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心目中的喘息、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我心目中的喘息、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肿、肺囊肿、肺梗死、肺癌、结节病、肺纤维化、急性呼吸道窘迫综 合症(ARDS)等。 • 呼吸困难胸膜疾病 • 自发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严重胸膜粘连增厚、胸膜间质瘤等。 • 呼吸困难胸壁疾病 • 胸廓畸形、胸壁炎症、结核、外伤、肋骨骨折、类风湿性脊柱炎、胸 壁呼吸肌麻痹、硬皮病、重症肌无力、过度肥胖症等。 • 呼吸困难纵隔疾病 • 纵隔炎症、气肿、疝、主动脉瘤、淋巴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瘤、 胸腺瘤等。
•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喘息与肺肾的关系至为 密切,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故肺肾摄降失司则喘 息多出现异常。然喘不独与肺肾有关,与人体脏腑 皆有着密切的关系,亦即五脏皆能致喘。如《内经》 说:"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有所堕恐,喘出于 肝,……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 喘出于肾与骨", (《素问·经脉别论》)《难经·四难》 亦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病因
• 由于呼吸系统病症引起的,包括: • 呼吸困难上呼吸道疾病 • 咽后壁脓肿、扁桃体肿大、喉异物、喉水肿、喉癌等。 • 呼吸困难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和肿瘤等所致的狭
窄与梗阻。 • 呼吸困难肺部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各型肺炎、肺结核、肺淤血、肺不张、肺水
病因
• 循环系统疾病
–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
• 中毒
–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中毒
• 血液系统疾病
– 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神经精神性因素
– 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膜炎、癔症
呼吸困难分型
• 肺源性呼吸困难。 • 心源性呼吸困难。 • 中毒性呼吸困难。 •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 血源性呼吸困难 。
• 2.哮病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 发作的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 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说来,哮必兼喘,喘 未必兼哮。
治疗
•
1、慎风寒,戒烟酒,饮食宜清淡,忌食
辛辣刺激及甜粘肥腻之品。平素宜调畅情志,
因情志致喘者,尤须怡情悦志,避免不良刺激。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等有助于
喘息的症状和体征
• 1.以喘促气逆,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 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 3.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哕音或哮鸣音。 • 4.实验室检查支持引起呼吸困难,喘促的西
医有关疾病的诊断,如肺部感染有血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或x线胸片有肺 纹增多或有片状阴影等依据。
我心目中的
喘息、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喘息
• 喘息,指呼吸困难,气喘等,常见于喘息 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左心衰竭、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 等心肺疾病。喘息并非特异性症状,很多 心肺疾病都可出现。
喘息的原因
• 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 成为喘病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 所主,肾失摄纳便成为喘病。
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 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 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 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 1.支气管、肺疾病 • 2.肺血管疾病 • 3.胸廓与胸膜病变 • 4.神经及肌肉病变
临床表现
• 1呼吸困难 • 2紫绀 • 3精神神经症状 • 4血液循环系统 • 5消化和泌尿系统
预防喘病的发生。
•
2、喘病发生时,应卧床休息,或取半卧
位休息,充分给氧。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
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理化因素刺激,做好防
寒保暖,饮食应清淡而富营养,消除紧张情绪。
呼吸困难
呼
主观上
感到空气不足
吸 困
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
难
客观上
表现呼吸费力
紫绀
端坐呼吸
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
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 改变
喘病主要与气短、哮病相鉴别
• 1.气短喘病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但喘病以呼吸困 难,张口抬肩,甚至不能平卧为特征;气短亦即少气, 呼吸微弱而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 亦不抬肩撷肚,不象喘病呼吸困难之甚。如《证治 汇补·喘病》说:“若夫少气不足以息,呼吸不相接 续,出多人少,名曰气短,气短者,气微力弱,非 若喘症之气粗迫也。”但气短进一步加重,可呈虚 • 2氧疗 • 3增加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 4控制感染 • 5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 6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7防治消化道出血 • 8防治休克
• 喘息属于呼吸困难的一种,呼吸衰竭是指 由于呼吸困难特别严重后出现的呼吸功能 丧失。