管造影或下肢动静脉彩超, 可用局部修补或大隐静脉移植来修补动脉。
7.筋膜间隔综合征:
闭合骨折中前室及后室筋膜间隔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临床表现有5P,如怀疑有筋膜间隔综合征可用压力测定仪测量前 室内压力, 明确诊断后应立即行筋膜减张术,减张要彻底,皮肤待二期关闭, 骨折则以外固定架或不扩髓髓内针固定。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和及 时处理。
对各种骨或软组织损伤,包括多个临近肢体的固定
能显示较大灵活性 安装外固定架后可进行对骨折固定对位对线、长度 及力学特性的调节 可同时和(或)随后进行内固定 对临近关节影响小 可早起使肢体或病人活动,包括完全负重。
使用外固定架主要并发症:
针道感染 穿针造成神经血管损伤
穿针造成肌肉、肌腱损伤
(三)、非手术治疗: 1.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 2.不稳定性骨折: 跟骨结节牵引
(四)、手术治疗: 适应症:
a.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手法复位失败者; b.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 将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 c.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 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d.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 f.多发骨折。
可形成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再骨折 因针道感染而可使骨固定困难
2.带锁髓内针治疗: 适应症: 胫骨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胫骨的病理性骨折 闭合的有移位的胫骨骨折 腓骨完整的胫骨骨折 开放的胫骨骨折 需要延长肢体,纠正短缩、旋转、成角等畸 形愈合的截骨后固定
开放性骨折的Gustillo分类法:损伤分类以创面大小、骨膜软组
织损伤、骨膜剥离和血管损伤为基础 Ⅰ型:仅有小于1cm的清洁伤口。一般认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 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为简单,为横断或短 斜行,无粉碎。 Ⅱ型:伤口的撕裂超过1cm,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未形 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 碎骨折。 Ⅲ型:软组织损伤甚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ⅢA类开放性骨折,有广泛软组织撕裂伤或组织瓣形成,但骨骼仍有适 当的软组织覆盖,或者不论伤口大小的高能量外伤。这一类损伤包括节 段性或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甚至包括那些只有1cm撕裂伤; ⅢB类开放性骨折,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或缺失,并伴有骨膜剥离和骨 外露,这类骨折常常被严重污染; ⅢC类开放性骨折,包括伴有动脉损伤需要修补的开放骨折,不论软组 织创口有多大。
胫腓骨干骨折
松岗人民医院骨科
一、概述
胫腓骨骨折,较常见,约
占全身骨折的13.7%,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及青 壮年。
儿童以胫骨干骨折最多,
成人以胫腓骨干双骨折多 见
二、应用解剖
1.胫腓骨解剖特点
胫骨中下1/3交
界处最易发生 骨折(胫骨干 上2/3呈三棱柱 形,但远1/3段 呈近四方体形)
五、并发症
1.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原因:高能量骨折、感染、骨折端分离或有完整的 腓骨阻碍负重时骨端接触、不稳定的内或外固定使 骨折端过量的活动得不到控制。 表现:局部疼痛和反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 楚,无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肥大型不愈合患者6 个月时X片可显示骨折端有硬化和骨痂生长;萎缩 型则骨端骨质减少无骨痂生长。 治疗措施:植骨、扩髓、电刺激、局部皮瓣或游离 带血管蒂皮瓣移植、骨延长再生骨,若有旋转不稳 定则使用静力锁定,否则均改用动力锁定。
(胫骨中下段骨折 后,易发生骨折延 迟愈合或不愈合: 滋养动脉破坏;中 下段肌肉附着少, 骨膜血供不丰富。)
3.小腿神经应用解剖
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足背及 趾背大部分皮肤。腓深神经支配足 及踝的伸肌及第1、2趾相邻皮肤。 胫神经支配所有小腿后侧肌群,它 行走于深浅两层肌间隔中,支配小 腿后面(腓肠神经)及足底皮肤浅 感觉。
骨不连病例
2.感染:胫骨骨髓炎及感染性不愈合是胫骨骨折最为
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截肢。感染易发生于下列骨 折类型:高能量损伤、有皮肤坏死的、开放损伤或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有皮肤缺损或皮瓣失败。 预防:术前、术中及术后使用抗生素是降低深部感 染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预防感染措施还是彻底清 创、灌洗和尽可能地保护骨膜。 诊断:疼痛、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及脓肿形成,伤 口破溃流脓。X线片、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感染局部切开引流,扩创清除所有无血供的 骨及软组织,稳定固定骨折,选择合适时间关闭伤 口,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查体:
全身情况:神志精神状况、生命体征、排除头颈、
胸腹、骨盆、脊柱及其余肢体情况。
局部情况
望诊
1、小腿畸形。 2、皮肤完整性,骨外露;出血颜色、性状和数
量。 3、青紫瘀斑、肿胀(骨筋膜室综合征)。
触诊
1、皮肤温度、张力。 2、压痛、纵向叩击痛、假关节活动(慎用)。 3、骨擦音、骨擦感(慎用)。 4、动脉搏动、患肢感觉。
三、诊断
(一)、询问病情:
1.主要症状(小腿疼痛和出血)和所持续的
时间. 2.创伤因素、受伤机制(直接暴力、间接暴力)
胫腓骨干骨折病因(2-1)
直接暴力:暴力多
由外侧或前外侧而 来,多为粉碎、短 斜形、横断骨折, 双骨骨折时骨折线 通常在同一平面, 软组织损伤严重。
胫腓骨干骨折病因(2-2)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 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 部位,后三位表示形态 特点部位编码:1肱骨, 2尺桡骨,3股骨,4胫腓 骨,5脊柱,6骨盆,7手, 8足,91.1髌骨,91.2锁 骨,91.3肩胛骨,92下 颌骨,93颅面骨
软组织分类:Tscherne和Gotzen软组织损伤分类:
闭合骨折分为0~3级: 0级表示没有或轻微软组织损伤,通常为间接暴 力,如滑雪损伤;1级表示有表浅皮肤擦伤或由骨折块从内向外暴力造 成的软组织挫伤;2级表示由于直接暴力造成的软组织挫伤并伴有局部 皮肤或肌肉挫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包括在此级中;3级表示严重皮肤挫 伤或捻压伤并伴有严重肌肉损伤,包括失代偿性的筋膜间隔综合征级闭 合骨折有主要的动脉损伤。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Tscherne分类 1级 骨折块从内向外刺破皮肤,没有或很少皮肤挫伤 2级 任何类型的皮肤裂伤伴有周围皮肤和软组织的挫伤和中度污染,可与任 何类型的骨折同时发生 3级 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经常有主要血管和/或神经的损伤:所有 伴有缺血、严重粉碎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骨折属于此类型 4级 肢体的完全和不全离断,指所有重要结构离断,尤其是主要血管断裂导 致肢体完全缺血;剩余软组织不应超过肢体周径的1/4(任何再血管化的 损伤为3级)
小腿神经应用解剖
腓总神经绕行
于腓骨颈,故 腓骨上端骨折 时易损伤腓总 神经。(小腿 石膏固定时亦 需注意,避免 压迫。)
4.小腿筋膜间隔区
小腿分 4 个筋膜间隔区:前区、外区及后区,后间
隔区又可分为浅后区和深后区。(小腿中上段肌肉 丰富、骨折易伤及血管,是比较容易发生骨筋膜间 隔综合征的部位。)
小腿血管应用解剖
胫后动脉在小腿后
方中线下行于比目 鱼肌深层,至内踝 与跟骨结节之间, 终支为足底内、外 侧动脉。
小腿血管应用解剖
小腿近端胫前、胫后动脉贴近胫骨下行,胫
骨上端骨折时易损伤(刺破或压迫),需注 意有无血运障碍。
小腿血管应用解剖
胫骨血供有3个
来源:滋养动 脉系统、骨膜 血管系统和干 骺端血管系统。
诊断:
1.包括骨折的部位、是否开放,有无血管、神经
损伤及骨筋膜间隔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情况,是 否是胫腓骨病理性骨折 2.分类:简单的X线形态分类、AO分类、软组织分类、
开放性骨折的Gustillo分类法
简单的X线形态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AO分类: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部位(第二位
的1、2、3是分别表示长骨的近端、干部、远端),后三位 表示形态特点 部位编码:1肱骨,2尺桡骨,3股骨,4胫腓骨,5脊柱,6 骨盆,7手,8足,91.1髌骨,91.2锁骨,91.3肩胛骨,92下 颌骨,93颅面骨 形态特点:分A、B、C 3型,每一型再分为1、2、3三组, 骨干骨折分型:A简单骨折,B楔形骨折(两主要远近端靠 在一起),C复杂骨折(两主要远近端不靠在一起) 例:A1表示简单螺旋形骨折 B1表示有蝶形骨块的螺旋 形骨折 C1表示有多个碟块的螺旋形骨折 骨端骨折分型:A关节外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C完全关 节内骨折
5P征:疼痛pain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无脉pulselessness 苍白pal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